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00|回覆: 0

[史學] 荀況行年新考(1)

[複製鏈接]
家鄰 發表於 2011-7-27 08: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讀史網
荀況是戰國末年儒學大師,對他的生平活動前人多有考訂,但一直存在較大分歧,分歧的焦點在於荀況首次游齊是在『年五十』還是『年十五』,與此相關,在荀子是否曾游於燕,來齊國的次數等一系列問題上也產生不同看法。近些年郭店楚簡的出土,引起學者對荀子與思孟及稷下學宮關係的濃厚興趣,為澄清分歧,有必要對荀子的行年重新進行考辨。

    (一)荀子始游於齊是在『年五十』還是『年十五』

    荀子首次來齊國時的時間,是學術界爭論的一個焦點問題,爭論起因於文獻中的兩處不同記載。【史記・孟軻荀卿列傳】:

    『年五十始來遊學於齊。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也文具難施。淳于髡久於處,時得善言。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炙轂過髡。」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

    另外,【荀子敘錄】、【顏氏家訓・勉學】也都說荀子『年五十始來遊學於齊』。而東漢應劭【風俗通義・窮通】則說:

    『齊威、宣之時,孫卿有秀才,年十五,始來遊學。至襄王時,孫卿最為老師。』  

    圍繞這兩處不同的記載,近代以來在學者中間形成兩大派別,其中從前說者有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第269-270頁)、羅根澤(【荀卿遊歷考】,【諸子考索】364―365頁)、蔣伯潛(【諸子通考】163頁)等人;從後說者有清人汪中(【荀卿子通論】,【諸子集成】第二卷)和近人梁啓超(【荀卿及〖荀子〗】)、錢穆(【先秦諸子系年・荀子十五至齊考】)、梁啟雄(【荀子簡釋】附【荀子傳征】)、游國恩(【荀卿考】,【古史辨】第四冊)、劉蔚華(【荀況生平新考】,【孔子研究】1989年4期)等。認為荀子十五歲時來齊國,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一)【史記】所說『遊學』是指求學,說荀子五十歲才來求學,不符合常理。(二)劉向【荀子敘錄】說荀子來齊國是在『威王、宣王時』,若以五十歲計算,到公元前238年春申君去世、荀子退居蘭陵時,至少得有一百餘歲,所以說『五十歲始來遊學於齊』明顯有誤。(三)東漢應劭【風俗通義】有『年十五始來游齊』的記載,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云:『【史記】所云年五十歲,為十五歲之訛。』故【史記】、【敘錄】中的『五十』當為『十五』之誤。

    仔細辨析,『年十五』說的理由並不能成立,荀子游齊應從【史記】等記載,是在五十歲時。首先,古人所說的遊學,意思往往類似今天所說的學術交流,而不僅僅是指求學。說荀子五十歲才來求學,不符合常理,完全是誤解。

    其次,劉向【敘錄】說『齊威王、宣王之時』游於齊,是由誤讀【史記】而來,本身是錯誤的。按照戰國時田齊諸王的次序,應該是齊威王之後為齊宣王,齊宣王之後為齊⊥酰不應該將齊宣王列在齊威王之前。若把它倒過來為『齊宣王、⊥踔時』,也是不對的。因為劉向【敘錄】中的說法是錯誤理解了【史記】而來,胡適說:【史記】『荀卿「來遊學於齊」以下,忽然夾入鄒衍、鄒]、淳于髡三個人的事實,以致劉向誤會了,以為荀卿50歲游齊,正在稷下諸先生正盛之時,不知這一段不相干的事實,乃是上文論「齊有三騶子」一節的錯簡。』①按照胡適的觀點,【史記】這段文字應讀為:『年五十始來遊學於齊。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所以【史記】只是說荀子五十歲始來遊學於齊,以及在齊襄王時『最為老師』,而並沒有說什麼時候到的齊國。劉向誤把文中的一段錯簡當作正式內容,故說以為荀子是在齊宣王、威王之時來到齊國的。因此,劉向【敘錄】的這段記載,對於探討荀子的生平經歷沒有實際的參考價值,更不能拿它作為立論的根據。

    至於『五十歲』偽文的問題,前人也有考辨。汪中說:『顏之推【家訓・勉學】篇:「荀卿五十始來遊學。」之推所見【史記】古本已如此,未可遽以為訛字也。』(【荀卿子通論】)所以想拿【風俗通義】的『十五歲』來推翻【史記】、【敘錄】 的『五十歲』,是行不通的。而把荀子游齊定在五十歲時,不僅符合史書的記載,而且在理解上也更合邏輯。【史記】記敘荀子來齊時用了一個『始』字,作『始來遊學於齊』。這個『始』字含有來遲了的意思,若是『年十五』,決不必用『始』字了。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