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71|回覆: 0

[論史] 千秋獨有左文襄 左宗棠的豐功偉績何止收復新疆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4-11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千秋獨有左文襄 左宗棠的豐功偉績何止收復新疆

千秋獨有左文襄 左宗棠的豐功偉績何止收復新疆

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左宗棠、沈葆楨等福州船政代表人物浮雕

左宗棠(18121885年),是我國近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也是一位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時代的中國,不奴顏媚骨,敢於抵禦外侮的傑出愛國者。綜觀左宗棠的一生,審視他的歷史貢獻,可以歸納為三點,即:近代中國國家統一、主權完整的捍衛者;中國近代化的先驅者之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發展者和踐行者。

早在左宗棠的青年時代,他就是一個關注國家前途、命運的有志之士。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侵略者發動了鴉片戰爭,時年28歲的左宗棠不過是個山野草民,卻極為關注時局的發展,勤奮搜集、如饑似渴地閱讀有關外國的資料,以便了解對手,認識敵人。他以保國衛民為己任,提出練魚屯、設碉堡、簡水卒、練親兵、設水寨、省調發,編泊埠之船,設造船之廠,講求大筏軟帳之利,更造炮船、火船之式(【左宗棠全集】書信第16頁,以下簡稱【全集】)等具體禦敵措施。

1858年(咸豐八年),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法聯軍北上攻占大沽口。其時左宗棠僅是湖南巡撫的一位幕客,他卻積極建議:夷務屈辱至極,恐將更有不堪者。然竊意華夷雜處,釁端之開必速。彼時以一支勁旅護天津,而後與之決死戰,尚可得志。(【全集】書信一,第298頁)形勢發展果不出左宗棠所料,更有不堪的局面出現了:1860年(咸豐十年),英、法聯軍攻占天津,劫掠北京,火燒圓明園,咸豐帝倉皇逃往熱河行宮。此時,左宗棠已被任命為襄辦曾國藩軍務,並獨自組成一支楚軍。他立即向曾國藩請求,由自己率兵北上勤王,但此議因清廷已經與侵略者簽訂屈辱和約而未果。

左宗棠為捍衛祖國領土、主權完整而作出的最大貢獻,是他在19世紀70年代力排眾議,克服種種困難,率師一舉收復新疆地區。1865年1月,中亞浩罕汗國軍官阿古柏入侵我國南疆,勢力直達烏魯木齊,並建立了所謂哲德沙爾汗國的殖民政權。隨即,沙俄趁火打劫,出兵強占伊犁,以作為它鯨吞新疆的橋頭堡。英國也不甘落後,加強了對南疆的滲透,力圖把阿古柏政權納入自己的控制範圍。新疆絕大部分地區淪陷,出現了嚴重的邊疆危機,震動朝野。恰在此時,日本又從海上入侵台灣,西北、東南狼煙並起,海防、塞防同時告急。是否立即出兵收復新疆成為清廷內部爭論的焦點。廷臣和有關督撫意見分歧,莫衷一是。直隸總督李鴻章提出:新疆不復,於肢體之元氣無傷;海疆不防,則腹心之大患愈棘(【李鴻章全集】奏稿六,第164頁),要求停撤西征之軍。陝甘總督左宗棠則一面強調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並重,一面又指出出兵新疆是當務之急:若此時即擬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不獨隴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烏里雅蘇台等處,恐亦未能晏然。(【全集】奏稿六,第188頁)他還反覆重申:國家領土寸尺不能讓人。最後,清政府採納了左宗棠的意見,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委以籌兵、籌餉以及指揮西征軍的全權。

為收復新疆,左宗棠不畏艱苦,殫精竭慮,為西征籌兵、籌糧、籌轉運。因軍餉匱乏,不得不四處求告,甚至不惜背負罵名,重息舉借外債。為提高西征軍的戰鬥力,出關前還加強了部隊的整頓和訓練,配備了較為先進的武器,制定了先北後南,緩進速戰的戰略、戰術原則;又重申軍紀,嚴禁殺掠姦淫,並推行正確的俘虜政策,對被裹脅的俘虜發給衣服、糧食,予以釋放,使敵人不穩的軍心更加渙散,從而加速了阿古柏政權的崩潰。收復新疆之役在左宗棠的運籌帷幄和廣大將士的英勇奮戰下,在全國人民特別是新疆各族民眾的大力支持下,一路勢如破竹。從光緒二年六月至光緒三年十一月曆時一年半,終於收復了除伊犁之外的全部失地。

