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作為一種致病邪氣,具有重濁黏膩性趨下、易阻氣機易傷陽的特點,是諸多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賴以生存的內在基礎,也是臨床許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變過程的常見的原因。因此,祛濕也成為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但關於祛濕,臨床上從表述到運用都存在着諸多不規範甚至不正確之處,茲就此加以梳理。
濕之致病與表現形式
濕的來源有外、內之分。外濕為自外而來,多因於氣候潮濕,或居處卑濕,或淋雨涉水,或汗出沾衣,在濕氣瀰漫或浸漬的情況下,侵擾人體而發病。在這一過程中,濕邪致病要有一個前提條件,即存在着機體正氣的相對或絕對不足,且多呈現為複合狀態,即與其他邪氣相合致病,常見有風濕、寒濕、濕熱、暑濕、風寒濕、風濕熱等組合方式,臨床可導致感冒、泄痢、黃疸、痹證、濕溫等病證。
內濕為自內而生,每因先天脾胃不足,或它病致脾胃虧虛,或過食肥甘,或恣啖酒酪,一者脾氣虛弱則運化無力,二者脾荷過重而難以履職,這樣就使水濕無法盡排,留存體內。這一過程說明,內濕是絕對與相對脾虛的病理產物。內濕產生後,又因於臟腑的寒熱不同而呈現寒濕及濕熱兩種狀態,並常留居於中、下二焦,可散見於胃痛、泄痢、腹痛、脅痛、黃疸、臌脹、淋濁、帶下等病證中。
受內環境的影響,內濕在形態上還可發生從無形到有形的改變,如凝而成痰,留而成飲,聚而成水。而這幾種病理產物在其形成之初,都具有濕的一些基本特徵,如痰濕、水濕等,而一旦形成則又有各自的致病特點,如痰可隨氣機升降而無處不到,致病具有廣泛性與複雜性,可致咳嗽、哮病、喘證、胸痹、癇病、頭痛、眩暈、中風等;飲往往以陽虛為病理基礎,形成後常停留於胸肺、胸脅、胃腸等某一局部,可致咳嗽、喘證、心悸、嘔吐等;水則常責之於肺、脾、腎功能失職,形成後常泛溢肌膚,甚或停於胸、腹,可致水腫、臌脹等。
祛濕法與祛濕方藥
對於濕邪的治療,總以祛除為目的,但由於濕之來源、停留部位及演變形態等有不同,因而應選擇運用最佳的祛濕方法。【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而止。』一般而言,濕邪偏上偏表者,宜微汗發之;濕邪滯於脾胃者,宜芳香化濕、苦味燥濕,或健脾除濕;濕邪偏下偏里者,宜從小便利之。以外,還須審其寒化或熱化的傾向,分別採取溫化與清利。應該說,這是取象比類思維的結果。在自然界及生活中,對於濕的處理無外乎採取風吹、日曬、乾燥、排滲等辦法。中醫學對此加以借鑑,在祛濕時主要採用以下方式:
1.芳香化濕 又稱為『芳化』,此類藥物氣味芳香,性偏溫燥,揮發濕邪,解除脾困,適用於濕自外來、困阻脾胃而致嘔吐泄瀉、脘腹脹滿、食少體倦者,常用藥物如藿香、佩蘭、蒼朮、砂仁、白豆蔻、厚朴花、代代花等,方可選藿香正氣散。
2.苦味燥濕 即運用苦溫或苦寒藥物以祛除濕邪,主要用於濕阻中焦證。其中健脾燥濕常用白朮、蒼朮等,方如參苓白朮散;理氣燥濕常用陳皮、厚朴等,方如平胃散等;清熱燥濕常用黃連、黃柏等,方如連朴飲等。
3.淡滲利濕 即用淡味藥物以滲利水濕,適用於濕揨中、下二焦者。這是祛濕最為便捷的方法。王冰提出的『治濕之病,不下小便,非其治也』的觀點,得到後世許多醫家的高度認可。方藥可選用者甚多,常用茯苓、豬苓、澤瀉、滑石、車前子等,三仁湯、八正散、五苓散、豬苓湯、實脾散、真武湯、龍膽瀉肝湯、茵陳蒿湯、甘露消毒丹等。
