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3|回覆: 0

[史學] 陳寅恪為何沒去牛津執教的來龍去脈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07-4-28 1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南方周末
有關現代史家陳寅恪的逸事不少,有兩件特別讓人注意。一是在1920年代中期,他還在歐洲留學期間,由吳宓和梁啓超推薦,去清華國學研究院任教。二是在十年以後,也即1930年代後期,英國牛津大學聘請他為漢學教授。這兩件事背後,有一共同點,那就是雖然陳寅恪沒有國內、國外的高等學位,卻仍以其超人的學識,獲得中外學界的認可和欣賞。不過,這兩件事的結果,卻有不同。由於吳宓、梁啓超的推薦,陳寅恪於1926年到清華任教,結束了他在海外十餘年的求學生涯,並由此開始了他在現代中國為人嘖嘖稱道的教學、研究生涯。這對陳寅恪本人和民國學術,都可謂成就了一件美事。但第二件事,卻沒有那樣美好的結局。陳寅恪在獲得牛津大學聘書以後,轉道香港赴英,但未料二戰爆發,因此只能滯留香港,受盡精神和物質的折磨,最後通過他的友人傅斯年、杭立武和學生吳晗等人的幫助,才脫離險境,得以回到內地。二戰結束之後,牛津再次發出邀請,他又準備赴英,但那時他的視力已壞,最後只能半道放棄,可謂陳寅恪學術生涯的一個遺憾。
不過近年的研究,卻還指出這兩件事的另一個不同。1926年的陳寅恪,雖已早過而立之年,但既沒學位,又無學術論文,能進入清華國學研究院,與國學大師王國維、梁啓超和哈佛大學的博士趙元任、李濟(李僅聘為講師)為同僚,的確相當引人注意。但牛津在1938年之聘請陳寅恪,卻似乎可以另當別論,因為性質有所不同。首先,牛津雖然是西方第一流的高等學府,執英國大學之牛耳,但牛津當時的漢學研究,很不景氣。英國自19世紀初年以降,便由於與中國通商、交戰的關係,陸續有人開始從事中文的教學和中文典籍的翻譯。如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在王韜的幫助下,翻譯五經,其譯本至今仍為西方學者採用。末代皇帝溥儀的英國老師莊士敦(Reginald Johnston1874-1938),回英之後充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的漢學教授,也為人所知。不過,這些例子不能說明英國大學就有注重漢學教學與研究的傳統。實際的情形是,一門學科想在西方大學立足生根,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生源不斷,也即學生對之有源源不斷的興趣;二是財力支持,最好是有人捐巨款贊助。如美國哈佛大學的漢學研究,就是在1928年從鋁業大王Charles Hall1863-1914)巨額遺產設置的教育基金獲得資助,由此而成立哈佛燕京研究社,為美國的漢學研究奠定了基礎……而英國牛津等學校,雖然設立漢學講座,但修學的人數寥寥無幾,因此常常難以為繼。1935年牛津的漢學教授蘇維廉(William Soothill1861-1935)逝世,大學與其他機構幾經磋商,從清朝的庚子賠款中撥出款項,才最終在1938年向陳寅恪發出聘書,請他到牛津任教。由此可見,如果牛津大學校方十分重視漢學教學,或者牛津的學生對漢學有濃厚、持久的興趣,那就不會有如此多的遲疑和耽擱。其次,儘管牛津大學準備用庚款支付陳寅恪的薪水,但數目並不優厚。陳寅恪將拿到850英鎊的年薪。以此來維持陳家幾口在英生活的開支,不算特別好的待遇。因此陳曾向傅斯年、杭立武等申請包括旅費等其他資助。當然,給陳寅恪這一薪水,也沒有因為他是中國人而有所歧視,因為牛津當時的漢學高級講師修中誠(Ernest Hughes1883-1956),薪資只在600英鎊上下。從牛津給漢學教學人員的『低薪』亦可看出,該大學對漢學並不重視。由此而推,牛津當時在漢學方面的研究條件和資料藏書,也不理想。陳寅恪還有其他顧慮,他回國以後,興趣已經轉向歷史和文學,而牛津的漢學,則仍重宗教與哲學,因此有一定的距離。這一差距,其實也說明英國漢學自理雅各以來並沒有長足的進步。
