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84|回覆: 0

[中醫理論] 中藥外靶向透皮精準給藥的研究與實踐

[複製鏈接]
無端 發表於 2017-7-29 1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精準醫學』作為新的診療理論與技術,將引領一個醫學新時代。美國醫學界在2011年首次提出了這一新概念。2015年12月11日『中國個體化用藥—精準醫學科學產業聯盟』在上海正式成立,標誌着我國首個精準醫療領域的產學研一體化聯盟正式組建。其概念準確地講應包括兩方面,即『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前者需要深入到基因多態性的層面及病態體細胞突變的層面,需要『基因測序』技術支持;後者則需要『靶向給藥』技術支持。

但是,作為現代生物醫學的主流,基因科學也有其無奈。哈佛大學華裔教授劉宗正說,人體共有三萬多個基因,其中兩萬多個與心臟病相關。而他研究的有關心臟衰竭的一個子題,就與二百五十個基因相關。這說明了基因療法在現代病治療上還不切實際。(2001年8月7日【聯合報】)。而近年各國現代重大流行病調查分析的十大死因,大部分與人體循環不良有關,因此『精準醫療』的研究從血液循環入手也不失為一良策。更何況我國幾千年傳統醫學就講究『氣血』循環,這為我們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氣血循環是透皮精準給藥的基礎

對於循環病,西醫的專長是危機處理介入治療;而中醫的長處是以脈診等檢視,早期發現,保守治療,減少痛苦。

近年,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王唯工,經過三十年對中醫經絡的研究並發明了脈診儀,對臨床海量診斷觀察分析,認為推動龐大的血液循環網絡的是共振波。心臟跳動擠出去的血液動能,在動脈轉彎處撞擊大動脈壁轉換成彈性波動勢能,即共振波。它類似中醫概念中的『氣』。全身血液循環中的共振波的頻率只有十二種,它們各連接着身體十二種臟腑中的其中一種,這又和『十二經絡』不謀而合。因此,他提出人體經絡並非是找不到的『虛構』,而是由一條動脈帶和一條靜脈帶以及數十個穴位(也有稱穴道)的組織,並以十二種各有的共振頻率為特徵連接成的血液循環系統。

十二條經絡系統的特徵共振頻率可以由脈診儀測定,這就為人體龐大的循環系統安裝上了『定位導航系統(GPS)』。它可以通過體外用脈診儀測定人體十二條經絡的共振頻率譜圖與健康標準譜圖比對,從而可精準定位病灶在循環系統中的位置和程度,實現『精準診斷』。同時也可以利用經絡系統中體外的穴位(穴道)和歸經藥物透皮給藥(內病外治)沿循環系統通道導航至病灶,實現『精準治療』和早期防病(治末病)。

經絡是透皮精準給藥的高速路

我國早在『八五』『九五』攀登計劃中就對經絡研究項目給予了大力支持,通過對經脈循行路線及其變化規律的多途徑、多方法的現代科學驗證,如循經感傳、循經電特性、循經磁特性、鈣離子濃度的循經變化、低頻聲信息的循經傳遞、放射性同位素的循經遷移、紅外輻射軌跡的循經顯示等現象的研究觀察,都得出類似的結論:經絡絕不是出於古人的臆想,而是客觀存在的生命現象。而經絡的實質是具有類似量子特徵的『氣血』循經運行的物質—能量—信息流。經絡量子化通道雖然沒有形成獨立的生物實體,但它也是生物體內實體組織組合的載體通道。

經絡可以說是個古老而又先進的系統。說它古老是在兩千多年前中醫的經典文獻【黃帝內經】或馬王堆等出土古文獻之記載中,就已經將十二經絡定為中醫的全身定位系統。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有路徑的意思,經脈是經絡系統的縱行幹線;絡,有網絡的意思,絡脈是經脈的分支,縱橫交錯,網絡全身,無處不至。經絡通過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是調節體內各部分的通路。說經絡先進是它和基因從縱橫兩個方向對人體進行了定位。人體的橫切面及各個器官都是由相同基因決定的;人體的縱向是由經絡決定的。這就像地球上的經緯度定位系統,把人體的每個器官,每個組織定位得清清楚楚。

