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00|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探究嶺南文化與粵語的成因(1)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10-11-19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新浪BLOG
以廣東與湖南交界的五嶺山脈為界,五嶺以南諸省,統稱嶺南。正是由於雄峻逶迤的五嶺山脈的阻隔,嶺南與嶺北不僅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氣候現象,就連語言和文化也存在着極大的差異。氣候環境差別的產生還比較容易解釋,而語言和文化的差別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這不由得激起了本人企圖探究這一獨特文化現象的興趣。  
     改革開放之初,社會上流傳着:『東西南北中,發財在廣東』的俚語,使不少既想幹事,也想發財的人們,紛紛湧向嶺南的廣州和深圳,而且都以學說粵語,會說粵語為榮,一時間,粵語成為時髦的語言,在全國廣為流傳。時至今日,如『搞掂』、『買單』、『炒魷魚』、『打工仔』、『靚女』等等粵語詞彙,己經融入了中國的主流語言,這是一個不能不讓人驚奇的文化現象。
     前一段,曾傳出要讓廣東的粵語台改說普通話的『新聞』,一時引起眾說紛紜。也不知此『新聞』是真是假,倘若是真,我覺得此『新聞』的倡導者,除了知識貧乏外,還淺薄可笑。因為,如果連這麼一點極具嶺南特色的地方文化都不能保留的話,那中國的多元文化也就失去了多樣性的色彩。如同把廣東的騎樓都拆掉,而改建成千篇一律的鋼筋水泥大廈一樣,中國不同地域的城市都將會變得一模一樣了。
     我的語言能力很差,雖然來深圳二十多年了,如今,除了能聽外,仍然沒有學會說粵語。但,我卻認同粵語。為了探究嶺南文化這一獨特現象,本人將試着分三篇來分析嶺南文化和粵語的成因,也不知能否把成因的脈絡理清?
               篇一  古代嶺南先民的文化特徵
     嶺南土著先民是古百越民族的一支,被稱為『南越民族』。這支『南越』原著民族生活在嶺南的兩廣(包括今越南一部)地區。而『南越』之稱謂,首見於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又稱之為『南粵』。南越人主要分為三大支:一支為廣東中部和北部的『南越』;一支為廣東西南部、廣西南部和越南北部的『甌駱』;一支為廣東西江流域、廣西桂江流域的『西甌』。
     據人類學家測定,四、五千年前的越人和中原人的確分屬不同的種族,嶺南土著的種族特徵是:身材較矮小,臉形較瘦窄,眼睛較大,鼻梁較低,顴骨凸出,皮膚較黑。今日之廣西壯族、海南黎族還保留了不少古越人的特徵。
     南越民族除了以上的種族特徵外,還有許多有別於中原民族的習俗文化特徵。
    蕭家老大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