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論】卷4錯幣詩解2文學重義輕財不得兼利大夫刀幣無禁奸貞並行 題文詩: 文學曰古,貴德賤利,重義輕財.三王之時, 迭盛迭衰.衰則扶之,傾則定之.是以夏忠, 殷敬周文,庠序之教,恭讓之禮,粲然可得, 而觀之也.及其後也,禮義弛崩,風俗滅息, 故自食祿,之君子乃,違於義而,競於財也, 大小相吞,激轉相傾.所以或儲,百年之餘, 或無以充,虛蔽形也.古之仕者,不事稼穡, 田者不漁,抱關擊柝,皆有常秩,不得兼利, 盡物如此,愚智同功,不相傾也.詩經有雲: 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利.言不盡物. 大夫對曰:湯文繼衰,漢興乘弊.一質一文, 非苟易常.俗弊更法,非務變古,亦所以救, 失扶衰故,教與俗改,弊與世易.夏後玄貝, 周以紫石,後世或以,金錢刀布.物極而衰, 終始之運.是故山澤,無征其則,君臣同利, 刀幣無禁,奸貞並行.夫臣富則,相侈下專, 利則相傾.世易時移,真法常變,變以適情, 有徵有禁,一統鑄幣,通無化有,真情不變.
【原文】
文學曰:古者,貴德而賤利,重義而輕財。三王之時,迭盛迭衰。 衰則扶之,傾則定之。是以夏忠、殷敬、周文,庠序之教,恭讓之禮,粲然可得而觀也。及其後,禮義弛崩,風俗滅息,故自食祿之君子,違於義而競於財,大小相吞,激轉相傾。此所以或儲百年之餘,或無以充虛蔽形也。古之仕者不穡,田者不漁,抱關擊柝,皆有常秩,不得兼利盡物。如此,則愚智同功,不相傾也。【詩】云:『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言不盡物也。
【注釋】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王,即夏禹、商湯、周文王和武王。
迭:交替、輪流的意思。
語本董仲舒【對策】,見【漢書·董仲舒傳】。
庠(xiang)序:古代學校的名稱。
粲然:又見【憂邊】、【結和】、【雜論】等篇,鮮明的樣子。
語本【禮記·坊記】及【春秋繁露·制度篇】。
抱關:守關的人。擊柝(tu^):打更的人。柝,打更用的木梆子。
秩:俸祿。這裡指收入。
文見【詩經·小雅·大田篇】。秉:一把稻子。
【譯文】文學說:古時候,人們崇尚道德,而鄙視功利:重視禮義,而輕視錢財。夏禹、商湯、周文王和武王時,仁義道德時而興盛,時而衰落。衰落時就扶植它,破敗時就鞏固它。因此夏朝政教以忠厚為主,殷朝以敬鬼神為主,周朝以繁文褥節為主,學校的教育,恭敬謙讓的禮義,後人可以鮮明地看到。從這以後,禮義廢弛崩壞,好的風俗熄滅,所以做官的人開始違背禮義而去互相爭奪財利,大小互相吞併,激烈地互相傾軋。這就是有的人積蓄了百年以上的財富,而有的人卻吃不飽、穿不暖的原因。古代做官的人不種莊稼,耕田的人不捕魚,守關卡、打更的人都各有各的收入,不允許兼收並取得多種財利。這樣,愚笨的人和有才能的人同樣有收穫,不會相互傾軋。【詩經】上說:『那裡有丟掉的一把稻子,這裡有遺漏下來的一些稻穗,寡婦拾起來就夠吃了。』說的是不能得到全部財物。
【原文】
大夫曰:湯、文繼衰,漢興乘弊。一質一文,非苟易常也。俗弊更法,非務變古也,亦所以救失扶衰也。故教與俗改,弊與世易。夏後以玄貝,周人以紫石,後世或金錢刀布。物極而衰,終始之運也。故山澤無征則君臣同利,刀幣無禁則奸貞並行。夫臣富則相侈,下專利則相傾也。
【注釋】質:質樸。文:文明。
苟:隨便:馬虎。易:改變。常:常規。
『更法』原作『家法』,今改。因『更』或作『■』,與『家』字形近而誤。『弊』:古通『幣』,貨幣。
夏後:夏后氏,後人對夏王朝的稱呼。玄貝:黑色貝。
紫石:古代一種紫色貝殼的錢幣。
刀布:古代兩種錢幣。『刀』,形狀像刀。『布』形狀像鏟子。
征:賦稅。此處『征』字與下文『禁』字意思相同,都是控制的意思。奸貞,都是指錢。奸錢,人民私鑄的錢。貞錢,封建國家鑄的錢。
『則』字原無,今據下句文例補。
【譯文】大夫說:商湯王、周文武繼夏、殷衰亡之後而起,漢王朝趁着秦王朝崩壞的機會而興。一個質樸,一個文明,不是隨便變易常法。風俗敗壞要變革,但並不是為了要變亂古法,目的是要挽救失敗扶植衰落。所以教化跟隨風俗的變化而改變,錢幣跟隨時代的不同而變易。夏朝使用黑色的貝殼作錢幣,周朝使用紫色的貝殼作錢幣,後來有的改用銅錢刀布。事物發展到了頂點就會衰退,這是事物變化的過程。所以,山林川澤,國家不加以控制,就會使國君和大臣共同得到利益,鑄錢不加以限制,就會使真錢和假錢同時流通。大臣富足,就會互相炫耀奢侈;豪強獨占財利,就會互相傾軋。 【原文】 文學曰:古者,市朝而無刀幣,各以其所有易所無,抱布貿絲而已。後世即有龜貝金錢交施之也,幣數變而民滋偽。夫救偽以質,防失以禮。湯、文繼衰,革法易化,而殷、周道興。漢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變幣,欲以反本,是猶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上好禮則民暗飾,上好貨則下死利也。 【注釋】市朝:這裡指市場。 『無』上原無『所』字,依【御覽】八三六引補。【孟子·公孫丑下】:『古之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者。』 原文見【詩經·衛風·氓】。布:布帛,貿:交換。 失:通『泆』,放縱。 反:返回,這裡有加強的意思。 煎:熬。 語出【荀子·大略篇】,而文略不同。 【譯文】文學說:古時候,市場上不用錢幣,都用自己所有的換取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比如用布帛去交換蠶絲罷了。後來才有龜板、貝殼、銅錢在市場上使用,錢幣屢次改變使人越來越虛偽不老實。禁止假的要採用真的,防止放縱要實行禮義。商湯王、周文王繼衰敗以後興起,變更舊法,移風易俗,使殷朝、周朝興盛起來。漢初繼承秦始皇的舊法不加改變,聚斂財利,改變貨幣制度,想加強農業,這就好像用煎熬去防止燒烤,用火去防止水的沸騰一樣。朝廷重視禮義,老百姓就不敢放肆,上邊重視財物,下邊就會為利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