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孝道與感恩審視親情人情
提要
如果說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會的道,道德的道。我們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從人生之道、人倫之道上來思慮和考量。
愛人愛物都要首先從愛父母開始,只有具有這個親子之愛之後逐步地外推,才能把這個愛是從同胞、兄弟、家人、族群,這個心慢慢來體會,來逐步向外推導。必須有內在的誠心,在外面又有恭敬的禮節,才可以叫做孝。
報父母養育之恩是天下道理
中國有句古話,『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
這句話很引人深思。這種親情讓我們的心靈無限感懷。如果沒有母親的羽翼,孩子的生命就難以保全。母與子的聯繫,實際上是用生死來印證的。
人是多麼善忘啊。我們感謝在人生路上給自己奉獻一簞食,一瓢飲的人,但常常忘了感謝給予了我們生命的人。我們把父母的愛視之當然,不斷索取,但心中卻不思報恩。在追溯人生意義的時候,我們要問一問自己:到底應當怎樣對待給予自己生命的人?我們要不要孝養,要不要恭敬,要不要感恩呢?
記得司馬遷在【屈原賈誼列傳】中說道:『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之本,人要經常返璞歸真。
想要償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真是天下的道理,但是我是怎麼樣一生也是難以報答的啊!父母的恩你能報答嗎?你想的是,他們不就是生了我嗎?但是,生你,對你的愛,懷你的苦楚,對你的養育、對你的擔憂,多少的愛和煩憂才能撫養你成人。
我們有時候聽到或者看到很孝道的一些消息或者事件的時候都會淚流滿面,上次我們看到『感動中國』里,一個做兒子的,為了自己的母親捐出了自己的一個腎。他一直瞞着母親,因為他告訴母親以後,母親一定不讓他這樣做,而他非要這樣做,很令人感動的。
孝為儒家文化起點
以前我們在講道家的時候,道家其實是講天地自然的,都與天地精神往來的這樣一些,他認為是『生者寄,死者歸』。就是生在這個世界上,是寄存在這個世界上,而死去才是真正的歸於大道。但是,儒家不會是這樣的想法,雖然儒家也有一顆超脫的心,但是我們人還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想着自己怎樣處理人和人的關係,怎樣對父母尊敬、孝敬,對長者尊敬,對兄長恭敬,等等方面的關係我們都要處理,我們疾痛慘怛的時候也要喊父母啊,勞苦倦極的時候也會喊天啊,所以說,人活在這個城市和人群之中,人和人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道家能夠臨屍而歌,人死了,他認為是歸於大道,鼓盆而歌。但是儒家絕對不這樣想,儒家有一個『三年之喪』的故事。過去就是父母死了以後兒女要守三年的喪,孔子的學生宰予認為三年時間太長了,三年禮樂都不做,都禮崩樂壞了。孔子那麼重視禮樂的一個人,在孝這個問題上他是絕對不讓步的,他說了一段話:『予之不仁也。』(你這個沒有仁義道德的啊!)他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予亦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聖人五情是與凡人相同的,有情有義,有孝有敬。
孝為儒家文化起點。如果說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會的道,道德的道。我們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從人生之道、人倫之道上來思慮和考量。
孝道從心開始
孝道從心開始。孩子對父母一定要愛。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他是不會愛天下人的,一個人說他不愛自己的父母,他也一定不會愛天下人的。這是天下的道理,這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儒家講孝道特別講人情味,他特別講血緣人情。血緣關係表現出人情味,血緣之愛、親子之愛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吧,所以,儒家堅持親子之愛是最最根本的。愛人愛物都要首先從愛父母開始,只有具有這個親子之愛之後逐步地外推,才能把這個愛是從同胞、兄弟、家人、族群,這個心慢慢來體會,來逐步向外推導。所以說,『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就是說他人有的心,我能想得到,體會得到。所以,一個人他能孝順的話,『他親吾親,以及人之親,長吾之長,以及人之長,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很自然的,最後才能大人君子撫愛萬民,養育萬物,從這裡頭引申出來的,所以,不愛父母、不愛老者、尊者,怎麼愛兄弟?怎麼會愛同事朋友?所以,冷酷的心常常是由不愛身邊的人慢慢生發出來的,冷酷的情感就是從這裡產生出來的。所以,若是教小孩,一定要從感恩、從親情、從孝順這個地方生發,這是德性和教養的根苗。就像一棵大樹一樣,從幼苗慢慢才能成為一棵參天大樹。
以禮相待謂之孝
