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重難報
在佛教的歷史上有一本經書叫做【父母恩重難報經】,這本經專門給我們講了父母的恩德。經的開頭就記載佛陀帶着弟子,在外面出遊,路上遇到了一堆白骨,佛陀就派弟子把白骨分成兩堆,然後還衝着白骨禮拜。 弟子們就覺得奇怪,為什麼要對一堆枯骨禮拜呢?而且還要分成兩堆,一堆顏色比較白的,看起來比較重;另一堆顏色比較黑,重量也比較輕。 佛陀就說:『分量比較輕的,顏色比較黑的骨頭,是女子的骨頭;而顏色比較白的,分量比較重的是男人的骨頭。』弟子們聽了就更奇怪了,問到:『人在世的時候,女子穿的服裝較為艷麗,從外表一看就知道這是一位女子,從他們穿着打扮上能判別出是男是女,難道人過世之後,還能知道這個人是男是女嗎?』 佛陀就告訴他們:『因為女子有哺乳的義務,要哺乳兒女,就要把自己身體的營養通過乳汁輸送給孩子。長期哺乳孩子,所以她的骨頭就比較輕,顏色是黑的;而男子的骨頭就比較重,顏色是白的。憑這一點就能判斷出這個骨頭是男人的還是女人的。』 說完之後,佛陀又給弟子講了父母恩重難報的教誨,他說父母有十個重大的恩德。 第一,懷胎守護恩。母親在懷孕的時候,兒女和父母都是有很深的緣分才成為母子。懷胎一個月之後,兒女的五臟才生出來,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六竅就分開,但是這個時候,因為母親懷孕在身,行動非常不便,身體重得就像山一樣,走路也非常困難,為了養育兒女,好看的衣服、裝扮也顧不上去管了,梳妝鏡也都沾上了塵埃。 第二重恩,臨產受苦恩。十月懷胎就很辛苦了,一朝分娩卻不知道生得是不是很順利,特別是難產的時候,現在很多孩子出生都是剖腹產,這個時候痛苦就更加嚴重了,每一天都像得了重病似的,昏昏沉沉。這個痛苦只有生過孩子的人才能夠有所體會,我們都聽說有的母親在生孩子的時候,就把床上的鋼管擰得像麻花一樣,可見生兒女的痛苦,用的力量也非常大。 第三恩,生子忘憂恩。母親生了兒女之後,五臟張開,氣也很憋悶,血流得像屠羊一樣多,但是聽到這個孩子是健康的,她就忘記了自己的痛苦,非常地歡喜,但是歡喜一過,生兒的痛苦還是痛徹心腸。 第四恩,咽苦吐甘恩。父母恩深重,照顧兒女時寧願自己挨餓受凍,也要讓孩子溫飽得到滿足。 第五恩,回干就濕恩。像我們聽說當過母親的人,經常半夜裡醒來,專門看看孩子的被子是不是踢開了,特別是冬天的時候,半夜多次起床照看兒女,如果兒女把褥子給尿濕了,她自己寧願睡在尿濕的褥子上,把兒女放在干的、溫暖的褥子上,為了讓孩子睡得安穩。 第六恩,哺乳養育恩。父母養了兒女,不論是男孩是女孩,都會對孩子非常地關愛,每一天都照顧,愛護,叮嚀,囑咐,沒有盡頭。 第七恩,洗濯不淨恩。本來母親是天生麗質,非常美貌,精神也很好,臉色很紅潤,手也非常細膩,但是要經常給兒女洗濯尿布,照顧孩子,自己的好容貌,一天一天地衰老了,就是為了讓兒女們能夠漸漸成長,兒女能夠成才,自己不惜勞苦。如果我們有時間和父母在一起,看看父母的雙手,就能夠感受到長期勞作的人和不怎麼幹家務的人的手是很有區別的。 第八恩,遠行憶念恩。兒女要遠行了,父母非常牽掛。臨行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看兒女已經走了很遠了,父母還不願意回家,在那遙遙地看着。 第九恩,深加體恤恩。兒女有了苦,父母的心就是去代兒女受苦,特別是兒女有病的時候,父母非常擔心,都希望得病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兒女。父母對兒女的體恤達到了這種程度,可以說是一種忘我的境界。 第十恩,究竟憐愍恩。有一首詩說:『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這就是告訴我們,父母對兒女的牽掛無時無刻不在,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即使已經活到一百歲的高齡了,還經常放心不下,惦記着她那八十歲的兒子。所以從這十重恩,我們就知道,父母的恩德確實是無以回報,就是這裡邊所說的『有罔極之恩』。 摘自【群書治要·論語講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