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卷8勉學篇詩解10蠻夷敬宣猶學成忠養心學教紹家報國 題文詩:齊有宦者,田鵬鸞者,本蠻人也.年十四五, 初為閽寺,便知好學,懷袖握書,曉夕諷誦. 所居卑末,使彼苦辛,時伺閒隙,周章詢請. 至文林館,氣喘汗流,每問書外,不暇他語. 及睹古人,節義之事,必償感激,沉吟久之. 吾甚憐愛,倍加開獎.後被賞遇,賜名敬宣, 位至侍中,開府後主,之奔青州,遺其西出, 參伺動靜,為周軍獲,問主何在,紿雲已去, 計當出境.疑其不信,歐捶服之,每折一肢, 辭色愈厲,斷四體卒.蠻夷童少,猶學成忠, 齊之將相,蓋比敬宣,之奴不若.鄴平之後, 見徒入關.長子思魯,嘗謂吾曰:朝無祿位, 家無積財,當肆筋力,以申供養;每被課篤, 勤勞經史,未知為子,可得安乎?吾命之曰: 子也者當,以養為心,父也者當,以學為教. 倘吾使汝,棄學徇財,豐吾衣食,食之安甘? 衣安得暖?若務先王,之道承紹,家世之業, 使藜羹褐,我自欲之.正心誠意,齊家治國. 【原文】 齊有宦者內參田鵬鸞,本蠻人也。年十四五,初為閽寺,便知好學,懷袖握書,曉夕諷誦。所居卑末,使彼苦辛,時伺閒隙,周章詢請。每至文林館,氣喘汗流,問書之外,不暇他語。及睹古人節義之事,未償不感激沉吟久之。吾甚憐愛,倍加開獎。後被賞遇,賜名敬宣,位至侍中開府。後主之奔青州,遺其西出,參伺動靜,為周軍所獲。問齊主何在,紿云: "已去,計當出境。"疑其不信,歐捶服之,每折一支,辭色愈厲,竟斷四體而卒。蠻夷童少,猶能以學成忠,齊之將相,比敬宣之奴不若也。. 【譯文】 北齊有位太監叫田鵬鸞,本是少數民族。十四五歲,則當上守門太監,就知道好學,懷中袖中帶着.書,早晚誦讀。他所處的地位十分低下,工作也很辛苦,但仍能經常利用空閒的時間,四處求教。他每次到文林館,氣喘汗流,除了詢問書中不懂的地方外,顧不得講其他的話。每當他從書中看到古人講氣節、重義氣的事,沒有不十分激動、沉思很久的。我很喜歡他,對他倍加開導勉勵。後來他得到皇帝的賞識和知遇,賜名為敬宣,職位到了侍中開府。北齊後主逃奔青州的時候,派敬宣去西邊觀察北周軍隊的動靜,被俘。周軍問他北齊君主在何處,他騙北周軍隊說: "走了!估計已出境了。"周軍不信他的話,毆打他,企圖使他屈服;他的四肢每被打斷一條,言辭神色就更加激烈,最後終於被打斷四肢而死。一位少數民族的少年,尚且能夠通過學習形成忠誠的節操,北齊的將相們,比敬宣這個奴僕都不如! 【原文】 鄴平之後,見徒入關。思魯嘗謂吾曰:『朝無祿位,家無積財,當肆筋力,以申供養。每被課篤,勤勞經史,未知為子,可得安乎?』吾命之曰:『子當以養為心,父當以學為教。使汝棄學徇財,豐吾衣食,食之安得甘?衣之安得暖?若務先王之道,紹家世之業,藜羹褐,我自欲之。』 【譯文】 鄴城被北周軍隊平定以後,我們被遷送進關中。大兒思魯曾對我說:『我們在朝廷上沒有祿位,家裡面沒有積財,我應該多出氣力幹活,來表達供養之情。現在我卻每被課程督促,在經史上用苦功夫,您難道不知做兒子的能安心嗎?』我教訓他說:『做兒子的固然應該把供養的責任放在心上,做父親的卻應當重視子女的教育。如果叫你放棄學業而一意求財,讓我衣食豐足,我吃飯的時候怎麼會感到香甜,衣服穿上身哪能感到暖和?如果你致力於先王之道,繼承我們家祖輩相傳的讀書傳統,即使吃粗劣飯菜、穿亂麻衣服,我也樂意。』 【譯文】
鄴城被北周軍隊平定之後,北齊君主被流放到關內。思魯曾對我說:『我們在朝廷沒人當官,家裡也沒有積財,我應當盡力勞動,以盡供養之責。但常常被您督促檢查功課,致力於經史,我還不知道如何盡人子之道,這能安心學習嗎? "我教誨他說: "當兒子的應當把修養放在心上,當父親的應當以學業教育子女。如果讓你放棄學業去賺錢,使我豐衣足食,我吃東西怎麼會香甜?穿衣怎麼會感到溫暖?如果你致力於先王的儒家之道,繼承祖傳的事業,那麼,縱使喝野菜湯,穿麻布衣,我也心甘情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