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24|回覆: 0

[史學] 吳思:歷代精簡超編人員 為何朝廷屢戰屢敗(1)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8-3 18: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正名


2002年春節期間,我閒翻顧炎武的【日知錄】,忽然被一句話觸動,心中大震,繞室疾走,浮想聯翩。下邊抄錄這段話(括號內為引者注釋):


『一邑(縣)之中,食利於官者,亡慮數行人(古軍旅一行為25人),恃訟煩刑苛,則得以射人錢。故一役而恆六七人共之。』


這裡描繪了一種常見現象:一個名額,總要由六七個人共用。那麼,我問自己,這多餘的五六個人及其所屬的集團叫什麼名字呢?


現代漢語稱這五六個人為『超編人員』,古漢語把多餘的公家人稱作『冗員』。描述這個集團的文字並不少見,各個分支的學名和諢名也傳下來不少,例如『傳奉』、『幫虎』、『小牢子』、『野牢子』、『小官』、『白役』等等。其中最具概括性的是『白役』。『白』可以理解為白丁、白身,非官身而做官事,這就是白役。【漢語大詞典】將白役定義為『編外差役』。


我國古代官府的幹部職工分為官、吏、役,『白役』二字比較偏向衙役,不夠尊重領導。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我們不妨依據『白役』的造詞法,生造它一個『白員』。『白員』是白役和編制外官吏的統稱。


我有一個猜想:中國歷代興衰,與這個未曾命名的社會集團有密切的反比關係――白員興則社稷衰。而且,歷代都不缺少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卻又根除乏術。在為這個猜想求證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做過五六十條與白員相關的筆記,又幾十次上百次地視而不見,與這個張牙舞爪的龐然大物擦肩而過,真所謂『有眼不識泰山』。這回不能再讓它溜了。


二、朱元璋的發現和嚴刑峻法


洪武十九年(1386年),松江府的吏卒違法害民,都察院窮追根由,揭露出一個特殊群體。


朱元璋詳細描寫了這個發現。他說,松江府有一批不務正業的人,專門依附衙門裡的役吏皂隸,借官府之威害民。這些人自稱小牢子、野牢子、直司、主文、小官、幫虎,僅松江一府就有1350名,蘇州府還有1521名。


這些人不知農民的艱辛,農忙時下鄉生事。芒種正是栽種季節,他們拿着官府批文找到農民,從水車上把人鎖下來,或者從農民手裡奪下秧苗,鎖人出田。


朱元璋還詳細剖析了『牢子』(近似如今的獄警)職位上的貓膩。朱元璋說,牢子分三等,有正牢子、小牢子和野牢子。正牢子是編制內的正役,小牢子和野牢子都是不務正業之徒,這樣的人僅松江府就有900餘名。


皂隸(衙門內的差役,近似如今的法警和刑警)的職位上也有貓膩。編制外的皂隸叫『小弓兵』和『直司』。小弓兵大概相當於皂隸職位上的臨時工,『直司』的地位排在小弓兵之後,可能屬於二等臨時工。當時的政府工作人員似乎也像如今一樣,位子坐穩當了,就想把髒活累活交給臨時工做。臨時工干久了,位子也坐穩了,又會招徠和支使二等臨時工,同一職位上就可以形成三個等級。


正吏的職位上也有編外人員,這裡的一等臨時工叫『主文』,二等臨時工叫『寫發』。他們都屬於白領,管理和領導衙役們。


朱元璋說,這些人不務士、農、工、商這四項正業,也就是說,不屬於上述四大社會集團。那他們屬於什麼集團呢?朱元璋將他們統稱為『幫閒在官』之徒。這個『閒』字用得好。本來官吏和衙役集團已經滿額了,日子過得頗閒在,他們偏要去幫。


朱元璋逮捕了這個害民集團的2871人,但他認為並沒有抓乾淨。據他估計,『若必欲搜索其盡,每府不下二千人』。


兩千人可不是小數。明朝初年松江一府二縣,不過三座衙門,平均下來每座衙門就有666位白員。明朝一個縣的正式官員不過四五位,再加上十幾位吏,縣級衙門的『編制』名額不過二十左右,而『幫閒在官』的人竟然超過這個數字的三十倍。


這裡說的是官吏名額,不是衙役的名額,而衙役也是吃官飯的。我找不到松江府及其下屬兩縣的衙役額定數字,用其他縣的數字代為示意。


北京宛平縣的地界相當於今日北京的西城區、宣武區、海淀區和豐臺區,需要支應大量皇宮貴族和中央級衙門的差役。扣除上述特有數字之後,我統計出來的萬曆十八年(1590年)本縣之役的名額在220人左右。另據清光緒八年(1882年)山西省平遙縣誌記載,平遙縣衙門的差役有302名,人均工食銀每年6兩。


據此推算,松江府幫閒在官的人是額定衙役的兩三倍。顧炎武說『一役而恆六七人共之』,指的是明末。明初吏治森嚴,腐敗不那麼嚴重,兩三倍似乎更合情理。我在李昌平【我向總理說實話】一書中看到,2000年,湖北省監利縣容城財政所的正式編制為30多人,實際工作人員140多人,編外人員是編內人員的三四倍。這不如明初洪武年間,但比明末的崇禎年間好一些。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