經絡系統使中醫精準治療成為可能,也是外靶向透皮精準給藥治療的理論基礎,更是指導氣血共振在全身輸送區域或組織、器官的路徑。

氣血共振是透皮精準給藥的導航

人體的循環系統是以基因為經,經絡為緯組成的非常複雜又井然有序的大網。在這個網中,血不停地給人體運送着營養物質,而推動血運行的動力是氣(共振)。十二種共振頻率又決定了運送的方向和位置。氣血共振三位一體是循環系統的定位導航驅動力,也是養活人體物質、能量、信息流『三流』流動的載體。

一切生命都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其中電子運動產生電磁相互作用組成活的生命體,它們產生的震動和被激發產生的共振作用力即人體生物能。顯然人體血液循環系統僅靠這點動能是難以維繫的,實際上最主要的驅動力還是靠由動能轉化在血管壁上的彈性共振勢能,即類似中醫概念中的『氣』。血的運行靠氣來推動,而氣又靠血運行提供的營養物質,由細胞線粒體氧化反應提供三磷酸腺苷(ATP)捕獲高能電子提供能量,氣血共振循環為生命體提供了物質和能量輸送的保證。

低等動物生命體的循環只有一個頻率(基頻),全身也只有一個共振腔,因此也就有一條共振頻率。動物演化到人類,器官增多了,共振腔也多了,按循環需求不同,已增至十二條共振頻率。它們即是人體十二條經絡和相連的十二種臟腑的特徵圖譜,並可以從人在不同狀態下特徵圖譜的變化讀出人體各種信息,提供人體精準診斷和精準給藥的依據。因此氣血共振又是人體循環系統中信息流的載體。按照脈波各頻率中的能量多少,即使在動脈沒有閘門,組織沒有分隔的情況下,也可以精密地計算,精確地調整,控制送血到各區域或組織的數量,用以維持生命體正常運行。

穴位是透皮精準給藥的外靶點

『精準治療』最直接的理解就是『靶向給藥』。人類的大多數疾病是人體的某個或某些器官、組織、細胞發生了病理變化,它們即是病靶。長期以來,醫學家們發展了不同的可將藥物給至病變部位的靶向治療方法。如早期的膏藥就是靶向體表局部疾患定向給藥劑型;近代的眼藥就是靶向眼疾的定向給藥劑型;避孕膜、栓劑等也是靶向宮內和腔內的定向給藥劑型;現代又發展了脂質體、納米粒、微乳等新型藥物載體,利用體內代謝系統靶向病變部位。目前,靶向藥物的研究正在由器官水平向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發展;由靶向藥物的構建研究向功能研究、機理研究、載體研究和體內過程研究發展;由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向臨床研究和實用研究發展;由被動靶向藥物向主動靶向藥物研究發展。外靶向透皮精準給藥研究恰恰是順應了靶向給藥研究發展的新方向。

處於經絡體系中的穴位(穴道)雖然沒有獨立生物實體,但在體表有固定位置。在其皮下是靜脈跟動脈中間的微循環體系,具有豐富的微血管網,並與很多神經相伴。它們是以一定的距離一個個排在經絡上,並與十二經絡中屬於自己的那個經絡系統有共同的特徵共振頻率。穴位是共振的最大點,也就是反節點,壓住穴道,可抑制振動,就會抑制大動脈傳送的壓力波;反之,穴道又是共振的加壓站,刺激穴道,又可放大振動,就會增強大動脈傳送的壓力波,改善循環系統中氣血共振的狀態,達到精準治療的目的。穴位(穴道)成了外靶向精準給藥的天然外靶點。

經穴治療的特異性效應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國醫界的重視。我國已將其列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我國通過近十幾年多學科研究隊伍的協同攻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已證實經穴效應存在特異性;總結出經穴效應具有循環性、相對性、持續性和條件性的特點;初步探索了經穴效應特異性的生物學基礎,發現穴位狀態影響經穴效應的特異性,經穴特異性與穴區肥大細胞等脫顆粒相關;建立了一系列經穴特異性研究模式與方法等。

