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02|回覆: 0

[太極] 陳式太極拳發展與拳法概論

[複製鏈接]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2-4-17 14: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太山廣元太極俱樂部
武術網資料:陳式太極拳發展與拳法概論   中國武術有幾千年的歷史,陳式太極拳也流傳了幾百年,久為人民群眾所喜愛。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五日,國家體委召開了全國武術工作會議,號召對祖國武術這一瑰寶進行挖掘、整理、繼承和發展,廣大武術界人士深受鼓舞。各種武術項目百花齊放,形勢喜人。陳式太極拳當然也不例外。從一九八二年以來,石家莊、北京、上海先後成立了陳式太極拳研究會。濟南東郊體育館、濟南市武術館、山東大學武協都開設了陳式太極拳訓練班,報名者極為踴躍。一九八一年八月,日本太極拳協會委員長中野春美及高谷寬、扳本孝紀、古賀榮子先後來濟南學習陳式拳。日本山口縣兩次邀請濟南陳式拳教練前往授拳。中共山東省委書記梁步庭同志訪問日本,也帶去了陳式拳教練在日本表演和授拳。在黨的正確方針指導下,陳式太極拳既然在全國甚至國外受人重視,我們習陳式拳者更加感到繼承、發展這一瑰寶的責任之重大。僅就管見所及,對陳式太極拳如何普及與提高這一問題,闡述以下幾點,以供參考。 陳式太極拳的來源和發展   一切文化來源於社會生活。我從學拳教拳實踐中,深深體會到陳式太極拳的主要規律纏法,亦即螺旋形式的動作,正是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的本能動作。它通過歷代武術家根據技擊的需要,並吸收各種武術流派的精華進行有機的加工,才形成當今的套路。據歷史記載陳式始祖陳卜於明洪武七年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河南溫縣陳家溝,至今十九代。這套拳創自何人,我曾向陳發科師請教。陳師只答:『從老祖宗就會,不知創自何人。』陳鑫詩話:『太極理法全,相傳不計年。』【太極拳圖說。自序】云:『 始祖卜耕讀之餘,而以陰陽開合、運轉周身者,教子孫以消化飲食之法,理根太極,故名曰太極拳。』顧留聲根據唐豪調查資料,肯定為陳式九代陳王庭所創,批駁了張三丰創拳之說,是較進步的。但肯定陳王庭造拳,與陳鑫所說言有悖。我也認為,如果道家創太極拳,絕不會用佛家『金剛』作為陳式太極拳第一式名-----金剛搗碓。我認為如此高級武術運動形式絕非創自一人之手,而是歷代陳式武術家勞動的結晶。事關武術史研究,茲不多論。 陳式太極拳的發展與變化   一切事物總是因時、因人有意或無意而變化的,不離法則而變化,是為發展;離開法則而變化,必定倒退。太極拳論說:『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理』即法則。太極拳有太極拳的『理』,在『理』指導下的運動方法便是技法。技法雖因敵而變,而它的法則卻不能變。陳式拳法的法則就是纏法的螺旋運動。據【陳式太極拳】介紹,陳家原有套路七種和太極長拳(亦名太極通背),後來精簡為現在的一路、二路(亦名炮捶)。這第一個變化,據我推測可能是陳王庭根據他的武學實踐經驗而修改整理的。據陳鑫介紹,原來旋風腳一式下邊的動作為:雙手隨身之後轉而按於地上,頭向下而雙足懸空上蹬;後又變為身右轉時,雙手向右平伸,右足踏地,左足向左平蹬(如其它拳種的夜叉探海式)。當右轉搗碓後的庇身捶前邊,左足踏穩,右足向右,腿肚貼地進步,腰向右下轉,右肩只離地七寸,名為七寸靠,難度較大,今已無人能練,這些變化系自何人,陳鑫亦未介紹。陳發科教我們之初,庇身捶下面無背折靠,雙推手後無三換掌,倒卷肱後只接白鶴亮翅。