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豐富的無神論思想。從心性之學與天人之學考察華夏傳統文化,合理汲取其中的無神論思想,有助於我們今天培育和弘揚科學精神。
華夏文明具有不同於西方文明的價值選擇和判斷。如果說古希臘文明起源於對自然界的『驚奇感』,希伯來文明起源於對上帝的『敬畏感』,那麼,華夏文明則起源於對人之為人心性喪失的『憂患感』。也就是說,中國古代先賢最關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國,也不是純粹的思辨領域,而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心性、人性、生命、社會、人生。
古人云:『思以其道易天下』。就是說,中國古人思考的是用他們的思想、觀念,也就是『道』來改變天下、和諧社會、淨化人心、安頓生命、培育人格。這一境界和狀態,儒家謂之『至善』,道家謂之『上善』,佛家謂之『般若』。所以,『明心性』成為華夏傳統文化儒道佛三家共同的價值取向。儒家強調『存心養性』『止於至善』,道家強調『心齋坐忘』『性命雙修』,佛家強調『即心即佛』『明心見性』。『心性之學』關乎『成聖』『成道』『成佛』,一句話,關乎『成人』的問題。誠如孟子所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華夏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是天人合一。中國天人之學中的『天』,涵義是多樣的,主要有『神靈之天』『命運之天』『自然之天』等諸說,它們的共同主張是天人合德。
神靈之天及其天(神)人合一論為周人所立。天(神)人合一的思維方式表明天(神)人是相關的。也正是這一『相關性』『合德性』體現出周人的天(神)人之學的最終指向是人而不是神。周人的『天命論』的重心與其說是神,毋寧說是人。『天視之我民視,天聽之我民聽』是對這一思想的最好詮釋。周人的這種天(神)人觀具有原始的無神論傾向。
在儒家看來,『命運』代表一種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並對人有一定製約作用的力量。對於這一存在,儒家提醒人們要給予充分尊重,乃至敬畏。我們可以將儒家這一『天命』思想看作對人可能出現的盲目自大行為的告誡。而在處理『天命』與『人事』的關係上主張『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表明儒家從沒放棄重人事的基本立場。
道家老莊的『天』『自然』等概念,表徵着萬物本來存在的狀態。這一『天』(自然)是無為的存在,是沒有意識和目的性的存在。這些觀念都集中表現在『道法自然』這一命題中。可見,道家獨特的天人之學有着濃郁的無神論意味。道家的『自然為本』與儒家的『人事為本』一起成為中國無神論發展歷史的兩條主線。以荀子為代表建立的以現實的自然之天為基礎的天人之學,更是直接而明快地承認『自然之天』的物質性、客觀性以及自然性。
從心性之學與天人之學考察華夏傳統文化之後,我們還應對無神論彰顯的究竟是一種什麼精神加以挖掘。主張『無神』,其實是對『人』這一主體而言的。『無神』的主張所要肯定的首先是『人』。因此,無神論的精神首先就表現在伸張『人』的精神和價值或者說人的主體價值。而人的主體性又是通過一些具體方面展現的,主要是有為精神、創造精神與自由精神。這些精神,無論在什麼條件下都應得到肯定和頌揚。
(作者為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