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藥學的理論基礎,中醫藥現代化迫切需求現代中醫理論。然而,關於現代中醫理論應當如何建立,以及應當建立起什麼樣的理論一直是國內外中醫藥同行所關注和探討的重要議題。此前,我們已經提出『中醫基礎理論的發展方向——由現象描述向本質闡明的變革』和『現代中醫基礎理論創建與其學科分化探索』;中醫現代化的目標:建立現代中醫理論體系,已是學術界和國家主管部門的共識。
由此,構建現代中醫基礎理論,首先要明確現代中醫基礎理論這一全新概念及其構建該理論遵循的理論前提。本文借鑑國際學術界有關認識,闡述這一概念的科學內涵及其意義,從而奠定構建現代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的理論基礎。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新概念的界定】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這一新概念,是為試圖解決中醫現代化進程急需的現代中醫理論這一重大科學問題而提出。如何開展研究並進而解決這一問題?首先需要解析這一新概念外延和內涵。借鑑國際科學哲學和科學經驗主義關於科學概念由三部分構成的認識,即『一個科學概念由標籤(意指分類及其概貌)、理論定義和操作定義三部分構成』,做出如下闡述:
概念標籤:本概念的歸類及其範圍
概念標籤,意指概念的稱謂及歸類。概念的稱謂說明其身份來源,歸類則限定其範圍。『現代中醫基礎理論』這一概念,是傳統的中醫基礎理論的變革,是對現代科學水平上的中醫基礎理論稱謂。該稱謂表明,它是一個新學科的概念,脫胎於傳統中醫理論,由傳統理論的現象描述邁向本質闡明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新興學科;是尚未成型的現代中醫學下的二級學科,具有上述現代中醫學的主要特徵,並凸顯共性特徵下的自身特徵。這是現代中醫基礎理論這一學科概念的學科歸類,並由此限定在現代中醫學下的二級學科範圍內。
理論定義:本概念的詞義及其特徵
理論定義,指概念的言語及詞彙的意義。由此,勾畫出概念的特徵。現代中醫基礎理論是一複合概念,由現代中醫和基礎理論兩個概念構成。進一步解析:『現代』修飾限定『中醫』,現代中醫修飾『基礎理論』;現代,此指現代科學;現代中醫,指現代科學水平上的中醫學;無疑,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當是現代科學水平上的中醫學基礎理論,這是本概念的基本詞義。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首先應當解釋說明的對象就是,中醫學有關人體結構及其功能機制、病因發病及病機轉變機制以及預防和治療原則的原理機制。概括講,就是自【內經】時代幾千年以來的『以象測髒』所推測的內臟到底是什麼;『司外揣內』所揣測的人體體內,從生理到病理再到治療,到底發生什麼變化。
概括以上,揭示內臟結構及其生理病理及防治機制,由此與現代科學溝通,是本概念詞義所表達出的特徵。
操作性定義:本概念的科學內涵及觀測評價
參照科學界所公認的科學概念操作性定義的要點,給出本概念的操作性定義:現代中醫學下的二級學科;在現代科學水平上概括中醫現代研究最新發現及認識,研究並闡明中醫學有關人體結構與其功能機制、病因發病病理機制及其防治原則作用原理機制的知識體系。
論證與說明:
首先,這一概念及其所涵蓋的各具體概念,可明確而客觀地觀察到。例如,我們此前提出的『肝藏血主疏泄中樞調控關鍵部位主要在邊緣前腦及相關腦區,經特定神經體液途徑調節相應效應器官』,眾所周知的沈自尹教授腎臟象現代研究所揭示的腎虛與下丘腦及腎上腺和性腺靶腺軸的關係等,無一不能夠被觀察到。
其次,它一定能夠被測量到,而且能夠在不同水平上被定量測量到。上面所舉例證,無論在器官及細胞水平,還是在分子水平,無疑都能夠被測量而且被定量測量到。
第三,該概念定義能夠與其上理論定義,尤其能與現代科學相關概念相互聯繫和說明。前者,對照上述概念的詞義特徵可知其聯繫和說明;後者,其『知識體系』說明各概念之間聯繫;上述例證,無一不說明與現代科學的『邊緣前腦、神經體液途徑』及『下丘腦、腎上腺和性腺靶腺軸』等概念相互聯繫且相互說明。
以上表明,該概念的操作性定義符合了科學概念操作性定義的要求條件,能夠接受檢驗和評價;是一科學概念且顯示出其科學內涵。
【新概念的意義朝向現代科學】
像音樂的五線譜一樣沒有國界,人人能聽得懂。本文提出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這一新概念,使中醫理論的概念升華成與現代科學可以溝通,成為人人能夠聽懂明白的現代中醫理論。
上面所舉例證,已證明其與現代科學的相關概念相互溝通。這是本文所提出新概念的意義所在。其後系列論文,將朝向現代科學更加邁進,把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率先融入現代科學體系,實現『鳳凰涅槃』,在現代科學理論體系中展示出其蘊涵的科學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