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17|回覆: 0

[道學研究] 【列子】卷8說符詩解10盜食不食是失名實懟以忘身怨往害來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3-8 17: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列子】卷8說符詩解10盜食不食是失名實懟以忘身怨害來
題文詩:
東方有人,曰爰旌目,將有適也,而餓於道.
狐父盜丘,見而下壺,餐以餔之.三餔能視,
爰旌目曰:子何為者?曰我狐父,之人丘也.
爰旌目曰:汝非盜邪?胡為我食?吾義不食,
子之食也.兩手據地,之不出,喀喀然,
遂伏而死.狐父之人,則盜矣,而食非盜.
以人之盜,謂食為盜,而不敢食,是失名實.
柱厲叔也,事莒敖公,自為敖公,其不知己,
去居海上,夏日則食,菱芰冬日,則食橡栗.
敖公有難,厲叔辭友,而往死之.其友:
子自以為,不知己,此而,今往死之,
是無辨知,與不知也.厲叔曰否,自以為其,
不知故去,今死是果,不知我也;吾將死之,
以丑後世,之人主不,知其臣者;知則死之,
不知弗死,直道,而行者也.柱厲叔可,
謂懟以忘,其身者也.楊朱:利出實及,
害來,發於此而,應於外者,其真情,
是故賢者,所出.謹言慎行,戒慎恐懼.
     【原文】

東方有人焉,爰旌目,將有適也①,而餓於道。狐父之盜曰丘②,見而下壺餐以餔之③。爰旌目三餔而後能視,曰:『子何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盜邪?胡 為而食我?吾義不食子之食也。』兩手據地而歐之④,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⑤。狐父之人則盜矣,而食非盜也。以人之盜因謂食為盜而不敢食,是失名實者也。
【注釋】
①將有適也——王叔岷:『【御覽】四九九引「適」上有「所」字,文意較完。【新序·節士篇】亦有「所」字。』
②狐父——地名,在今安徽碭山縣南三十里。
③餔——音 bǔ(補),通『哺』,以食與人。
④歐——同『嘔』,吐。
⑤遂伏而死——王叔岷:『【釋文】本有「地」字,當從之。【呂氏春秋·介立篇】、【新序·節士篇】、【金樓子·雜記上篇】亦並有「地」字。』

【譯文】
東方有個人叫爰旌目,到別的地方去,餓倒在道路上。狐父城的強盜名字叫丘,看見後便把自己壺裡裝的飯倒出來餵他。爰族目吃了三口以後便睜開了眼睛,問:『你是幹什麼的?』強盜說:『我是狐父城的人丘。』爰旌目說:『呀!你不是那強盜嗎?為什麼要餵我飯呢?我寧死也不吃你的飯。』於是兩隻手爬在地上嘔吐,吐不出來,喀喀地咳了兩聲,便趴在地上死了。
狐父城的那個人雖然是個強盜,但飯卻不是強盜。因為人是強盜就說他的飯也是強盜而不敢吃,是沒有搞清楚名與實的區別啊。

【原文】

柱厲叔事莒敖公①,自為不知己,去②,居海上,夏日則食菱芰③,冬日則食橡栗。莒敖公有難,柱厲叔辭其友而往死之。其友曰:『子自以為不知己,故去。今往死之,是知與不知無辨也。』柱厲叔曰:『不然。自以為不知,故去。今死,是果不知我也。吾將死之,以丑後世之人主不知其臣者也。』凡知則死之,不知則弗死,此直道而行者也。柱厲叔可謂懟以忘其身者也④。
【注釋】

①莒敖公——春秋時宮國國君。莒,音 jǔ(舉),西周分封的諸侯國,春秋初遷於莒,在今山東莒縣。公元前 431 年為楚所滅。
②自為不知己,去——【集釋】:『北宋本、汪本、秦刻盧解本、世德堂本「去」作「者」,陶鴻慶云:『「自」下當有「以,字,「者,當作,去,,以草書相似而誤。』
③菱芰——菱,俗稱『菱角』。芰,音 j(技),即菱。則菱芰意復。
許維遹:『【呂氏春秋·恃君覽】「菱芰,一作「菱芡,。高誘註:「菱,芰也。芡,雞頭也,一名雁頭,生水中。」』芡,音 qiàn(欠),江 蘇俗稱『狗雞頭』,種子稱『芡實』,供食用,中醫上可入藥。
④懟——音(隊),怨恨。

【譯文】
柱厲叔服事莒敖公,自己認為莒敖公不了解自己,便離開了他,住到了海邊。夏天吃菱角雞頭,冬天則吃橡子板栗。莒敖公有了災難,柱厲叔辭別他的朋友,要用性命去援救莒敖公。他的朋友說:『你自己認為莒敖公不了解你才離開他的,現在又要用性命去援救他,這樣,了解你與不了解你沒有分別了。』柱厲叔說:『不對。我自己認為他不了解我,所以離開了他。現在為他而死,是用事實去證明他確實是不了解我。我去為他而死,是為了諷刺後代君主中那些不了解他臣下的人。』一般說來,能視為知己的便為他而死,不能視為知己的便不為他而死,這是直來直去的辦法。柱厲叔可以稱得上是因為怨恨而忘記自己身體的人。

【原文】

楊朱曰:『利出者實及①,怨者害來。發於此而應於外者唯請②,是故賢者慎所出。

【注釋】
①及——俞樾:『「及」乃「反」字之誤。「出」與「反」猶「往」與「來」,相對成文。』【釋文】「實及,作「實反」,云:『「反」一作「及」,非也。』
②請——通『情』。
【譯文】
楊朱說:『把利益給出去,就會有實惠返回來;把怨恨給出去,就會有禍害返回來。從這裡散發出去,在外面能得到響應的,只有人情,所以賢明的人對於應把什麼散發出去十分謹慎。』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