而無如今所練的轉身六合、退步壓肘(此名可能是陳照奎起的)。又二路拳的庇身捶右足原向內勾,今則不勾;倒騎驢後原為閃通背,今為海底翻花,劈架子的左手原為逆纏的拳,今為順纏的掌,這是第三次變化。但都變提合理,在技擊方面有實用價值,應當是發展了的動作。   現在由於陳式太極拳逐漸受到廣大群眾的重視,全國各地均有教者和學者動作的配合又大有變化。我現在所練和所教的套路,雖然以陳師原教的套路為據,但從一九五六年春我從北京回來,又把陳師所講解、試驗的着法融合到一起,所以又和各地所練的大有不同。照奎在南京、上海所傳套路、和陳師原傳的眼、身、步、手的配合也不一樣。總之,應當用陳發科師所說:『這套拳沒有一個動作是空的,都是有用的』話,作為衡量正確與否的標準。衡量的方法,最好是通過科學的方法親手試驗。下面我先把傳自陳師的有關陳式太極拳的基本規律-----纏法作一具體介紹。 陳式太極拳的基本規律纏法 『纏法』這個詞是陳氏十六代陳鑫(字品三)在所著【陳式太極拳圖說】中提出來的。 他說:『太極拳,纏法也。』又說:『不明此,即不明拳。』肯定了纏法在陳式太極拳套路中的重要地位。他又具體說明:『此法有進纏、退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里纏、外纏、順纏、逆纏、大纏、小纏。』根據我體會,應當是順、逆二法是它的自轉基本變化,而且自轉的順、逆,也都自然有進退、左右、上下、里外的區別。至於大小則屬於公轉的範疇。但根據什麼來定順、逆,陳鑫卻未說明,也沒把手部公轉的正旋、反旋和雙手運轉中的配合方式說明,更沒有談到手部的纏法規律,不免使學者茫然莫知要領。 今就我從陳師所傳,並參考陳鑫菱在眼、身、步、手方面的纏法,加以介紹。   沈家楨、顧留聲所著【陳式太極拳】將纏法的順、逆定為基本纏絲,其它五對為方位纏絲,這比陳鑫將六對纏法並列,較為明確,是進步的。但沈說:『順着時針旋轉方向為順,反之為逆。』我認為這還不能說明手足纏法的順逆。因為手足是左右各二,右手順時針旋轉為順,左手的順時針旋轉反為逆了。所以我把他這個說法僅用於軀幹的旋轉,即身向左轉為順,右轉為逆。 腿部纏法的順逆,則應以身體旋轉的方向而變。凡身向左轉,則左順而右逆;右轉則右順而左逆。順纏應膝向上提,逆纏應膝向下垂。但只許一提一垂,沒有雙順,雙逆的變化,而且絕對不許向左右搖擺。   手部自轉比較容易區別順逆。凡大指向外翻轉將掌心轉到向上,則為順纏;小指向外翻轉掌心轉到向下,則為逆纏。   手與臂部配合着向左右、前後、上下旋轉,則為公轉。公轉的方向有左、右、前、後、上、下、的區別。左右及上下公轉中的自轉,只有一順、一逆。即:凡右(左)手向右(左)轉,逆纏上開順纏下收的為正旋。開時逆纏以手領肘,以肘領肩,從心口前下頦旁斜向右(左)上轉,轉到手高齊眼為度,這是上半圈。接着松肩、沉肘、塌腕、手指上揚,將肘收到肋旁,肘貼肋部,只用小臂帶轉以肚臍上轉到心口前為度。陳鑫說:一隻手只管半個身軀(在技擊方面,手同崗哨,以防衛軀幹為主)但他原說:『以鼻為中界。』我恐學者誤會為『必須將手收到鼻前』,所以改正為心口前。王宗岳【太極拳論】所說『無過不及』,當然應該有個界限作為過與不及的標準。陳式手法與軀幹的配合便是:高不過眼。低不過臍,中不過心口(要求掌心斜對心口)。過則勁丟,不及則頂。一般說來從心口到眼的旋轉約以90°為限。以上是正旋的規律。如雲手的左右手或攔擦衣的右手運動。 公轉左右反旋的手是:順纏從左或右外上斜角向里收轉,而手指的方向仍向左或右外上斜角,肘應收到乳房下。然後變逆纏,先將肘轉貼肋部,再以手領肘經心口與胯齊,再轉到高與眼齊為度,如一路的十字手等。此為公轉的反旋。   手部上下反旋的式子最少,只有金雞獨立是兩手同走反旋而一上一下,從心口前變逆纏分開的。上手先走順纏經過心口上轉,即變為逆纏,經口、鼻前轉到頭頂百會穴,如托物狀向上托起。下手也從心口向下變為逆纏,經過胯前向胯外下按。