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愛中醫網 作者: 一、經絡的基本概念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系統,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作為人體一種組織結構的名稱,最早見於【內經】。【靈樞・本藏】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 均指出經絡是一種運行氣血,溝通聯繫臟腑肢節及上下內外的通道。
經絡,分為經脈和絡脈兩大類。經脈的『經』,有路徑、途徑之意。正如【釋名】中說:『經,徑也,如徑路無所不通。』【醫學入門】謂:『脈之直者為經。』 可見,經脈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即主要通路。絡脈的『絡』,有聯絡、網絡之意。正如【說文】所解釋的『絡,絮也。』 言其細密繁多。【靈樞・脈度】說:『支而橫者為絡。』 可見絡脈是經脈的分支,錯綜聯絡,遍布全身。
對於經脈和絡脈的區別,【靈樞・經脈】有『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之論,【靈樞・脈度】又有『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之說。據此,後世醫家多認為:經脈多深而不見,行於分肉之間,絡脈多浮而常見,行於體表較淺部位;經脈較粗大,絡脈較細小;經脈以縱行為主,絡脈則縱橫交錯,網絡全身。實際上,經脈雖然多『伏行於分肉之間』,也常顯露於體表;絡脈雖有『浮而常見』者,而更多的則是分布於臟腑組織之中,難以見到,如【靈樞・百病始生】所說的『陰絡傷則血內溢』中的『陰絡』 即是。此外,經脈也有橫行者,如帶脈;絡脈呈網絡狀,縱橫交錯,必然也有縱行者。因此,經脈與絡脈的區別,當以『經為主幹,絡為分支』 為準則。
經脈和絡脈雖有區別,但兩者緊密相連,共同構成人體的經絡系統,擔負着運行氣血,聯絡溝通等作用,將體內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等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經絡學說的形成
經絡學說起源的確切年代,現存的醫學史料尚無明確記載。從【內經】論述經絡的系統性和以針刺為主的治療方法,可以看出經絡學說來源於【內經】以前醫療實踐經驗的積累總結。早在【內經】問世以前,人們對『脈』、『血氣』及血氣的流行等就有一定的認識。如【管子・水地】說:『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也。』將地上水流比喻為人體的『血氣』,而筋脈具有通流的功能。又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以針石刺『三陽五會』治虢太子『屍厥』病時,就已經提到了『陽脈』、『陰脈』 及『經、維、絡』等名稱。1973年底在我國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下簡稱『帛書』),其成書年代早於【內經】,書中均記載了十一條脈的具體名稱、循行走向、所主疾病及灸法,還指出了『脈』具有既可生病又可治病的兩面性。雖然帛書的原文中只出現『脈』字,而無『經脈』 之稱,脈與脈之間也沒有聯繫,更沒有經絡系統氣血循環的完整概念,但經絡系統的雛形已可辨識。因此,現在一般認為【內經】成書前的漫長歲月,是經絡學說形成的萌芽和雛形階段。
【內經】的成書,奠定了經絡學說和整個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礎。該書162篇中,專論或主論經絡的篇章有20餘篇,其他各篇散在論述者亦眾。可見,經絡理論在【內經】中占有重要地位。書中系統闡述了十二經脈的起止、具體循行線路及其與相應臟腑的『屬絡』關係;十二經脈首尾相接及氣血在經脈中運行『如環無端』、『周而復始』的狀況;十二經脈的生理功能及十二經脈標本、根結之間的上下、內外對應的聯繫;十二經脈和臟腑功能發生異常時所出現的病候。對奇經八脈中沖、任、督三脈的起止、循行路線、生理功能和有關病候,及帶脈、陰陽維脈、陰陽蹺脈的分布部位。生理功能作了大致的描述。對絡脈及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的名稱、分布、生理功能、常見病候也作了討論。記載了全身約160個穴位,以及部分穴位的名稱和部位,確定以『骨度』為取穴標準,明示各經脈穴位具有主治本經疾病的作用,特殊穴位如井、榮、輸、經、合和原穴、背俞穴等則作用更為廣泛。此外,還探討了經絡氣血運行與自然界的通應關係等。
【內經】總結歸納了以前的關於『脈』 的初步知識,並進一步向縱深發展,構築了經絡體系的整體框架,完善了經絡理論,是中醫學經絡學說形成的標誌。
經絡學說是古人長期醫療實踐的總結。古人在對以砭刺、導引、推拿、氣功等方法進行保健或治療時所出現的經絡現象的觀察過程中,在對病理情況下所出現的經絡病症的觀察過程中,以及在對針刺主治作用的觀察歸納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依據當時的解剖知識,加之古代哲學的滲透影響,逐漸上升為理論,從而形成了經絡學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