為收復伊犁地區,左宗棠一面反對赴俄使臣崇厚簽署的喪權辱國的里瓦幾亞條約,痛陳目前之患既然,異日之憂何極?此可謂嘆息痛恨者矣!(【全集】奏稿七,第421頁)一面提出先之以議論,決之以戰陣的方針,並擬定了一個三路出擊,收復伊犁的計劃。已近古稀之年的左宗棠老當益壯,大義凜然,表示衰年報國,心力交瘁,亦復何暇顧及!(【全集】書信三,第535頁)1880年5月(光緒六年四月)下旬,左宗棠率親兵千餘人輿櫬出關,把大營從肅州(今酒泉)遷到前敵哈密,既表示抗俄的決心,也做好了捐軀沙場的準備。1881年2月12日(光緒七年正月二十三日),中俄新簽了改訂的【伊犁條約】,由於談判代表曾紀澤的外交努力和左宗棠的積極備戰,伊犁地區的大部分回歸祖國懷抱,但仍有霍爾果斯河以西的一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淪為異域。此外,清政府還支付了一筆900萬盧布的所謂賠償費。這仍是個不平等條約,但相比崇厚簽訂的條約,總算收回了一些權益。

在收復新疆的過程中及新疆重歸版圖後,左宗棠力圖為新疆劃久安長治之策。在經濟上,他着力於減輕賦稅,修築道路,興修水利,推廣蠶絲;在政治上提出設行省,改郡縣,先後五次奏請在新疆建省以鞏固國家統一。

收復新疆是左宗棠一生中的得意之筆,也是中國近代抵抗外侮史上(除抗日戰爭外),中華民族難得一見的勝利。這一壯舉不但為全體中國人所讚嘆,也得到外國有識之士的高度評價。1890年,有位叫史密斯的美國人在他的著作【中國人的氣質】一書中評論道:左宗棠的農墾大軍徹底完成了它的使命,其偉績可以這樣評論:在任何現代國家的史冊上都是卓著的。

左宗棠的部下和朋友楊昌濬曾賦詩一首歌頌收復新疆的壯舉,詩云: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這首詩改造了唐詩【涼州詞】中的佳句,展現在人們眼前的一幕是:西征的清朝大軍沿着夾道成蔭的左公柳,把春天帶到邊塞,讓春風吹拂到玉門關外。

進入19世紀80年代,法國侵略者於吞併越南南部後,繼續進攻北越,並覬覦我國西南地區,甚至瘋狂叫囂必須征服那個巨大的中華帝國。面對侵略者的步步緊逼,時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左宗棠清醒地認識到竊謂和局可暫不可常,其不得已而出於戰,乃意中必有之事(【全集】奏稿八,第262頁)。基於這樣的判斷,他立即行動起來,巡視沿江炮台,校閱民間漁團,部署長江口防務,力主援越抗法。1884年(光緒十年),左宗棠在一份時務說帖中斷言:迨全越為法所據,將來生聚、訓練、納稅、征糧,吾華何能高枕而臥?若各國從而生心鷹眼四集,圜向吾華,勢將狧糠及米,何以待之?此固非決計議戰不可也。(【全集】札件,第607608頁)

1884年8月23日(光緒十年七月初三日),法國不宣而戰,其海軍襲擊了福建水師和馬尾船廠,中法戰爭正式爆發。左宗棠以72歲的高齡及衰病之軀,被任為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並於12月14日進駐福州。一抵前線,他立即布置防務,親自巡視馬江兩岸,又派軍乘漁船偷渡援台。並請移福建巡撫於台灣,邁出了台灣建省的過渡性一步。1885年9月5日(光緒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左宗棠病逝於福州,臨終口授遺折稱:越事和戰,中國強弱一大關鍵也。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懷恨平生,不能瞑目。(【全集】奏稿八,第604頁)在祖國飽受欺凌、中華民族災難深重的時代,左宗棠以其錚錚鐵骨,報國豪情,鋒穎凜凜向敵(【清史稿左宗棠傳】),這樣一種寶貴的品格和精神永遠為後人所景仰,正如有人在一首輓詩中所讚頌的:絕口不談和議事(所謂和議實則屈辱投降引者),千秋獨有左文襄!(【全集】附冊,第783頁)

19世紀中葉,中國面臨着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和數千年未有之強敵(李鴻章語)。這一變局的特徵是近代化的歷史潮流席捲着世界,也席捲着中國,近代化的標誌,是發展科學技術,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而中國早期的近代化則是從軍事層面開始的,其主要目的在於抵禦西方列強入侵,即魏源倡導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對此,左宗棠極為讚賞,認為默深【海國圖志】於島族大概情形言之了了,譬猶禹鼎鑄奸,物行無遁,非山經海志徒恢奇可比(【全集】書信三,第346頁)。為把師長的主張付諸實踐,他大聲疾呼:策士之言曰師其長以制之,是矣。一慚之忍,為數十百年之安,計亦良得,孰如淺見自封也。(【全集】詩文家書,第292頁)