它的自轉纏法只是順逆兩轉,但要注意上正、下斜的方向。   前後公轉手的配合都是走反旋,但後手從順纏經過心口前變逆纏,經胯前斜向外後轉出,轉到90°(從心口前計算)即變順纏沉肘收轉到肋旁,然後從腕變逆纏,經耳下向胸前轉出,如掩手肱捶,自轉纏法共變四次。高探馬則當肘以順纏收到肋旁,手向耳旁上轉時,又略變逆纏,經耳下時復變順纏外轉,纏法共變五次。二路伏虎則共變六次。所以應當注意在不同式子中,手部纏法在運行到什麼部位時變什麼方向,一點也不許錯。【太極拳論】說:『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是有道理的,也是學拳時應當注意的。   手的前後旋轉如摟膝拗步、倒卷肱還有個規律是前手正,後手斜。或說為前窄後寬。它是指的兩手配合方向,同樣應當注意。   至於眼法是否也有順逆的區別呢?當然有的。眼是傳達意志,指揮全身因敵變化的器官,又是負責觀察敵情和地形,以便進攻退守的器官。陳鑫說:『練拳時,無人若有人,交手時,有人如無人。』孫子兵法也說:『知已知彼,百戰不殆。』練拳時,『無人若有人』是指眼觀對方肢體的動靜而適當應用各種着法應敵,是知彼的方法。知彼的方法首先是看對方站立的步法,從而推斷對方將採用何種方向、方法進攻。這都是用眼觀察所得,加以合理的判斷,才能機動靈活地進行防守與反攻。所以,陳式每個式子都有一定的主要方向。主要方向是當未動步前,以出步的方向為主。出步方向定後則以手的最後攻擊目標為準。因此眼的方向和身法步法一致者為順;眼的方向與身部旋轉和手法變化過程中的方向相反者為逆。 陳式太極拳全身的配合   陳式太極拳的配合規律,從全身來講,分為眼、身、步、手四個主要部分。從軀幹來講,分為上、中、下三盤。我們先講軀幹的基本規律,從頭至頸部為上盤,胸、脊、腰部為中盤,小腹、尾骨以至襠、腿、足部為下盤。   上盤的頭部要中正。說:『虛領頂勁』。【十三勢行功總歌】中說:『滿身輕利頂頭懸』。頂和懸字雖不同,方法是一樣的。正如陳鑫解釋的:『如同用繩子從頭頂百會穴將全身向上懸起似的。』只要下頦略向內收,則頭頂自然中正向上,而頸也自然豎 起。眼法上文已講過,總要平視前方——每式的主要方向。但陳鑫加了『耳聽身後』四字,以防有人從身後襲來。   中盤的脊骨要隨着頂勁的上領而同時豎直,胸部既不外挺,也不內收。術語謂之含胸拔背。但有人說陳式的脊骨某節要向外鼓起,陳師沒有這樣講過,我也不能理解。含或涵的意義都是要求松圓而不壓迫肺部,以便呼吸暢利。腰部亦以中正為主,但陳式每一個動作必向左右旋轉。轉的角度, 一般不超過45°。在步法進退時, 可達90°,或大於360°以上。腰是隨着對方的變化,左右旋轉以帶動步法進退的。 所以既要保持中正而不偏不倚, 又要靈活旋轉。一側忽隱,一側忽現。但不許前傾後仰。   我在這裡談談陳式太極拳與其它各式的根本區別——下盤尾骨微向後翻的問題。陳鑫指出:『尾骨長強穴(尾骨下端)微向後翻。』這樣的姿勢可使小腹下邊斜向里收。 一來氣自然沉於丹田,二來大腿根的兩條大筋放鬆,可加大軀幹旋轉的角度,以保持重心的下降與隨遇平衡。各式太極拳都以斂臀為規律,其實並不算錯。 我認為他是要求糾正突臀之病的。不過收斂太過了, 甚至有人主張小腹將丹田向上托起來,或說尾骨要和鼻子同一方向,未免違反生理拳理拳法了。同時還有人把尾骨比作船舵,可是舵都是向後的,哪能和船頭同一方向?所以我說陳鑫講的長強穴微向後翻, 是和其它太極拳的根本區別,而且也是陳式軀幹方向最要緊的關鍵。   陳式要求襠開要圓。最忌人字襠,即尖襠。這種姿態式仍然和長強穴的後翻有密切關係。只要長強穴向後翻一點(只是一點,絕非突臀),它的姿式恰如我們端坐的樣子(記得蔣維納喬先生所寫有關氣功靜坐的姿式就是這個樣子)。襠部只要能夠開得圓。也自然能塌得下,使重心降低,加強軀幹的穩度。人字襠兩足距離再寬,而襠不能下塌,如同兩條腿的木架,從前後稍微一碰,就會倒的。 陳式上盤稱為頂勁,中盤稱為腰勁。下盤稱為襠勁。