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王之道,斯為美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最後一句話說,『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既知和為貴然而專門用和,不用禮來節制,這也行不通。也就是只知道和而不用禮,這也不行。 像我們現在都是一團和氣,為了不得罪別人,明知這件事不對,也不敢於去勸諫,這就是不符合禮了,就是為了達到和而忽視了禮。比如說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學校,都要有自己的規章制度,如果我們為了討好人,為了人緣好,把這個制度給廢棄了,就是為了和而失去了禮,最後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馬融說:『人知禮貴和,而每事從和,不以禮為節,亦不可行。』像我們前面講的,婚姻之禮沒有了,尊師之禮沒有了,【弟子規】上的『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也不講了,這些禮都被廢棄了,為了方便,最後離婚率上升了,學生不尊敬老師,兒女也不孝敬父母,兒女都變成小公主、小皇帝。所以純用『和』還是不行的,以禮來達到『和』,這個『和』才是真實的。 【四書蕅益解】有這樣兩句話,『由之,由其本和之禮也。不行者廢禮而尚和,禮不行而和亦不可行也。』這個斷句也有兩種。我們這一句話,就是剛才講的,是一種斷句的方式:『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這是一句話,『小大由之,有所不行』,這是一句話,『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另一種斷句的方式是『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後面『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雖然斷句不一樣,但是意思大同小異。【四書蕅益解】就是根據這一種斷句來解釋的。說:『由之,由其本和之禮也。』『由』的是什麼呢?『由』的是本和之禮!這個禮它的體是人的心性、人的性德,也就是天道,這個道本身是和諧的,古人把它稱為『太和』,宇宙自然本身是和諧的。 我們人一出生,內有五臟六腑,外有四肢,也是很和諧的。禮本身就有着和。所以由的是什麼呢?由的是本和之禮,『不行者廢禮而尚和,禮不行而和亦不可行也』,之所以行不通就是因為把禮廢除了,而一味地求和,結果是沒有行禮,這個禮沒有行得通,和也沒有真正地達到。這和我們前面講的意思是大同小異的。 摘自【群書治要·論語講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