有趣的是,雖然陳寅恪本人對牛津的聘請,並不『歡欣鼓舞』,但民國學界,則感到十分振奮。胡適留美時的『文學知音』、現代中國第一位女史學家陳衡哲(莎菲,1893-1976)曾這樣評論,牛津聘請陳寅恪,證明中國的學術,已經受到西方學界的重視。但她又頗帶自豪地加上一句:以陳寅恪的學問,他在牛津講學,能聽懂的恐怕寥寥無幾。這句話耐人尋味。以陳衡哲的留學背景,她可能十分清楚西方漢學家當時的水準。陳寅恪在國內有『教授的教授』之美譽,其博學在中國人中都少人可比,何況歐美漢學家。但是,陳寅恪身邊的人,還是鼓勵、支持陳到牛津應聘,如陳的上司、傅斯年,就想方設法為陳籌集旅費。與陳寅恪同時留學德國的傅斯年,應該像深知西方漢學界當時的水準。傅在回國以後,建立史語所,其目的之一便是與西方學者『爭勝』,將漢學研究的中心,從西方移到中國。顯然,傅斯年支持陳寅恪去牛津任職,看來是有心通過陳,向西方人展示中國學術的長足進步和高超水準。
雖然陳寅恪1939年沒能到牛津任職,但故事卻沒有就此結束。一般的意見是,他阻道香港以後,牛津『虛位以待』,二戰之後再次邀請他去任教。其實,牛津在得知陳未能及時抵達英國之後,又開始物色其他人選。據筆者從台北近史所『朱家驊檔案』中發現,牛津曾經在1939年邀請張歆海(1898-1972)赴任。張歆海是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之兄,浙江海鹽人。在陳寅恪留學哈佛的時候,張亦在哈佛,正隨新人文主義的提倡者白璧德(Irving Babbitt1865-1933)攻讀博士學位。在白璧德的中國弟子中,張是少有的幾個拿到博士學位的人之一。比他更有名的梅光迪、吳宓等,則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取得博士學位。張歆海當時在哈佛留學生中,以年少才俊而聞名。去哈佛以前,就獲得約翰。霍普津斯大學的學士學位,沒幾年又以英國文學家Matthew Arnold1822-1888)為題,在哈佛獲得博士。張歆海回國以後,先在清華英文系任教,後到上海光華大學,並一度擔任該大學副校長。再後來,張加入外交部,出任駐波蘭公使。幾年後因使館外籍雇員的一件盜竊案而引咎辭職。牛津與張接觸,正是他離開外交部之後的事情。
張歆海對牛津的邀請,頗為心動,因此便向當時中英庚款委員會主席朱家驊(1894-1963)求助,希望朱能為自己寫一推薦信。張自己擬了英文的草稿,為自己美言了幾句,讓朱過目簽名。不過,朱家驊在收到張的求助信之後,沒有馬上作出決定,而是向傅斯年徵求了意見。朱與傅都曾留學德國,又同屬『北大派』,私交甚厚。傅斯年並不贊成推薦張去牛津任教。他的解釋頗為直率:『西洋人之漢學,雖有些缺欠處,亦有二三名師,伯希和、珂羅倔倫等。英國人雖不行,然必向大路上打聽,故歆海思欺之,不可。歆海兄之英文學,雖在中國人中出群超類,如此與漢學並不相干……故推薦歆海教漢學,無異推薦弟教化學、地質也。英國人近日天良發現,思求漢學於中國,此應予以鼓勵者也。假如第一流人物不能為彼省之,亦當推薦一位「在行」之人,此者以鼓勵英國人也。若竟聘得一位不妥之中國人,後必悔之,而杜其尊重中國學人之心矣。』有了傅斯年這一番『義正辭嚴』的話,朱家驊就婉言拒絕了張歆海的請求。於是便有了二戰之後,牛津再度向陳寅恪發出邀請一事。最後要提的是,張歆海以後還是得到了在西方(美國)教授中國文化和歷史的機會,並在晚年用英文寫作了有關中國文化的兩部小說。因此他的學術造詣究竟如何,還可待有心的讀者進一步深究。
作者:王晴佳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