頂勁要向上虛領,腰勁要中正地旋轉, 不許前後搖擺,襠勁則要向下松塌。   陳式要求膝部隨身體旋轉方向一提一落,也是和襠步因長強穴後翻而開圓有直接關係的。襠部的圓否與靈活變化有關;膝部的提、落則與運動中的穩度有關。它的運動方法:凡身向左轉,則左膝順纏而上提,右膝同時逆纏而下垂;如身向右轉,則左膝順纏上提,右膝同時逆纏而下垂。   【太極拳論】說:『立如平準。』陳鑫也說:『拳者,權也。』平準就是我們常說的天平,權就是秤砣。 我認為陳式拳等於同時用兩套稱。手等於普通秤上的砣,它的作用是撥轉對方加在我方某個肢體方面的力量,能夠引進而落空。膝則等於天平點上的砝碼,對方來力在我左肢,我方以左膝上提以引化來力,同時我右膝下沉以加強身體的穩度。這種動作同於槓桿原理,頂勁上領就是支點,對方來力就是重點,我方的手和膝就是力點。不過它和我們日常用秤稱物的目的不同。稱物時要求力點和重點平衡。在拳法上,則是對方大力則減少力點使它落空,對方力小,則加強力點使之反轉回去,但都必須配合自轉的順逆纏法,適當地滾動磨擦,才能發揮借勁與載勁的作用。   腿和足是服從眼的指揮而因敵變化,以轉換進退的。按正規講:大腿根的高度,應當隨襠勁的松塌而和膝部略平。在步法進退時,只能以腰的旋轉帶着小腿變化。但這種功夫如今習陳式者多不練到了。 所以不一定這樣要求。動步時,實腿要塌好襠勁,然後空腿向前或向後方傾斜。前進則足尖斜向內勾,以足球踵貼地前進。進到所需方位,然後踏落足尖;後退的腿應以足尖劃地向後行,退到所需方位,然後踏落足踵。不論進退都要提膝,而足部隨着架式的需要或前或後地走里弧或外弧。足與膝的配合,弓膝的形式,膝部要和足踵上下對照,略向里合,成三角形(膝鶴頂穴與地面的垂直線,在地面上的交點位於足趾,足踵之間的內側)。凡伸展的膝部要和胯根、足部配合,也是略向里合,成三角形。   步型大略有馬步、弓步、盤步、虛步、獨立步五種。獨立步要求實足尖向外略斜擺,膝不伸直,虛腿的膝提平襠,小腿松垂,腳掌自然平伸(不可繃緊腳面,使腳尖向下。因為這樣,只能暴露將要前踢,不如垂直小腿,則左右前後均可自由變化)。獨立步有左、右之分。馬步有小正馬步、兩足距離一肩寬;左右側馬步,前膝弓得少些(陳老師在推手發勁時總是用這種步型,以避免前手與足的雙重);內八字馬步,前足尖內勾,只用於式子中轉換之處,一轉而過。弓蹬步分左右及反弓(亦名撲步)。客觀存在的姿式是前膝弓住,後膝展開,足尖向左或右方,但陳式的弓步要求蹬展的膝部須略放鬆,特別是後腿根的大筋更不許繃緊。 這樣做, 不但步型轉換的靈活,而且可以避免雙重。反弓步等於一般拳種的撲步,它的姿態式是後膝弓塌,後足尖斜向後外斜角45°,前足向內斜勾,以足踵貼地前進,膝部斜向里方展開,式子走足時, 則腿肚子可以貼地,如一路的跌岔步型 。盤步分左右,大小及半盤。它們是從左右側馬步或弓蹬步變化而成的。從側馬步起則後膝略向下垂,前腳尖外擺90°;從弓步起則後膝向里下松垂,同時前腳仍足踵為軸將腳尖外擺90°,而後腳尖為軸,向外擰轉足踵45°,盤步從馬步開始的只擺前腳尖,後膝則原式不動。虛步分左右、前後兩種,實足斜而虛步正,在承受重量上,只有輕重之分,而無純虛、純實之別。   至於臂部應分三節。肩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稍節。【太極拳論】要求:『松肩、沉肘』。陳鑫解釋松字最為明確,他說:『臂部如掛肩上。』肘的松沉,不論順纏逆纏都要保持肘尖向下的狀態。但應注意逆纏向上斜開時,手從心口前旋轉而出,肘尖不動,當以手帶動小臂旋轉,肘經常低於肩約五寸許。即使手的中指上與眼齊,肘尖仍然斜向外下方, 不許轉為平着向外;逆纏從心口前斜向左、右下方後外轉開時,手必須經過胯部里側再向後外轉,不可從心口前就以逆轉手向後外轉,因為那樣很容易使肘部向後突出而出現頂勁逆纏的手如從左、右上方斜面向里收,也是以手領肘先將肘貼於肋旁,然後手收到襠前(如二路窩炮的右手),不可使肘窩肋內收,那樣做必然使手部離開中線,以致丟勁。   