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86|回覆: 0

[古代科技] 樓船戰與亡(二)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10-9-28 10: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遺產】雜誌
查閱史料得知:樓船,是中國古代水軍的一種戰船,因為在船上起樓,故得名。從外形看,樓船方形船首,兩邊多設划槳。甲板上一般有三層建築,每層四周都設置半人高的女牆,在第一層周圍又用木板圍成戰格,女牆與戰格上均開有若干箭孔、矛穴,即可遠攻,又可近防。另外還備有石、鐵刺等防禦武器。船上空間很大,甲板上能夠行車走馬。樓船高大巍峨,且攻防皆宜,是一座真正的水上堡壘。由於樓船身高體大,具威懾力,一般用作指揮船,其上多豎旌旗,以壯聲威。 春秋時期,樓船已經出現,公元前522年,楚國大夫伍子胥由楚奔吳後,在同吳王闔閭的對話中,伍子胥說:『樓船者,當陸軍之樓車。』這說明吳、楚水軍中均已裝備有樓船。到了漢代,隨着帆和船尾舵的出現,造船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與之水漲船高,樓船的建造也進入一個新的時期。由於漢軍大量裝備樓船,『樓船』一詞成為水軍的代稱,如把水兵稱為樓船卒、樓船士,水軍將校稱為樓船將軍、樓船校尉等。漢武帝建造的大型樓船,雄壯威武,氣勢逼人,其『標配』是船上3層,整高10丈(長度無記載),載1000人。三層各有其名:第一層叫『廬』,即房屋,第二層叫『飛廬』,第三層叫『雀室』,意為像鳥一樣登高觀望和警示的地方。
樓船屬於內陸戰船,其用武之地不是大海,而是江河湖泊。雖說漢習樓船,但在漢武帝之後300多年的大一統時代,樓船卻鮮有出現。直到三國鼎立,長江作為戰略天塹的地位再次凸顯,樓船才再次書寫了輝煌。
  ……
  無敵樓船終消亡
若以載人數量多少來看,東吳造過史上最大的樓船,孫權的『飛雲』共有5層,船上可載士兵3000人。
對於戰船而言,『大』不是攻擊力,而是威懾力,即便是今日之航空母艦,大到了絕對令古人無法想像的地步,它也只不過是一個海上作戰基地而已。
……
樓船越大,缺陷越明顯,之後的樓船,逐漸不再盲目追求體積和載員數量,而是在裝備上更進一步。隋朝時,大將楊素和前輩王一樣在蜀地營造戰船,隋朝最大的主力戰船―五牙戰船就在那裡製造。船上有五層樓,高百餘尺,可容戰士800人。左右前後共設置6台拍竿,高50尺。這拍竿相當於陸軍的投石車,裝上了拍竿的樓船如虎添翼,攻擊力和攻擊範圍大大增加。公元588年,隋軍50餘萬人水陸並進,大舉攻陳。楊素統領的長江上游水軍,自永安發船,出三峽,順江而下,船多勢大,銳不可擋,在延州(今湖北江陵西)與陳軍展開決戰。隋軍以四艘五牙戰艦衝擊敵陣,先後用拍竿擊沉十餘艘敵船,俘敵2000餘人,陳軍聞風喪膽。不久,隋滅掉偏安江南的陳王朝,統一了中國。
此後樓船再無大的發展,因為作為武器,樓船太高太大的先天劣勢無法逆轉,所以隋朝之後,樓船仍然裝備水軍,『然施之水軍,不可以不設,足張形勢也』,【武經總要】一語道破玄機。此時的樓船簡直成了一種『擺設船』了。隋煬帝楊廣更把樓船從軍用改成民用,他在運河上龍舟遊樂,開發了樓船的娛樂功能。自此以後,樓船就和歌舞宴遊聯繫在一起,從唐人『青蛾皓齒在樓船,橫笛短簫悲遠天』,到明代『槳聲燈影連十里,歌女花船戲濁波』,樓船都是一副香艷形象。
隋唐時期,中國的政治重心,重新復歸於關中一帶。對關中的角逐,要靠戰馬才能完成。因此,無論是唐軍的馬,還是安祿山的馬,抑或是少數民族向唐王朝出救兵的馬,誰的馬多,誰的戰鬥力就強。一部全唐詩,洋洋數萬首,描寫馬的詩句不勝枚舉,而寫樓船的,微乎其微,這是能找到原因的。宋元過後,樓船用於作戰的記載漸少漸無。至明朝,鄭和下西洋所造的大型『寶船』,更多的是為了形象而不是戰鬥需要,而且它已經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樓船了。
樓船之戰,經典戰役都在長江。大一統的元明清,長江不再是軍事鬥爭前沿,而是一條內河。中國大的征伐,大都不再從東到西,而是由北向南。樓船漸漸失去用武之地。此外,長江流域雖然也不乏著名水戰,如朱元璋大破陳友諒的鄱陽湖之戰,但利用長江之勢順流而下、長途奔襲的戰役卻幾乎絕跡。
倒是晚清,曾國藩、曾國荃等人為平定太平天國,也是先占據南京上游的武漢、安慶,然後順江而下攻打南京。湘軍重要將領胡林翼等人,多次向主帥曾國藩強調武漢、安慶的重要,『形勢壯闊,自古用武之地』,『順江東下,勢如破竹』。中國古代兵家『作勢』、『借勢』這一思想,依然影響他們甚深。
但這次在長江上游弋的清軍艦船,有的已經是燒煤的小火輪了。曾國藩等人清楚,蒸汽時代、鋼鐵時代呼嘯東至。造鋼鐵巨艦,刻不容緩!平定太平天國之後,為了防備從海上進犯的外敵,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發起了洋務運動,在漢陽、安慶、南京、上海、馬尾等地建造槍炮艦船。中國艦船的製造重心,不再像『樓船時代』那樣安營紮寨於長江、漢江的上游,而是逐漸偏向東南。由大江,到大海,由木製樓船到鋼鐵戰艦,一個消亡,一個降臨。(選自【中華遺產】2010年第8期 撰文/樊良樹 供圖/葉錦添工作室)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