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84|回覆: 0

江寧六朝古墓發現盜墓者屍體 疑同夥想獨吞陪葬品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3-7-11 22: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金陵晚報 
盜墓的歷史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早在戰國的【莊子】就講過一則大儒小儒合夥盜墓的寓言故事。 
  【呂氏春秋・安死》裡說:『宋未亡而東冢掘,齊未亡而莊公冢掘。』宋、齊兩個國家還沒滅亡,而他們先王的墓就被盜了,可見當時盜墓賊的猖獗。而位於安陽洹水南岸的商代王陵區在春秋時期便已淪為廢墟。後世的盜墓賊更是變本加厲,經考古發掘的墓葬很少沒有被盜過的痕跡,就連深埋地下兩千年的秦陵兵馬俑也發現了盜洞,而發現盜洞最多的是陝西鳳翔的秦公一號大墓,竟有各個時代的盜洞共247個。
  除了這種在月黑風高的夜晚偷偷摸摸的盜墓賊外,還有一些人,光天化日之下就敢掘墓挖墳,他們被稱為『官盜』。其中,最早的當是伍子胥,他替父兄報仇將楚平王發冢鞭屍;而最有名的則是曹操,為了籌集軍資,竟在軍中公然設置了盜墓的官職,【為袁紹檄豫州】:中指責曹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而黃巢組織四十萬人掘武則天和李治合葬的乾陵,居然只挖出了一條深40米的溝,還挖錯了方向,終於沒能得逞,被後人嘲笑為『史上最笨的盜墓賊』。
  盜墓的『困難』 
  盜墓之所以不絕如縷,是由於我國厚葬的傳統。【墨子・節葬下】有過這樣的描述:『棺槨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繡必繁,丘陵必巨。』不僅追求生前的繁華,還要保住死後的富貴,把大量的金銀珍玩用來陪葬,但隨之也就招來了盜墓賊的覬覦。那古人又採取什麼措施來預防被盜呢?
  首先,當然是設立嚴刑峻法了。例如,漢朝法律規定:『發墓者誅。』直接是殺頭重罪。唐朝則視情節輕重有詳細規定:『於墓熏狐狸者,徒二年;燒棺撐者,流三千里;燒屍者,絞。』不但盜墓,就是燒別人墳塋里的樹,也要挨一百大板。至於盜帝王陵,在各朝各代都是要誅九族的。
  然而,『高風險』畢竟抵不住『高收益』,還是有很多盜墓賊以身試法,鋌而走險。於是古人又只有在墳墓設計上下工夫了。
  記者採訪到江寧博物館的考古工作者,據介紹,並不像小說和電影中那麼玄乎,基本上不會有箭鏃、毒氣之類的機關,水銀雖然確實有,但主要是用來給屍體防腐。
  常見的防盜方法是『積沙』和『積石』:在墓室里填埋厚厚的沙子,使盜墓者不可能挖洞進入;或者在墓室四壁砌上巨石,盜墓者挖到石頭可能會誤認為沒有墓葬,即使沒被誤導,地下的千斤巨石,也會使他們束手無策。有的古墓更可能『積沙』、『積石』並用,一層石頭夾着一層沙。
  然而,隨着盜墓賊採用現代科技,這些措施已經難不倒他們了。相比之下,『疑冢』倒是最有效的方法,相傳有『七十二疑冢』的曹操墓至今仍未找到。
  盜墓在江寧
  盜墓賊的『聖地』自然是關中和河南,但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的南京也無疑是他們的『樂土』。
  據江寧區博物館的相關人員介紹,南京市博物館近三分之一的文物出土於江寧,而在江寧的眾多古墓中,只有沐氏家族墓葬群中的沐瓚墓沒被盜過。
  在湖村一磚瓦廠附近的六朝古墓里更發現了一具奇怪的屍骨,經考古專家鑑定,這正是一名盜墓賊,估計是同夥想獨吞陪葬品,於是將他殺死。
  江寧區最著名的盜墓案當數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康永海案,康永海是江寧『土產』的盜墓賊,據說出生於盜墓世家,經常到江寧的古墓中『淘寶』。他在將軍山的沐英墓中盜出了一隻梅瓶,瓶上繪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被文物專家鑑定為一級國寶,系中國瓷器三絕之一,現為南京市博物館鎮館之寶。得知此瓶流傳於黑市,主政南京的劉伯承大為震怒,要求對此事徹底調查,康永海也因此事發,被逮捕後遭公審處決。
        來源:金陵晚報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