歸經藥物是透皮精準給藥的制導利器

藥性的溫涼寒熱為四氣,藥性的辛甘苦酸咸為五味。正如【內經】所言:『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即四氣藥性突出了藥物的能量特點,五味藥性突出了藥物在人體內走向特色,而升降浮沉藥性則是提示藥達病所產生能量改變之餘,身體進一步的反應現象。藥物歸經的實質是藥物自身特性決定的。

但是,歸經現象的實現,是經過入經的藥物按其特性選擇某一經絡到達病所釋放能量,以共振『氣』的作用,改變血循環系統內各諧波的能量分配,調整氣血運行,改善病所瘀堵,恢復經絡平衡。如:入肺經又是溫或熱的藥,能增加肺諧波在血壓脈波中的能量,從而增加流到肺中去的血液,進而增加肺的補給,提供更多的營養及氧氣,同時排除廢料,讓肺更健康,更強壯。如果血液中多了更多肺需要的養分(可由其他複方藥物提供),那麼肺部病所恢復得會更快,精準制導給藥的效果會更好。

藥物的歸經,雖然主要是從藥物對臟腑經絡病證的治療效果中總結出來的,且內治外治皆同理。藥物的歸經不僅僅是單一外靶點(經絡穴位),還可以是多個外靶點,歸幾經而治療多臟腑病變的複雜病證,如肝的病,事實上常需要肝、腎、脾一起治,使藥物真正成為精準治療的制導利器。

臨床實踐是透皮精準給藥的發展動力

『精準醫療』,西醫要靠『基因診斷』和『靶向治療』來實現;中醫則用『氣血辨證』和『經絡論治』來調理。前者的理論基礎是西醫人體解剖學;後者的理論核心是中醫經絡學。前者是在屍體的基礎上通過解剖系統治病;後者是在活體基礎上通過經絡系統治病。前者是對抗醫學講究病原體和抗體的博弈,甚至不惜動手術;後者是平衡醫學講究身體的陰陽平衡和陰平陽秘,全力整體治療。前者擅長治療器質性的疾病,注重康復人體局部;後者擅長治療功能性的疾病,調理人體整體。上述中西醫理論體系應用的比較,不難發現,中西醫學各有所長,有很強的互補性。中醫需要從經驗規律定性說明補上現代科研手段定量描述的短板;而現代的西醫則需要注入鮮活的生命科學的整體觀、系統論、自我調衡,自我完善的人體科學理論體系。

外靶向透皮精準給藥創新思維就是在筆者團隊三十多年透皮給藥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注入了中醫理論核心經絡學說和穴位療法。結合了現代實驗技術手段,研發了中藥磁流體分子凝膠生物灸膜,實踐了外靶向精準給藥,並初步探索了人體外靶點穴位、經絡、反射區的對應分布,以及歸經中藥精準治療的應用實踐。如『薑黃提取物磁流體分子凝膠生物灸膜』的研發,就是以含磁感應物FeO、Fe2O3複合物的磁流體與含中藥薑黃提取物的分子凝膠組成的磁流體凝膠。塗敷在人體穴位、經絡脈線和反射區上,形成磁性生物灸膜,構建磁性強化了的『三流』外靶向透皮精準給藥系列創新實踐產品。

外靶向透皮精準給藥保有了透皮給藥劑型的獨特優勢:給藥途經不經過胃腸道和肝的『首過效應』,降低了體內毒副作用;藥物經皮緩控釋,血藥濃度均衡平穩無『峰谷現象』;延長藥效作用時間、減少次數,提高藥物生物利用度;體外給藥,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可隨時撤換,易於病人接受,而且將透皮給藥理論與技術提升到精準醫療和靶向給藥的層面,並附加了新的優勢,即穴位與經絡治療的『八大功效』。

(責任編輯:高繼明)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