陳式的手型共有三種,即:掌、拳、鈎。掌的指部要自然伸開,大指根靠節攏左掌部,稍節自然鬆開。在動作時,五指自然隨着順、逆變化作螺旋轉動,一般總是轉45°至90°,在特殊情況下還需要加大角度。但絕無正面向着上、下的形狀。拳要旋轉着握實,握拳的方法從小指依次至食指旋轉着緊貼掌心而握,大指則斜扣於食指、中指的中節,成螺旋形。鈎手則食指與無名指合在中指下旁,再以大指合於這三個指尖的下邊,小指亦合在大指與無名指夾縫間,如雞頭、雞嘴狀,但腕部不充彎而向下。陳式的手腕是隨着順逆纏法的變化而活動的。不論是掌或拳凡走順纏,則腕應略向里轉,外開則掌的中指、拳的食指中節都向外上斜轉;向里收轉,則掌、拳側向前下斜角轉回。走逆纏則腕部略向外轉,開時走向同側前上角,收時走向同側後下斜角。都要作螺旋運動。 陳式太極拳變化符合對立統一法則   上面介紹全身肢體的具體配合,可以看出陳式動作完全符合對立統一法則。為了達到這點,自轉的順逆變化是不可須興而離的。【太極拳論】所說:『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陰離不開陽,陽離不開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該書中所謂陰陽,含有幾組對立的概念。它包括勁的虛實、剛柔、開合、進退、收放等,以及這些方面和方向的對立統一。我們試以手的順逆纏法為例。順纏是開勁,逆纏是合勁,這是必然的。但順纏時,手的小指向內旋,大指向外旋,豈不同時就有合法?開勁屬剛,合勁屬柔。開合、剛柔在同時的同一動作中表達出來,豈不便是剛柔相濟、收即是放的對立統一法則? 陳式的公轉是以自轉的順逆纏法配合着進行的正旋或反旋運動。正反旋法雖然走的是弧線,在轉折之處則要走『 』或:『S』形。陳鑫所說:『得勢爭來脈,出奇在轉關。』來脈,指的是對方着法的勁路;轉關,指的是順逆自轉和正反旋法在變化轉折那個時間、方向、角度的配合問題。這是關係技擊方面怎樣借勁,或變為截勁的方法。『無過不及』乃是從拳的着法練得既正確又純熟而自然獲得的效果。   【太極拳論】說:『由着熟而漸悟懂勁』,又說:『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可見對拳理拳法的認識,必須先認識什麼是着法才行。我認為:懂勁是指懂得勁在什麼時間走什麼方向以及它的變化。而且應了解它在技法上『為什麼』要這樣。懂勁應當在學式子的同時,先懂得每個式子中的動作是什麼着。這一着和另一着在什麼時候變化方向、角度,再進一步了解它在技法上為什麼這樣。一般人總說:學拳套路不學推手,不得拳奧秘。我認為,推手只是學式子後的一種科學試驗,學者可以利用試驗來檢驗平日所學所練的動作是否正確。如發現錯誤,便及時按照拳的規律進行糾正。這樣,才能由着熟而達到懂勁。如果空談懂勁,卻不明白着法,勁是不可能懂的。陳式的配合變化有毫釐之差,若不知勁路的變化,便不可能達到四兩撥千斤,我順人背的良好效果。 陳式推手中怎樣運用十三式   太極拳譬如一座建築物,十三勢則是它的建築原料。在手法上為棚、捋、擠、按、采、列、肘、靠八法;在步法上為前進、後退二法;在眼法上為左顧、右盼二法;在身法上為中正一法。陳式與其它式在原則上原是相同的,但在講解和運用中大有不同。今按眼、身、步、手四個方面依次介紹如下: 眼法:眼是負責觀察地勢、敵情、以指揮肢體因敵變化的器官。它的注意方向經常是前進而無後退的,它觀察所及的範圍角度為150° 左右。而且在這個範圍內注意的點即目標外,還自然有面。俗語說的眼觀六路應當是『一目了然』,而不可能把眼球轉移六個方向。因此,我對十三勢中的『左顧、右盼』解為左顧的同時應有右盼。反之,則右顧的同時也有左盼。顧處是視力的集中點,是眼法的虛處。有人解為:左為顧、右為盼。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左就為顧,右就為盼?