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69|回覆: 0

[墨家] 【墨子】卷26明鬼詩解4聖治必先鬼神後人反聖王務非君子道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9-16 17:4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墨子】卷26明鬼詩解4聖治必先鬼神後人反聖王務非君子道
題文詩:
執無鬼者,今曰眾人,耳目之情,豈足斷疑?
奈何其欲,為高君子,於天下而,有覆信眾,
耳目!子墨子曰:若以眾之,耳目之情,
為不足信,不以斷疑,不識若昔,三代聖王,
堯舜禹湯,文武者足,以為法乎?故自中人,
以上皆曰:若昔三代,聖王足以,為法.
若苟昔者,三代聖王,足以為法,然則姑嘗,
上觀聖王,之事昔者,武王之攻,殷誅紂也,
使諸侯分,其祭:使親者受,內祀疏者,
受外祀也.故武王乃,必以鬼神,為有是故,
攻殷伐紂,侯分其祭;若鬼神,無有武王,
何祭分哉!非惟武王,之事為然,故聖王其,
賞必於祖,必於社.賞於祖何?告分之均;
於社何?告聽之中.非惟若書,之說為然,
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聖王,始建國,
營都日必,擇國正壇,置為宗廟;必擇木之,
修茂者立,以為菆位;必擇國之,父兄慈孝,
貞良者立,以為祝宗;擇六畜勝,腯肥倅毛,
以為犧牲,珪璧琮璜,稱財為度;必擇五穀,
芳黃為,酒醴粢盛,與歲上下.故古聖王,
治天下也,必先鬼神,後人此也.如是故曰:
官府選僎,必先鬼神,祭器祭服,畢藏於府,
祝宗有司,畢立於朝,犧牲不與,昔聚群居.
故古聖王,為政若此.聖王必以,鬼神為有,
務鬼神厚.恐後世子,孫不能知,書之竹帛,
傳遺後世.咸恐其書,腐蠹絕滅,後世子孫,
不得記故,琢之盤盂,鏤之金石,以重.
有恐後世,子孫不能,敬莙取詳,故先王書,
聖人之言,一尺之帛,一篇之書,語數鬼神,
有也,重有重之.此其故何?聖王務之.
執無鬼者,曰鬼神,者固無有.則此,
聖王之務.反聖王務,非所以為,君子之道.
【原文】4今執無鬼者曰:『夫眾人耳目之請,豈足以斷疑哉?奈何其欲為高君子於天下,而有覆信眾之耳目之請哉!』子墨子曰:『若以眾之耳目之請,以為不足信也,不以斷疑,不識若昔者三代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者,足以為法乎?』故於此乎自中人以上皆曰:『若昔者三代聖王,足以為法矣。』若苟昔者三代聖王足以為法,然則姑嘗上觀聖王之事:昔者武王之攻殷誅紂也,使諸侯分其祭,曰:『使親者受內祀,疏者受外祀。』故武王必以鬼神為有,是故攻殷伐紂,使諸侯分其祭;若鬼神無有,則武王何祭分哉!非惟武王之事為然也,故聖王其賞也必於祖,其僇也必於社(21)。賞於祖者何也?告分之均也;僇於社者何也?告聽之中也。非惟若書之說為然也,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聖王,其始建國營都日,必擇國之正壇,置以為宗廟;必擇木之修茂者,立以為菆位(22);必擇國之父兄慈孝貞良者,以為祝宗;必擇六畜之勝腯肥倅毛,以為犧牲,珪璧琮璜,稱財為度;必擇五穀之芳黃,以為酒醴粢盛,故酒醴粢盛與歲上下也。故古聖王治天下也,故必先鬼神而後人者,此也。故曰:官府選效(23),必先[鬼神],祭器、祭服畢藏於府,祝宗有司畢立於朝,犧牲不與昔聚群。故古者聖王之為政若此。古者聖王必以鬼神為(24),其務鬼神厚矣。又恐後世子孫不能知也,故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咸恐其腐蠹絕滅(25),後世子孫不得而記,故琢之盤盂、鏤之金石以重之。有恐後世子孫不能敬莙以取羊(26),故先王之書,聖人,一尺之帛,一篇之書,語數鬼神之有也,重有重之。此其故何?則聖王務之。今執無鬼者曰:『鬼神者,固無有。』則此反聖王之務。反聖王之務,則非所以為君子之道也。
注釋(21)『僇』通『戮』。(22)『菆』同『叢』。(23)『馴為『僎』,具的意思。(24)『為』後疑脫『有』字。(25)『咸』為『或』字之誤。(26)『莙』為『若』之誤。『羊』即『祥』。
文】
現在堅持沒有鬼神的人說:『據眾人耳目所聞見的實情,豈足以斷定疑難呢?怎麼那些打算在天下做高士君子的人,卻又去相信人耳目所聞見的實情呢?』墨子說:『如果認為眾人耳目所聞見的實情不足以取信,不足以斷疑,那麼,如從前三代聖王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是否足以取法呢?』所以對於這個問題自中等資質以上的都會說:『象從前三代的聖王是足以取法的。』假若從前三代的聖王足以為法,那麼姑且試着回顧一下聖王的行事:從前周武王攻伐殷商誅殺紂王,使諸侯分掌眾神的祭祀,說:『同姓諸侯得立祖廟以祭祀,異姓諸侯祭祀本國的山川。』
所以說武王必定認為鬼神是存在的,所以攻殷伐紂,使諸候分主祭祀。如果鬼神不存在,那麼武王為何把祭祀分散呢?不僅武王的事是這樣,古代聖王行賞必定在祖廟,行罰也必定在社廟。在祖廟行賞是為什麼呢?是報告祖先頒賞的均平;在社廟行戮是為什麼呢?是報告斷獄的公允。不僅這一記載說的是這樣,而且從前虞夏商周三代的聖王,他們開始建國營都之日,必定要選擇國都的正壇,設立作為宗廟;必定選擇樹木高大茂盛的地方,設立作為叢社;必定要選擇國內父兄輩慈祥、孝順、正直、善良的人,充作祭祀的太祝和宗伯;必定要選擇六畜中能勝任肥壯純色之選者,作為祭祀品,擺設珪、璧、琮、璜等玉器,以符合自己的財力為度;必定要選擇五穀中氣香色黃的,用作供祭的酒醴粢盛,因而酒醴粢盛隨年成好壞而增減。所以古時的聖王治理天下,必須先鬼神而後人類,原因即在於此。所以說:官府置備供具,必定以祭品祭服為先,使盡藏於府庫之中,太祝、太宗等官吏都於朝廷就位,選為祭品的牲畜不跟昔日的畜群關在一起。古代聖王的施政,就是如此。
    古代聖王必定認為鬼神是存在的,所以他們盡力侍奉鬼神很厚重。(因此沒有一個敢在暗處放肆,擬度鬼神的顯明,擔心被誅罰。)(他們)又擔心後世子孫不能知道這點,所以寫在竹帛上,傳下給後世子孫。或者擔心它們被腐蝕、被蟲咬而滅絕,後世子孫無法得到它來記誦,所以又雕琢在盤盂上,鏤刻在金石上,以示重要。又擔心後世子孫不能敬順以取得吉祥,所以先王的書籍,聖人的言語,即使是在一尺的帛書上,一篇簡書上,多次說及鬼神的存在,對之重複了又重複。這是什麼緣故?是因為聖王盡力於此。現在堅持沒有鬼神的人說:『鬼神本來就不存在。』那麼這就是違背聖王的要務。違反聖王的要務,就不是君子所行的道了。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