以禮相待謂之孝。孔子論孝論的地方很多,他在【論語】主要是【為政】這一篇當中論的很多的。第一個是『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不要違反禮節,父母在活着的時候,在世的時候,要以禮儀來侍奉,去世以後要以禮來安葬,以禮來祭祀。人類的文明就在這裡,這是有人類文明傳承的歷史,人是活在世界上的,人類是有文化的,文化的作用就是有一個社會的禮節、禮貌、禮儀在這裡面,有一個傳統、一個人文精神在裡面。孝應該是一以貫之的,我們經常說以前有一些父母在的時候不孝,完了之後,等父母去世的時候才大肆地進行殯葬進行悼念。那就是做給人看的。父母活着的時候一定要以禮來侍奉,要很精心的、竭盡全力地來侍奉自己的父母,來報答養育之恩。父母有一天故去的時候,你所能夠做到的,以這樣最大的孝心來安葬,來祭祀,來懷念自己的父母。
盡心盡性謂之孝
第二個就是『子游』來問孝,因為這個是對話形式的。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有能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就說得更加深一層,剛才說的是生的時候要事之以禮,孔子說了:現在說的孝啊,就是說養活父母就行了,我給你寄點錢就行了,你還說那麼多話幹什麼?還老讓我回去看你幹什麼?你有病自己上醫院吧。就是說,你養的犬養的馬同樣是養,沒有恭敬的話,沒有內在愛的心的話,有什麼區別呢?必須有內在的誠心,在外面又有恭敬的禮節,才可以叫做孝,如果說只是給他一點吃,一點用的就完了,沒有交流,不打電話,不寫信,怎能叫孝?
沒有親切的話語、沒有思念的感覺,好像是一個累贅一樣,把錢寄去就完了,那麼這個不能叫做是孝。因為孝它不僅是在於這個形式,最重要還是你的心對你的父母要敬愛。
不是飲食的問題,不是金錢的問題,而是你心中割捨不了的親情、割捨不了的愛。
將心比心謂之孝
『孟武伯問孝』孔子也說了很有意思的話,孟武伯問他什麼叫孝啊?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就是說父母唯獨為子女的疾病而擔憂,說了這麼一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你做子女的,沒有病痛就是對父母的一種孝啊。可他最深的含義是什麼?就是說做人父母的,沒有不愛自己的子女的,愛之深,憂之切,是這樣的。如果你的孩子生病了,你急得不得了,我看有人的孩子生大病的時候,父母跪在地上求醫生給他治好,父母的心是多麼的深切啊。所以說,如果我們能體會到孩子生病時父母那種憂愁、擔心、慌亂的心境,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孝,知道以後怎麼樣來報答我們的父母。
行善不能等,報恩不能等。【里仁》裡講,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就是說父母的年齡不能不記得,一是因為其高壽而歡喜,一是因為其高壽而有一種恐懼,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父母康寧、承歡膝下當然是歡喜、高興,但是父母又年紀衰老了,來日無多,豈不是可懼嗎?所以,為了什麼?這一憂一懼,都是因為愛啊,父母添壽我們為他高興,但是父母老了一歲,離人生的終點又近了,所以,想想以後盡孝不能了,所以,心裡難過啊,不忍啊,所以有句老話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我們想想,多少遺憾都是這樣發生的,想再侍奉父母的時候但是已經看不到人了,心中無限悲涼。所以,父母在世的時候要每一天都要盡到自己的愛。
孝敬是普適性觀念
孝敬父母的觀念一定是普適性的,沒有一種文化是叫你不尊重父母,不懷念父母的,不掛記父母的。所有的文化都是,西方的世界都是這樣講的,沒有愛、沒有尊重的話,這個人完全不稱其為人,這是最基本的東西。
感恩心是人類美德。孝是普適性的,我們今天講孝道與感恩,是因為感恩心是我們行孝道的重要的推動力,內在的力量,為什麼強調感恩?因為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之本,人要知道生命與血緣的來源。【詩經】上也說了:『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所以,感恩心永遠是來激勵我們行孝道的。
今人為何要盡孝道。我們經常捧讀【論語】或者聆聽聖人言,儘管從書面上看語言離我們很遠,但事實上這些道理卻無時無刻地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內心。
中華文化是充滿了人情味和人性關懷的文化,孝敬的理念已經滲透進我們中國人日常的生活,無論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還是行為方式都與其息息相關。不管時代怎麼變遷,人類的基本東西是不會變的,中華文化對我們的人生信念也有深刻的影響,也形成了中國人的特質,很多人受這個文化的影響。所以,我希望大家真的能從中得到啟發,來重新審視我們的親情、人情,來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活道路。
韓望喜(作者系深圳市委宣傳部宣傳處處長、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