恐怕沒有正當理由可以說明。也有人將左顧右盼與前進後退混為一談,說這屬步法規律,也是講不通的。因為腳上沒有長眼,步法不適用顧盼字樣。   身法:負責帶動步、手而因敵變化。它的規律是動中的中正安舒,而非呆板的中正。陳式的全休運動,即以螺旋為主,所以身法也同樣應當是立體螺旋的。只要眼看固定方向,則身向左右旋轉時,自然形成立體螺旋之狀。但應注意,在一般拳式中的旋轉方向,經常是45°,而軀幹旋轉上下配合,又經常是胸以下可以隨襠勁的下塌轉得略多於45°。當然在步法進退時,身法可以隨勢加大角度。而身體旋轉中,肩部可以一邊略高,一邊略低的傾斜,才能形成螺旋主體。但不可走的太過,使腰勁折斷。   步法:在陳式拳的上下配合規律中是較重要的。所以陳鑫說:『手到腿不到,發人不巧妙,手到腿也到,發人如薅草。』所謂的到與不到就是指的步法。一般武術也有『手似兩扇門,全憑腳打人。』的說法。按說這也是指步法而言,不過往往被人誤認為手只能防禦,攻擊則必須用腳的踢蹬,那就錯了。關於陳式步型,前面已作介紹。這裡再講講腳的八法和步法怎樣進退。   腳的使用八法為:踢、蹬、踹、捭、掃、跺、套、襯。踢勁在腳尖,蹬勁在腳踵,踹勁在腳掌,卑勁在腳面外側,跺勁在全腳(但分前後,前把勁在足踵里側,後把勁在足尖里側),套是將腳進在對方的腿部外側,襯是將腳進在對方腿的里側(有人稱之為插,雖然同樣可以表明前進,但不如襯字更為恰當,因陳式進腿要求貼住對方腿部。插則可能離的尺寸不准)。八法中的前六法,都先用手法制住對方的雙手,而後區別使用踢蹬等法。這樣做較為保險,不致被對方以手接腳而被掀倒。但使用腳的六法都應先收提膝部,再發足勁,而且膝部總是略留餘地,不完全展開。踢可以高齊下頦,蹬則僅齊膝胯。而且凡是發腿腳的動作,實腳必須踏穩,襠必松塌,身體略向前斜,作出向心狀態, 以免足部發勁後被對方反作用力頂回。   套、襯二法是與每個步法進退經常邊用的,推手所說『牽動四兩撥千斤』的牽動法,不是用手,而是以套或襯法從對方的下盤旋轉牽動他的重心。重心一被破壞,便不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當然還得『上下相隨』得十分協調才行。 對陳式手部八法的理解和作用:   朋有二義。一是指『勁』,即通過螺旋運動的順逆互變,持久鍛煉自然產生的一種勁,就是『螺旋勁』。陳發科師稱之為朋勁,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內勁。運用這種勁貫穿於各種手法的便是朋、捋、擠、按、采、列、肘、靠八法。二是指的手法八法之一的朋法。朋法是用以迎接對方來手的着法。由於對方進攻的手可以來自四面八方,所以陳式的朋法有正、反。從正面接手如第一金剛搗碓第一動作為正朋;從背後接手如二起腳、抱頭推山,二路中的伏虎第一動作都屬於反朋。朋法是因敵而變的,所以可以用順纏接手於搗碓、抱頭推山、二起腳,也可以用逆纏如伏虎。第二搗碓是左側朋法,第三搗碓是右側朋法。左側朋用逆纏,右側朋則用順纏(有人說順纏為朋、未妥)。還有其它左、右、上、下、進、退之分,不再一一介紹。總而言之,朋法是以引化為主的。   捋、采、列都是自身左右引進對方來的力使之落空的着法。但手部自轉與公轉的配合,力的分合,圈子的大小各有不同。捋、采、列接手的規律,陳式要求『右手來,右手迎;左手來左手迎』。我根據陳師示範和個人實踐經驗,加上『靠外側迎』四個字,因為這樣做可以用一隻手制住對方的雙手。 下面我們分別介紹采、捋、列的配合與作用。采以順纏接,接住對方腕部後立變逆纏,向左或向右後上斜角引進,肘仍松沉,手高不許過眼,前手用腕掌之間的部位順纏搭在對方的肘關節上邊,下塌外碾地先和後手走同一方向的合力,當引到肘尖齊乳房前,便變分力,迫使對方向我方身後旁傾斜,如金剛搗碓第三動作。