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夫論】卷26巫列詩解1德義無違福祚乃隆國興聽民將亡聽神
題文詩:
凡人吉凶,以行為主,以命為決.行者己質;
命者天制.在於己者,固可為也;在於天者,
不可知也.巫覡祝請,亦其助然,非德不行.
巫史祝祈,其蓋所以,交鬼神而,救細微爾,
至於大命,末如之何.譬民人之,請謁於吏,
可解微過,不脫正罪.設有人也,於此晝夜,
慢侮君父,之教干犯,先王之禁,不克己心,
改過思善,而苟驟發,請謁祈禱,以求解免,
必不幾矣.不若修己,小心畏慎,無犯上令.
孔子不聽,子路而云:丘禱久矣.孝經有云:
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由此觀之,
德義無違,鬼神乃享;鬼神受享,福祚乃隆.
故詩經云:降福穰穰,降福簡簡,威儀板板.
既醉既飽,福祿來反.言人德義,美茂神乃,
歆享醉飽,反報以福.善惡昭彰.虢公延神,
而亟亡也,趙嬰祭天,而速滅此,所謂神怒,
不歆其祀,民叛不即,其事也故,魯史書曰:
國之將興,聽之於民;國之將亡,聽之於神.
楚昭王不,穰雲宋景,亦不移咎,子產而能,
拒裨灶也,邾文公也,能違卜史,此皆審己,
知道修身,以俟命也.晏子有言:祝有益也,
詛亦有損.季梁之諫,隋侯者也,宮之奇說,
虞公可謂,明乎天人,之道達乎,神明之分.
【原文】
凡人吉凶,以行為主,以命為決。行者,己之質也;命者,天之制也〔2〕。在於己者,固可為也;在於天者,不可知也。巫覡祝請,亦其助也,然非德不行。巫史祝祈者,蓋所以交鬼神而救細微爾,至於大命〔3〕,末如之何〔4〕。譬民人之請謁於吏矣,可以解微過,不能脫正罪。設有人於此〔5〕,晝夜慢侮君父之教,干犯先王之禁,不克己心,思改過〔6〕善,而苟驟發請謁,以求解免,必不幾矣〔7〕。不若修己,小心畏慎,無犯上之必令也〔8〕。故孔子不聽子路,而云『丘之禱久矣〔9〕』。孝經云:『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10〕』由此觀之,德義無違,鬼〔11〕神乃享;鬼神受享,福祚乃隆〔12〕。故詩云:『降福穰穰,降福簡簡,威儀板板。既醉既飽,福祿來反〔13〕。』此言人德義美茂,神歆享醉飽,乃反報之以福也。
【注釋】
〔1〕○鐸按:此篇論卻災致福,在己修德,不在禱祀。說雖是,而適暴露作者為有神論者。舊作『正列』者訛。
〔2〕白虎通壽命篇云:『命者何謂也?人之壽也,天命己使生者也。』
〔3〕哀十五年左傳云:『大命隕墜。』
〔4〕論語云:『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5〕孟子云:『有人於此。』
〔6〕『過』下脫一字。○鐸按:邵校本臆補『遷』字。
〔7〕『幾』讀為『冀』。○鐸按:贊學篇『必無幾矣』同。
〔8〕『必令』疑倒。述赦篇云:『奸軌之減十八九,可勝必也。』即其例。或云:『必令,謂罰嚴而必也。』
〔9〕論語。
(論語述而: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
譯文:孔子病情嚴重,子路向鬼神祈禱。孔子說:『有這回事嗎?』子路說:『有的。【誄】文上說:「為你向天地神靈祈禱。'』孔子說:『我很久以來就在祈禱了。』)
〔10〕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孝經-8孝治章:
譯文:只有這樣,才會讓父母雙親在世時安樂、祥和地生活,死後成為鬼神享受到後代的祭祖
〔11〕『鬼』字舊脫。
〔12〕昭廿年左傳云:『鬼神用享,國受其福。』
〔13〕詩執競。『板板』今作『反反』。○鐸按:程本『穰穰』作『禳禳』。爾雅釋訓:『禳禳,福也。』釋文:「今作『穰』。」阮元校勘記云:「毛詩執競:『穰穰,眾也。』字從禾,言若黍稷之眾多也。爾雅:『禳禳,福也。』字從示,言禳除災禍,則神降之福也。今本蓋據毛詩改之。」陳喬樅詩經四家異文考云:「初學記十五引詩亦作『禳』字,與爾雅及潛夫論合,是三家今文有作『禳禳』者。毛詩『禳』作『穰』,『板』作『反』,與三家文異。」穰穰,眾也。板板,大也。『反』借字,『禳』字訛。
(鐘鼓喤喤,磬莞將將,降福穰穰,降福簡簡,威儀板板。既醉既飽,福祿來反:
譯文:敲鐘打鼓聲宏亮,擊磬吹管樂悠揚。天降多福帝所賜,帝賜大福從天降。儀態慎重又大方,神靈喝醉又吃飽,福祿不斷賜周邦。
注釋:喤(huáng)喤:聲音洪亮和諧。磬(qìng):一種石制打擊樂器。筦(guǎn):同『管』,管樂器。將(qiāng)將:聲音盛多。穰(ráng)穰:眾多。簡簡:大的意思。威儀:祭祀時的禮節儀式。反反:謹重。反:同『返』,回歸,報答。)
【原文】
