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拳(1)
意拳,又名、心意把,是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無拳套及固定招法,強調以意念引導動作,故名意拳。據傳為王薌齋所創,王薌齋在清光緒年間就學於形意拳名手郭雲深,後遍游長江南北諸省,前後20餘年專心研究拳理,在形意拳基礎上吸取各家之長創立意拳。
意拳主要有站樁、試力、發力、摩擦步、推手、散手等組成,重在健身和實用兩個方面。在鍛煉的全過程中,始終強調意念導引,以意念統帥肢體,要求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周身放鬆,使肢體各部連成一個整體,進而運用精神假借,使全身處處建立爭力,並且本體與外界建立爭力,名之曰:渾元力。爭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身體各部鬆緊的互相交替,可使精神和肢體,肢體和外界達到高度協調統一,從而在運動中充分發揮精神和身體的能量。意拳認為『鬆緊』是構成人體運動的基本矛盾,諸如力量、速度、爭力、靈活、協調等身體素質都是派生的,無不受人體肌肉鬆緊的制約。所謂鬆緊,即是肌肉的鬆緊,又是意念上的鬆緊。而首先是意念上的鬆緊,因此意拳要突出一個『意』字。
意拳以站樁為基本功,訓練從精神到肢體的鬆緊,一般先練放鬆,進一步再練鬆緊的相互轉換,以達到鬆緊協調,人體精神和肢體放鬆,可促使氣血通暢,新陳代謝旺盛,調整內臟器官的各項功能,使其勻整平衡,從而增強體質,站樁還能使精神和肢體達到高度統一,肢體間處處相互通連,構成一個整體,相互呼應,即所謂『一動無不動』,使本體感覺極其靈敏協調。此外,通過鬆緊轉化訓練整體的彈力,做到『無處不彈簧』。通過站樁的鍛煉,可為拳術的各項訓練打下基礎。試力,是體驗在站樁中所培養的渾元力,體驗在肢體有位移的情況下是否能夠依然勻整得力和運用自如。發力是拳術有效打擊力量的動力。站樁、試力都是為了給發力創造條件,以便在不同情況下隨機隨勢發力,這是意拳之所長。摩擦步是結合試力進行的步法訓練,其原則要求是『上動下自隨,下動上自領』,在前後、左右、進退轉換中都能保持身體重心的平穩和整體協調,以利隨時發力。推手、散手是意拳技擊訓練的兩種形式,推手可以作為散手的輔助練習,要求在與對方肢體接觸時善於體察對方的虛實、強弱和力量的方向,並善於控制對方,施以有效打擊。
現在,意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廣泛流傳全國各地,被列為全國比賽表演和比賽項目;在日本、香港、東南亞以及英美等國也有不少人練習。
意拳(2)
意拳,又名大成拳。意拳源於心意拳。
意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名政和、又名尼寶、字宇增,晚年自號"矛盾老人"。1885年生於河北深縣魏家林村,1963年7月在天津去世,享年78歲。
薌齋先生少時體弱多病,為求強身健體,8歲時從形意大師郭雲深先生學習形意拳。因其天資聰穎,就學中刻苦用功,深研拳理,倍受郭老青睞,盡得郭老拳學之精髓。
薌齋先生對拳學並不着眼於一技一得的局部學識,更無拳術的派系門戶之見。他認為中國傳統拳術悠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有成就的拳術家,都具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長。
1907年前後,薌齋先生為開闊眼界,增長見聞,離師出遊。1913年,袁世凱的陸軍部長靳雲鵬、次長齊振林在北平設立陸軍部武技教練所,薌齋先生受聘主持教務工作,得與劉文華(劉奇蘭先生之子)、尚雲祥、孫祿堂等拳術名家切磋交流,取長補短,技藝日臻精深。
1918年,為進一步探索我國傳統拳學的真諦,薌齋先生離家出遊。他曾到河南嵩山少林寺,與寺中方丈,心意拳傳人恆林大和尚切磋數月;後經湖北、湖南至福建,得識南少林寺心意拳名家方恰莊先生。經方先生介紹,與鶴拳名家金紹峰先生相識,互換心得。之後王薌齋先生重返湖南,在衡陽與心意拳巨匠謝鐵夫先生相遇,較枝敗北,得謝先生傾囊相授。
1925年,薌齋先生北返途中,在安徽淮南巧遇黃慕樵先生,得其健舞要義,後創游龍、驚蛇、鶴戲、揮浪等健舞。
二十年代中期,薌齋先生對多年出遊搜集到的第一手材料加以整理、總結和研究,針對當時武術界崇尚花拳繡腿的時弊和執着於一把一式的片面傾向,為道破是非,闡明真義,在形意拳基礎上,吸取眾家之長,摒棄沿襲幾百年的套路與固定招式招法,參以學理,證以體認,創立了面目一新的"意拳"。意拳無套路及固定的招式招法,名之意拳,以強調"意"在拳術訓練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意拳的創立是我國傳統武術的一次重大革命,曾引起了武術界的極大震動。
最早的意拳弟子為齊執度叔侄3人。此後不久,薌齋先生前往天津拜訪師兄張占魁(兆東),並在天津太古公司和青年會設帳傳授意拳,有趙道新、顧小痴、馬其昌、鄭志松、苗春雨、張家慧、襲稚和、趙逢堯、趙佐堯、張恩桐等從學意拳。此時的意拳已初步形成了無套路和固定招法的新穎拳術,包括有站樁、試力、試聲、走步、發力、推手、散手等訓練內容,已不同於傳統的形意拳。
1928年應張之江、李景林二先生的邀請,薌齋先生攜受業義子趙道新,伴張占魁先生赴杭州參加舊中國第三屆全國運動會的武術比賽,任大會裁判,並在大會表演了意拳的試力(含試聲)。會後,應師兄錢硯堂之請赴上海傳授意拳,在牛莊路成立了"意拳社"。當時有名家高振東、朱國祿、朱國禎、張長儀、張長信、尤澎熙、韓星橋、韓星垣、卜恩富、王叔和、馬建超、寧大椿等拜學意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