左宗棠把師夷長技的首選定位在仿造輪船上,因為從海上用兵以來,泰西諸邦以機器輪船橫行海上,英、法、俄、德又各以船炮互相矜耀此時而言自強之策,又非師遠人之長,還以治之不可(【全集】札件,第575頁)。1864年,左宗棠曾在杭州試造蒸汽船,1866年(同治五年),他正式上折要求建設近代化造船廠:臣愚以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師不可;欲整理水師,非設局建造輪船不可。左宗棠形象地比喻說:彼此同以大海為利,彼有所挾,我獨無之。譬猶渡河,人操舟而我結筏;譬猶使馬,人跨駿而我騎驢,可乎?(【全集】奏稿三,第60頁、第63頁)

正是在左宗棠強烈要求下,清政府迅速批准了興辦近代造船廠的計劃。1866年8月,左宗棠選擇在福州馬尾山下購得民田100畝為廠基,並聘請法國人日意格、德克碑為正、副監督,創辦了馬尾船政局(亦稱福州船政局)。他一面從外國訂購造船機器、輪機和船槽等;一面聘請西方工程技術人員。同時,設立求是堂藝局(即後來的船政學堂),以培養本國的造船和駕駛人才。不久,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特推薦久負清望的沈葆楨出任總理船政,他自己也表示身已西行,心猶東顧,一直關注着馬尾船政局的建設。馬尾船政局終於成為我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化造船廠,為中國製造肇端之地(【郵傳部奏議類編】續編卷一),亦可謂中國海軍萌芽之始(池仲祐:【海軍大事記】)。

左宗棠來到陝甘後,也非常重視西北地區的開發建設,特別對在甘肅創辦近代民用工業寄予厚望。早在創辦馬尾船政時,他就提出有適民生日用者,均可次第為之(【全集】奏稿三,第61頁)。1878年5月(光緒四年四月),左宗棠委託上海採運局委員胡光墉向德商訂購織呢機器,招聘德國技術人員,利用西北盛產羊毛的優勢,設立機器毛紡廠,以為邊方開此一利(【全集】書信三,第297頁)。1880年5月(光緒六年四月),購自德國的機器設備4000餘箱輾轉運抵蘭州,計有各種機器60餘台,紡錠1085個。是年9月,蘭州機器織呢局正式開工生產,成為我國第一家機器毛紡廠。雖然該廠後來因經營不善被裁撤,但畢竟是我國近代開發大西北的先聲。左宗棠也不愧是我國近代化的先驅者之一。

左宗棠的歷史貢獻還表現在他是一位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繼承者、發展者和踐行者。他不僅是我國近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他的愛國思想、經濟思想、從政理念、軍事思想、教育思想都有獨到之處。

中國自古即提倡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鬥爭精神和成仁取義的獻身精神。左宗棠不僅秉承先賢遺訓,而且付諸實踐,在中國近代反侵略鬥爭中,他始終堅持抗擊外侮,反對妥協、投降。當英國侵略者挑起鴉片戰爭時,左宗棠振臂高呼:和戎自昔非長算,為爾豺狼不可馴(【全集】詩文家書,第459頁)。當新疆大片土地淪喪,邊疆危機空前嚴重時,左宗棠憤然表示:何敢自惜殘生,置身事外。(【全集】奏稿五,第403頁)為收復被沙俄強占的伊犁,他又輿櫬出關,並表示:至馬革桐棺,則固非所計矣。(【全集】書信三,第583頁)在中法戰爭中,他宣稱但能破彼船堅、炮利、詭謀,老命固無足惜!如遇寇警,防所既是死所,當即捐軀以殉(【全集】奏稿八,第263頁),其錚錚鐵骨、為國效命的精神無愧於中華民族的英雄。

自強、自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左宗棠從救國、救民的目的出發,堅持對自強精神的追求。他說:我能自強,則英俄如我何!不能自強,則受英之欺侮,亦受俄之欺侮,何以為國?(【全集】書信三,第570頁)此言是多麼深刻且有遠見,即使在今天,仍可作為全體中華兒女發憤圖強、實現中國夢的格言。

左宗棠還繼承了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強調為政先求利民,民既利矣,國必與焉,欲知民事,必先親民,一片心腸都在百姓身上(【全集】札件,第427頁、第270頁、第139頁),並進而提倡興利除弊,為民造福。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陝甘主政十幾年,堅持整頓吏治,嚴懲貪污,禁種罌粟,舉辦賑務,振興農牧,築路植樹,開礦設廠,興辦教育。凡是於國於民有利的事,總是盡力去做。左宗棠為官,不但奉公守法,認真做事,而且嚴於律己,磊落做人。他拒收任何不正當的收入,俸金多用於捐款賑災,興教辦學、資助廉吏,正如他在一封家信中所言:我廉金不以肥家,有餘輒隨手散去,爾輩宜早自為謀(【全集】詩文家書,第196頁)。在晚清官場,這是一般為政者很難做到的。時至今日,也仍有積極的借鑑意義。

誠然,如同一切歷史人物一樣,左宗棠不是完人,他必然受到歷史時代、階級地位和個人思想認識的種種局限。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他不可能跳出封建舊壘,他的思想和行為必然會打上時代烙印,這是毋庸諱言的,也是我們不應苛求於前人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