虢公〔1〕延神而亟亡〔2〕,趙嬰祭天而速滅〔3〕,此蓋所謂神不歆其祀,民不即其事也〔4〕。故魯史書曰:『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5〕。』楚昭不穰雲〔6〕,宋景也不移咎〔7〕,子產距裨灶〔8〕,邾文公違卜史〔9〕,此皆審己知道,身以俟命者也〔10〕。晏平仲有言:『祝有益也,詛亦有損也〔11〕。』季梁之諫隋侯〔12〕,宮之奇說虞公〔13〕,可謂明乎天人之道,達乎神明之分矣。
【注釋】
〔1〕『公』字舊脫。
〔2〕莊卅二年左傳。○鐸按:事亦見周語上。
〔3〕成五年左傳。○鐸按:傳云:「嬰夢天使謂己:『祭余,余福女。』祭之明日而亡。」此云『祭天』,即祭其神。
〔4〕昭元年左傳。(【左傳.昭公元年】:『神怒民叛,何以能久?趙孟不復年矣。神怒,不歆其祀;民叛,不即其事。祀事不從,又何以年?』)
〔5〕莊卅二年左傳。
〔6〕哀六年左傳。○鐸按:傳云「是歲也,有雲如眾赤鳥,夾日以飛。楚子使問諸周太史。周太史曰:『其當王身乎!若禜之,可移於令尹、司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置諸股肱,何益?』遂弗禜。」杜註:『禜,禳祭。』此文『穰』當為『禳』。兩京本、述古堂本不誤。
〔7〕呂氏春秋制樂篇。○鐸按:事亦見淮南子道應訓、新序雜事四、論衡變虛篇。
〔8〕昭十七年左傳。○鐸按:距、■古字通,俗作『拒』。裨灶欲用瓘、斝、玉瓚禳火,而子產拒之也。
〔9〕文十三年左傳。
(邾文公對邾國的最大貢獻就是遷都。據【左傳】記載,魯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卜遷於繹。』將邾國遷都於嶧山之陽,是邾文公順乎民心之舉。但是卜辭上說,遷都有利於民,但是有害於君,會使君短命。當時的人是很相信占卜的,非常擔心邾文公的身體,紛紛勸阻遷都,邾文公卻說,上天樹立了君,就是為了替民謀利,至於我的生命如何,這是天意,如果遷都有利於民,就遷吧。他毅然將國都由訾婁遷至嶧山之陽。)
〔10〕禮記中庸云:『君子居易以俟命。』『身』上脫一字,當是『修』字。孟子云:『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1〕昭廿年左傳。○鐸按:傳無下『也』字,晏子春秋外篇同。內篇諫上作『則詛亦有損也』。
(晏子曰:『君以祝為有益乎?』公曰:『然。』晏子免冠曰:『若以為有益,則詛亦有損也⑨。君疏輔而遠拂⑩,忠臣擁塞(11),誄言不出。臣聞之:「近臣嘿(12),遠臣喑(13),眾口鑠金(14)。」今自聊攝以東(15),姑尤以西者(16),此其人民眾矣,百姓之咎怨誹謗(17),詛君於上帝者多矣。一國詛,兩人祝,雖善祝者不能勝也。且夫祝直言情(18),則謗吾君也;隱匿過(19),則欺上帝也。上帝神,則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無益。願君察之也。不然,刑無罪(20),夏商所以滅也。』
譯文: 晏子摘下帽子,說:『要是認為祝禱會有好處,那麼詛咒也是會有損害的。國君疏遠左輔右弼,忠臣受到阻塞,規諫之言無處表達。臣聽說:「同姓的大臣沉默不語,異姓的大臣啞口不言,民眾的輿論勢如烈火可使金石銷熔。」當前齊國自聊、攝以東,姑水、尤水以西,這地面上人民眾多,百姓紛紛責怪抱怨、出言誹滂,對上帝咒罵國君的人太多了。一國的人都在詛咒,只有兩個人在祝禱,即使最善於祝禱的人也是勝不過民眾的。況且,祝禱者照直說出國君您的罪過,那就是犯謗君之罪;如果隱瞞國君的過錯,那就是欺矇上帝。上帝有靈,就不能欺騙;上帝不靈,那麼祝禱也沒用。希望國君認真想一想。不然,濫殺無罪的人,這便是夏桀商紂自取滅亡的做法。』
注釋:⑨詛(zu阻):詛咒,與『祝』意相對。 ⑩拂(bi必):同『弼』。輔拂:即輔弼,輔佐君王的大臣。 (11)擁塞:同『壅塞』,堵塞,阻塞。 (12)嘿(mo末):同『默』,沉默不語。近臣:與國君同姓的臣子。 (13)暗(yin音):啞口不言。遠臣:異姓的臣子。 (14)鑠(shuo朔):銷,熔。鑠金:使金屬熔化。 (15)聊、攝:齊國兩個地名,在西界; (16)姑、尤:河名,即姑水和尤水.在齊國東界。 (17)咎(jiu舊)怨:責怪抱怨。誹(fei匪)謗(bang棒):譴責罪過,指責過錯。 (18)情:真實情況,指齊景公的各種罪惡。 (19)匿(ni逆):隱瞞。 (20)刑:殺。無罪:指史固、祝佗,也兼指下旬中夏桀和商紂殺掉的賢者。 )
〔12〕桓六年左傳。○鐸按:『隋』字後人所改,傳作『隨』。
〔13〕僖五年左傳。○鐸按:此本作『宮奇之說虞公』。宮之奇而稱宮奇,猶介之推稱介推(見遏利篇、交際篇)。上文楚昭王作楚昭,宋景公作宋景,皆名字剪截之例也。『宮奇之說虞公』,與『季梁之諫隋侯』一律,若如今本,則句法參差矣。卜列篇:『周史之筮敬仲,莊叔之筮穆子』,相列篇:『唐舉之相李兌、蔡澤,許負之相鄧通、條侯』,語例並與此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