捋也用順纏接對方腕部,然後用收的手法向左或右下斜角引進,手到心口指尖向里下轉,而大指外碾,肘則緊貼肋部(左肘貼左肋,右肘則貼右肋),隨身向左或向右旋轉,前手也用順纏搭在對方肘關節上側,下塌外碾,走到肘經胸前,再從合力變為分力,如六封四閉第三動作是左捋法,當門炮是退步右捋法。列法與采、捋的手部配合不同。采是右手以順纏接手立變逆纏,向後上方走高圈;前手順纏,指高與下頦平;捋用雙順纏,前手高齊胸前。列則雖雙順纏,前手高齊胸下,而且初接手時雖是合力,立即變為分力,如倒卷肱左右退行的頭一步,二路斬手的轉身動作,都是找對方反關節的。陳師經常囑咐:不可輕試。以上介紹的是雙手采、捋、列法。也有單手采、捋、列來配合另一手其它種着法的動作。如白鶴亮翅是右采配合左下按法,擊地捶是左采配合右下擊法,第三搗碓第三動作是右手單列配合右足收帶法。   擠是手背向外,按則手心向外,亦有單雙、左右之分。須知順逆纏法互變,擠按互變只在一反掌之間。全因敵而變化。   陳式的肘法也有數種,如順攔、拗攔、連連 環等,發肘的方向和步的方向一致的為順攔(陳式各書均為順鸞、拗鸞,『鸞』 字對這個着法沒有什麼意義,『鸞』乃『攔』字之誤。因肘法是截攔對方勁路而發的,故我改為順攔、拗攔);和步的方向相反的為拗攔。二路手肘式(原名獸頭式),兩手互發而兩肘向後互發,故稱為邊環肘。但應注意,陳式發肘都是步法進到一定步位,雙方身體已經接近才因敵而發。 所以順攔的肘用逆纏發勁,手心正對心口,肘尖略出肋部。拗攔肘則系左引右發,用順纏下塌外碾的勁,肘雖離胸數雨手仍不超過胸前。   陳式靠法亦分數種:有肩靠、胯靠、臂靠、膝靠。肩胯靠均於步法進到對方腿部內或外方,軀幹十分接近時,足尖一踏,即行發勁。方向是偏於左右兩側的,身體在發勁時,只作左右旋轉,不許以身找人。臂靠向下塌襠勁以壓對方腿部,如穿地龍第二動作是解決背後有人摟住腰部的着法。膝靠是正面進膝攻對方襠部的着法。陳師也經常囑咐,這是與生命攸關之法,不許隨便使用。   我們了解了十三勢的基本規律,還應了解推手時怎樣做到『上下相隨』。首先,眼要不高不低地專注對方的動作。因為太極拳主張『彼不動,已不動』,符合軍事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所以在一九五六年我再次向陳師請教時,陳師說:『這套拳的每個動作都不是空的,都是有用的』。這才把起式第一動作改為雙手在心口前左前右後的架式,表示為了自衛而非攻擊。這就是推手時雙方手部剛一接觸的朋法。搗碓第二動作,我方雙手向後引進,左肘下塌外碾,使對方勁力落空, 同時進左步於對方的右腿外側,在手部為采法,在步法則系防止對方變步或抽回為套法。當對方因梢節被朋化,而繼進的肘部被我以下塌外碾之法落空,必然又進肩靠。我即身變左轉,以左手背向他的右方撥轉,是為擠法。同時用右手封住他的右手於對方腹部左側,便是左擠、右按。這一圈共三個動作,包括采、捋、擠、按。下面對方應當身先向左轉一點化勁,即用左手纏我方左手,身體變為右轉而進右步,想用采法制我,我即身向左轉,左足外擺45°,隨進右步於對方左腿里側,手以擠、肘、靠法邊環前進。對方則身變左轉,亦以左擠右按來解決我方的着法。這樣反覆進退練習,自然能由熟生巧,雙方都守規矩而不泥於規矩,因敵變化,以適應雙方的動作,一方面保持自己重心的平衡, 同時破壞對方的平衡,以決勝負。   適應對方動作的方法說來倒很平常。只不過是善於『加』『減』而已。加減是從順逆旋轉的角度,正反公轉的方向略加變化,似乎不是難事。但在時間的快慢、角度的大小方面加減提分秒毫釐不差,卻是不易。要功夫練到高度正確而精熟,則用時不必有意便能隨機應變。一般太極刊物雖強調用意不用力,但未免把意說得神乎其神了。 論意與力及力與巧的關係   人的動作是由意支配的。在習拳中,應當把『意』理解為合乎拳法拳理的一種思維活動,是一種『理想』,而非空洞的『幻想』。我根據學拳的經驗,認為學拳,特別是陳式拳,的確要用『意』,而不用拙力,但並不是有力不好,而是要力與巧相結合。應當承認,力是第一個應當具備的條件;巧是學與練出來的善於用力的科學方法。