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64|回覆: 0

[史學] 古代世界的商文明(7)

[複製鏈接]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1-4-16 09: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鳳凰網歷史
我們可以進一步總結我大膽稱之為古代文明發展規律性的東西。首先,古代文明只有在超過一個國家的政治環境中才能發生(至少是兩個,往往要超過兩個)。文明不可能在被『野蠻人』包圍的孤島式的單個國家裡誕生。正如亨利・懷特(Henry Wright)所指出的那樣,『(複雜的酋邦)可能在環境優越的孤島上存在,但是,如果它們不被納入一個大的系統,似乎便不會進一步發展成為國家。我們關心的是由戰爭和聯盟操縱的酋邦的網絡組織』;『(國家)和酋邦一樣,常常也在國家網絡中存在。在簡單的國家裡,這些網絡似乎為競爭和聯盟所左右,一如它在酋邦中一樣』。


    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古代的列國--夏、商、周及其他國家在華北和華中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所掌握的資源也不同。我們更進一步地注意到,根據商代的甲骨文記載,與商王國交往的主要國家處在和商大致相同的文化發展階段上。三個或更多發展水平相當的國家彼此在經濟上的連鎖關係,造成華北和華中廣大地區的資源和產品的進一步流通,而這是在單獨的兩個國家或被一群處於原始社會階段的部落包圍的單一國家不可能實現的。產品的流通,對每一個國家之內的財富集中和剩餘財富的形成,都造成更為有利的條件。此外,依靠國外的威脅或至少以此為藉口加強內部的團結,是古今中外共同的統治手段。正如炊哥爾(Trigger)所說,『供給塞維斯最近在古代文明的性質的大部的討論的出發點的常識(truism),是國家不能全靠武力來團結的這種看法。一個政權要能生存下去,其隸下臣民的大多數一定得堅信它很難為另一個對他們更好的政權所取代』。夏商周列國之間的競爭,以及長此以往造成的國家意識,也是各國內部政治穩定的一個必要條件。


    我們可總結的第二個規律性的認識,是國家內的財富集中越不平衡,該社會所產生的文明就越輝煌。反之亦然。這個原則,使得我們能夠依據某社會的文明的發展表象,推斷它的經濟分層的程度以及地區經濟系統的複雜狀況。我們在考古學上發現的文明的表象越高,從實用的觀點出發,該文明所造成的浪費就越驚人,距離日用越遠。比如,即使對古代埃及一無所知,只要看一看圖坦哈蒙王的陵墓,我們就會明白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極端分層的社會,這個社會的地區經濟特色各異,相互之間支持輔助,運作富有效率,國家之間的競爭激烈。毫無問題,我們看到的是偉大的藝術品,同樣沒有問題的是這些藝術品的完成背後,是巨大的人工投入。那麼,何為文明的興起和衰亡?用『興起』和『衰亡』這些字眼去描述一個社會的文明,是人們無意識的主觀價值判斷的一個體現。我想,在評判一個文明的興起和衰亡時,我們是否應該從普通百姓和社會進化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有時候,一個文明的衰亡,意味着一個社會的進步。用費弗(John E.Pfeiffer)的話說,『一個人的衰微…可能是另一個人的振興。一個社會對權貴們的生活需要投入越少,就意味着對普通百姓的生活(比如財富的更大範圍的分配以及生活水準的提高)的投入越多』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