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還有一個著名的清火熱的方子,叫梔子豉湯,是清胸膈之間邪熱的。
梔子豉湯清胸膈間邪熱
熱郁胸膈之間會出現什麼症狀呢?茲選我的導師劉渡舟先生的一則醫案說明:
一婦女,患傷寒發熱,數日後見心煩懊 (心中煩亂不安,坐臥不寧的感覺),嚴重煩躁時需跑到空曠無人的地方一陣大喊大叫,方稍有減輕,甚至家人不敢靠近她,近前即遭到她的厭惡、呵斥,舌紅,苔黃,脈數。
這就是熱郁胸膈的表現,張仲景用梔子豉湯治療。【傷寒論】中說:『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 ,梔子豉湯主之。』所謂『虛煩不得眠』,就是心中煩躁,以至於影響睡眠。所謂『反覆顛倒,心中懊 』,是郁煩特甚,坐臥不寧而又無可奈何,胸中憋悶或疼痛。這種煩亂的感覺,後世有些醫家像金元四大家的劉河間先生,形容像吃了巴豆或草烏頭後那樣的心裡難受。究其原因是由於熱郁於胸膈所致,因胸膈之間有心、肺兩髒,心主神,肺主氣,熱邪壅滯,就會出現神志和氣機郁滯的症狀,所以這種熱稱為『鬱熱』。上述那個病例劉渡舟老師即斷為火郁之候,與梔子豉湯原方服用,一劑而愈。
梔子豉湯是治療心煩的名方,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經常會出現莫名其妙的心煩,甚至是坐臥不寧,尤其是睡覺容易醒的人,更是想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弄得自己焦躁不安,有的人甚至怕過晚上,怕一個人安靜下來,一獨處安靜下來的活,心中就非常的煩亂,胡思亂想,這些都是熱郁胸膈的表現,喝上一兩次梔子豉湯,就有可能得到改善。
梔子豉湯由梔子、豆豉兩味組成。
梔子的妙用
梔子,導熱下行,作用範圍較廣,無論人體哪個系統有熱,都可以用梔子來清理,所以古人把梔子的作用總結為『能引三焦之熱屈曲下行』。梔子開的花很香,因此它有很好的解郁作用,能夠開郁散熱。
後世醫家根據張仲景用梔子開火郁治虛煩的道理,不斷擴大梔子治療郁證的範圍,並取得了較好療效,如治療肝氣鬱結生熱化火的加味逍遙散,就是在逍遙散的基礎上加上梔子、丹皮,用於治療各種情緒因素導致的鬱熱化火證。又如朱丹溪所使用的越鞠丸,治療氣、血、痰、濕、食、火六種郁證,其中即用梔子,以治火郁為主。越鞠丸對脾胃氣滯日久,脘腹脹滿,久久不除,並有胸悶、氣短、情緒不暢者,有藥到病除的效果,而起主要作用的藥物就是梔子,因這些疾病大多都有鬱熱不開的情況,用梔子開郁泄熱,就能很快消除脹滿。
一中年男子,病脘腹脹滿多年,經常肚子發脹,特別不能吃火鍋,一吃迅即腹部脹滿,想打嗝打不出,屁也放不出來,總感覺肚子裡天天有氣在竄動。望診觀其腹部脹大,按之發硬。大便並不乾燥,甚至許多情況下還都不成形,但卻相當不爽,解出很費力,大便粘在便盆上沖不下去,肛門下墜。先是用了許多理氣的藥,開始有效,後來就沒效果了,而腹脹卻日甚一日,又用通瀉大便的藥物,仍然不能解決問題,輾轉治療三個多月,最後用越鞠丸合上白頭翁湯,服二周,病癒大半,又調理兩周,病癒。
豆豉的作用
豆豉,就是黑豆經發酵而成,既是食物,又可作為藥物使用。黑豆經過發酵後,就具備了發汗的作用,中醫有個簡便廉驗的治感冒的方子叫『蔥豉湯』,就是用蔥和豆豉兩味一起煮水喝,治療風寒感冒輕證效果不錯,而且不用走出廚房就能配得上。在梔子豉湯中,是藉助豆豉的發散來宣發郁滯,使蘊藏於體內的鬱熱更容易被清理掉。豆豉不但作為發汗的藥物使用,還是一種美味的食物,蛋白含量高,可以為人體補充營養。
梔子豉湯治胃病及小兒夜啼
梔子豉湯不但能治心煩懊 ,而且能治療許多的胃病,如對胃脹滿不舒,不欲飲食,心煩不寐的,用三仁湯合上本方。
對小兒感冒發熱,煩躁不安,或夜啼,梔子豉湯有良效。治小兒夜啼,可用梔子4克,豆豉3克,煎水灌服。
對一般的失眠患者,有心煩不安的,往往都要合上本方一起使用。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梔子豉湯也和黃連阿膠湯一樣,是治心煩、失眠的代表方劑,只不過梔子豉湯是治實熱的心煩失眠,而黃連阿膠湯是治虛實夾雜的心煩失眠,但無論是虛是實,其心神被擾則是一致的表現。症狀表現明顯時,我們應服用一些藥物。其實,平常我們稍加注意,養養心神,是可以避免這些神志症狀發生。
如要學會靜以養神,動以養生。【老子恆言】說:『養靜為攝生首務。』這裡所說的『靜』,就是要求人們保持心境的安寧、精神的愉快,達到虛懷若谷、無私寡慾的精神境界。『心靜』關鍵在於節慾,不要為事事所擾,並且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學會交流,善於溝通。通過適宜的運動來養神,同樣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