所以力與巧不能偏廢。但我看到太極拳推手比賽中,不少人在開始先按正規要求劃幾個圈子以後, 一到進攻時候,便撒開了手,而且互相用力推拉。好象正規的棚、捋、擠、按等法全不適用,必須捨近求遠地出奇制勝。而制勝的方法,出於哪種拳法,可能自己也莫名其妙。太極拳既為國內外愛好者所重視,如果照這樣下去,怎麼能夠穩步走上國際體壇。 太極拳流傳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習太極拳的知識分子較多楊式,所以有關太極書刊,解放前就比較多。解放後如陳式、武式、吳式、孫式都出版過。國家體委也編制了簡化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闞桂香編的陳式三十六式,陳小旺編的陳式三十八式也先後出版,而且流傳到國外。從形式上來看,原是好的。但就陳式而論,由於編者的領會不同,因而在文字和拳照方面也各有其或同或異之處,未免使學者無所適從。今就其重要問題,提出如下:   1、關於纏法:纏法是陳鑫首先提出的陳式太極拳的主要規律,並且鄭重地說:『不明此,即不明拳。』但沈家楨所著的【陳式太極拳】一書將纏絲勁列到第三特點,所介紹的白鶴亮翅例子,說為『右順左逆的纏法』,但式子說明卻說為『雙順轉雙逆』,前後自相矛盾。即說順逆纏法以手心的上下翻轉為準,但所畫順逆纏法示意圖中六個階段,只有一、二翻轉手心,四至六卻只以手指向里外撥轉。手部纏法的配合,有一順、一逆、雙順、雙逆;但手與腿上纏法的配合又恰相反。該書又說,手腿纏法是上下一致的。這又前後矛盾了。其它各書的說法也不一致,似乎對纏法問題並不十分重視和真正明確。   2、關於重心問題:拳論原有『立如平準』,『腰如車軸』之語。平準、車軸都是取用槓桿方面的支點,支點是不許移動的。各陳式太極拳書都在步法變化時說『重心全部移於某腿』。這不但與平準、車軸的要求不同,而且違反陳式重心隨遇平衡的原則。   3、關於雙重問題:雙重這個名詞是『太極拳論』提出來的。什麼是雙重,怎樣避免此病,『太極拳論』 已有說明。即:『左重則左虛,右沉則右杳』。這是講的手足虛實配合。如果原句加上手、足二字,說為左手實則左足虛,右手實則右足虛,便可使學者一看就明白了。由於古人的文字簡略,遂使眾論紛紜,莫衷一是。有說:『馬步是雙重』的;有說:『指推手時對方實則我方以虛引化』的。甚至有無名氏寫的一篇【太極輕重浮沉解】說:『雙重不病,雙沉不為病,而且是功手,自爾騰虛』。也有人為避免雙字而專講單重。 以上這幾種說法是否正確,我們用陳式手足動作的配合便可證明。金剛搗碓的左步前進時,左手正向右上轉,攔擦衣的右步邁進時,右手正向左收轉等等,均可證明是手實步虛。如前面手足同實,則前足必然不能自由活動。當練架子時,怎知前足為虛呢?陳鑫曾說練拳時無人若有人,就是要求心目中應有假設的敵人,而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地練習。既有假設對手,則對手的來着如何,也應心中有數,並要知道我應用什麼着法進行應付。第一金剛搗碓是對方正面用右拳進攻,我以右手迎接,左手以手腕搭在他的右肘關節外上側向右上斜角引進,這時我方采法的左手下塌外碾是實的。所以左步必虛,方能前進。攔擦衣第二動作是對方從右側雙手按我右腕部,我雖不用力來抗,但加上對方來力,就等於實的。右腿如不虛,當然也不可能向右進步。陳式口決為『前發後塌』。陳師在推手發勁時只用半馬步。這是避免雙重的方法。   4、其它:陳式公轉正旋時,順纏則先沉肘貼肋,小臂斜轉,中指揚起,如金剛搗碓的右手。變逆纏時應以手領肘並向外轉出,肘應低於肩部約五寸許,不許肘與肩平。如今練陳式者常常手指下垂,顯然不對。又,搗碓的左手是公轉的反旋法,向上轉回肘,應先肘向里收轉。如今練陳式者又常常不注意收肘,這是個嚴重的毛病。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