這一方法除在『水腫』『淋證』『臌脹』等病證中有廣泛應用外,在『泄瀉』的治療中也得到充分應用,如【景岳全書】中言:『泄瀉之病,多見小水不利,水谷分則自止。故曰「治瀉不利小水,非其治也」。』李中梓的『治瀉九法』(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與萬密齋的『治瀉要訣』(初起且行淡滲,溫中其次施行,三升四澀救生靈,此法古今永定),均把此作為治療泄瀉起病的首選之法。至於久泄,治療仍可取用淡滲之意,如焦樹德治療五更泄,即加用了炒車前子、炒澤瀉等。
4.宣散除濕 即用風藥除濕。所謂風藥,是指一類具有辛散祛風作用的藥物,也即解表藥。這類藥物多輕清上升,向外趨表,可通過開啟腠理以發汗解表、達邪外出。五行中木能克土,故風能勝濕。觀諸自然界,風之升散可消除地之濕濘,即『地上淖澤,風之即干』(李中梓)。具體緣於:一是風藥可解表發汗,使濕邪隨汗而解;二是風藥多入肺可助之宣降,使內停之濕化為汗尿而解;三是風藥因質輕味清而稍具疏肝之力,肝舒則脾不壅,運化正則濕不生。由此可知,風藥祛濕乃通過其『宣』『散』之性而實現。藥可選用麻黃、防風、羌活、獨活、柴胡等,方如羌活勝濕湯、獨活寄生湯、當歸拈痛湯等。此外,李東垣在治療脾虛生濕病證時也每加用風藥以助除濕,如【蘭室秘藏】用以治療『脾虛濕盛,不思飲食,泄瀉無度,小便黃少,四肢睏倦』的昇陽除濕湯(蒼朮、柴胡、羌活、防風、升麻、神曲、澤瀉、豬苓、炙甘草、陳皮、麥櫱面)。
祛濕法的應用體會
祛濕不僅可直接改善其所致的各種症狀,如痞滿、食欲不振、小便淋漓或混濁、大便溏瀉或不爽,苔膩等,而且能通過改變本證,摧毀各種病原微生物賴以生存的內環境,阻斷演變成為痰、飲、水的途徑,取得更好的遠期效果。但在運用時,還須注意以下事宜:
1.予濕出路,因勢利導 根據中醫學的祛邪指導思想,給濕尋找適宜的出路是祛濕的捷徑。一般認為,利濕是祛濕的通用之法,藉濕之重濁、趨下之性,使濕從小便而解,可謂順勢而為,效果最好,代價最小。但並非盡然,張景岳對『泄瀉』的『不可利』的詳盡描述可資借鑑:『若病久者不可利,陰虛者不可利,脈證多寒者不可利,形虛氣弱者不可利,口乾非渴而不喜冷者不可利。蓋虛寒之利,本非水有餘,實因火不足;本非水不利,實因氣不行。夫病不因水,而利則亡陰,瀉以火虛,而利復傷氣,倘不察其所病之本,則本有不愈利愈虛,而速成其危者矣。』這就要求,對利濕法的選擇應用,一定要綜合考慮,審時度勢,靈活變通。
2.多途並用,多法同舉 濕邪致病,往往膠纏難解,單一的祛濕法常常力不能及,難獲速效。因此,臨床治療時每每採取多法並用,發揮合力,如三仁湯、參苓白朮散等,均採用了化濕、燥濕、利濕並用,從多個途徑儘快祛除濕邪。此外,對於濕停中焦者,可借鑑李東垣的經驗,佐用風藥以鼓舞脾氣,升發脾陽,此有助於脾運,也有利於祛濕。
3.配伍理氣,佐以通陽 濕性黏滯,易於阻滯氣機而見胸悶、脘痞、腹脹等,故祛濕應配合理氣,如陳皮、厚朴、枳實、木香等。另外,濕為陰邪,易傷陽氣,即『濕勝則陽微』(葉天士),也易阻遏陽氣,因此,在濕及其衍生物尚未熱化時,如濕濁、痰濕、痰飲、水濕等,應合用溫通陽氣,即如『離照當空,陰霾自散』,藥可選用桂枝、薤白等,或用溫陽藥如附子、乾薑等,合用理氣藥如木香、厚朴、烏藥等。
4.着眼源頭,減少生成 脾為生濕之源,阻斷或減少濕的生成自然需改變脾的狀態,一則要強壯其用,通過健脾以恢復能力;二則要減其負擔,通過調整飲食結構減小脾運壓力。
5.視其演變,變通祛濕 受病變及內環境的影響,濕有寒熱之化,也有形態之變,因而祛濕應視情而定,變通應用。如常見的濕與熱合,儘管有濕多或熱多之分,但均應注重祛濕,因濕祛則熱孤。病勢較盛時,還可啟用另一個祛濕途徑,即通腑法,使濕邪從大腸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