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15|回覆: 0

[城建考古] 內蒙古巴林左旗遼上京遺址的考古新發現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7-8-11 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8114e33348840e3fc05d21e5f6458c4d.jpg

圖01/遼上京遺址位置圖

  遼上京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林東鎮東南(圖01)。城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兩部分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總面積約5平方千米。皇城城牆保存較好,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宮城位於皇城的中部偏東。為了進一步認識遼上京遺址的布局和沿革,促進對遼上京遺址的有效保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二工作隊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遼上京考古隊,於2016年6月~10月,對遼上京宮城南門遺址、二號院南廊廡遺址、皇城東門內大街遺址等進行了考古發掘或試掘,取得了重要收穫(圖02)。

a19c2caa821278bb735271df6bc142c9.jpg

圖02/遼上京皇城東向軸線和2016年發掘地點(下為東)

  1. 宮城南門遺址

e8612e8bad3311caa51bb6541b166241.jpg

圖03/遼上京宮城南門俯視圖(下為北)

2a48ea919befc9b9bd60e835f6bd6f69.jpg

圖04/遼上京宮城南門遺址(下為南)

7252c0706292b3a3c63d5d8025a670e3.jpg

圖05/遼上京宮城南門西墩台(上為北)

  遼上京宮城南門位於宮城南牆中部略偏西,2013年發掘的宮城南門大街(一號街道)貫穿其中。宮城南門遺址由東、西兩側的墩台、中間的單門道和登臨墩台的內側(北側)馬道三部分組成(圖03)。夯土墩台保存較好。其中已揭露的西墩台南北長11.8米,東西寬6.7米,殘高2.1~3.3米。墩台各面邊壁包磚,現僅存底部幾層;包磚底部包邊條石基礎保存較好(圖04)。東、西夯土墩台中間設單門道,門道寬約7.8米。原位保存有將軍石、石門限和門砧石等設施(圖05)。石門限被居中的將軍石分隔為東、西兩段,其中東段石門限上存有兩道較深的溝槽,與門道內路土上的車轍痕跡相連(圖06)。門道兩側的城門基礎作法為,石柱礎上鋪木地栿、上立排叉柱。石柱礎每側6個,即城門門道進深5間。門道內發現多層路面的使用痕跡。值得注意的是,在門道中央將軍石南側,發現一打破始建路面的埋藏坑。坑內發現兩副基本完整的狗骨架和兩件羊頭骨。二犬側臥,頭部做交首狀,身體沿坑邊呈半蜷曲狀,將兩個羊頭圍合在中央。這應與城門營建時的儀式活動有關(圖07)。馬道緊貼城牆北側而建,東西長約10、南北寬約1.2~1.5、殘高1.2米。馬道外側邊壁包磚,現存底部包石和包磚,和墩台邊壁做法相同。根據夯土遺蹟和門道內外倒塌的磚瓦堆積,可知城門之上建有木構門樓建築。通過仔細清理和分辨,我們在西墩台殘存的夯土檯面上發現一列進深方向的柱洞,現共存3個。其中,南、北兩側的柱洞底部都有柱礎石,柱礎石底面約與墩台夯土地面相平。此二柱礎之間還尚存一個較淺的柱洞,無柱礎石。根據柱洞間距和墩台夯土的破壞程度判斷,原應共有4個柱洞,即墩台上的木構門樓建築或其平坐採用永定柱做法,可能為進深三開間的柱網布局。

2609111cd6aaa38a8d19c4f80100d5e7.jpg

圖06/遼上京宮城南門東段石限門(北-南)

b013e6a5592771341d05a5825d42670b.jpg

圖07/遼上京宮城南門將軍石南側祭祀坑遺蹟

61caf6fd6347db9df9bac32eb913d0f5.jpg

圖08/遼上京宮城南門西墩台西北角局部(西向東)

  根據層位關係和遺蹟解剖情況可知,宮城南門在遼代可大體分為四次營建。始建時未見突出於城牆的墩台,僅在宮城南牆上設一豁口,門道兩側靠近城牆壁面處各發現一打破始建路面的柱洞。第二次營建開始在門道兩側的城牆內外擴建夯土墩台,墩台四壁外抹黃泥。緊貼城牆內側設有馬道登臨墩台。門道內開始使用石柱礎、木地栿和排叉柱的基礎做法。第三、四次營建是不同時期的修建,做法均是對舊有的夯土墩台進行削減修整,區別是第三次營建墩台各面邊壁塗抹白灰皮,而第四次營建墩台各面邊壁以條石為基礎包磚,同時馬道邊壁亦做包磚(圖08)。根據層位關係和出土遺物,宮城南門第一次營建的時代應在遼代早期;第二次增設墩台和木構門樓,與【遼史】所載城門“有樓櫓”相符,可能與【遼史·地理志】所載遼太宗“辟承天門”有關。遼上京的宮城南門及宮城牆在金代完全被小房址所疊壓,宮城格局已徹底廢棄,僅南門大街(一號街道)繼續沿用(圖09)。

f067a327d81b7163bb1174f21c9647e1.jpg

圖09/遼上京宮城南門址南側金代房址局部(下為南)

  2. 宮城二號院南廊廡遺址

  遼上京宮城二號院遺址居於皇城東門、宮城東門、宮城一號院的中軸線上,位於宮城一號院遺址西側(後側)。根據考古鑽探,二號院遺址沿中軸線對稱分布,院落東部格局清晰,而院落西部保存較差、形制不明。因此我們對二號院南廊廡遺址的西段進行局部試掘,初步確定院落南廊廡西端的保存狀況。南廊廡遺址為夯土建築,夯土台基東西進深約12.2米。進深方向發現一排4個磉墩,即進深為三開間。當心間寬約4.8米,兩次間寬約2.4米。與一號院四周廊廡的建築形制一致。二號院的形制規模還有待進一步考古工作的確認。此外,在該處還發現金代陶窯址(圖10)、金代房址等晚期遺蹟,普遍破壞了遼代宮殿建築遺址。

2362b0246544ad0bedb2a7bb6b28db3a.jpg

圖10/遼上京宮城二號殿院落遺址南側發現金代窯址(下為東)

  3. 皇城東門內大街遺址

4973a67f65c80d3491d38d22815b11f2.jpg

圖11/遼上京皇城和宮城東門之間的2號街道三層路面情況(南-北)

  皇城東門內大街遺址位於遼上京皇城東門和宮城東門之間(圖02)。根據考古試掘情況可知,該街道遺址現存三次主要營建(圖11)。最早的路面營建(編號L3)是在生土之上,局部用灰褐色碎砂石土做墊土,路面殘寬43.5米,厚約0.05米。南部有一條淺路溝。第二次營建(編號L2)路面大部分沿用L3的路面,局部墊土,形成新路面,含較多石子等。路面發現9條車轍。路面殘寬約40米。第三次營建(編號L1)路面沿用L2或L3的路面,局部修整形成灰褐色砂石路面。含較多石子、較少的獸骨等。根據層位關係和出土遺物等推定,L3應與宮城東門大體同時始建,為遼代早期開始使用;L2和L1沿用並修補。L1的下限至少可到金代晚期。

043c4aa1f052cf827b3847c0f933e255.jpg

圖12-1/遼上京宮城南門出土瓦當(2016MZJMZ1②:2)

0a61bbab09d5c264c097f1956c38043c.jpg

圖12-2/遼上京宮城南門出土瓦當(2016MZJMZ1②:11)

  本年度發掘出土的遼代遺物以瓦當(圖12)、筒瓦、板瓦、溝紋磚等建築構件為主;金代遺物有布鞋(圖13)、陶器(圖14)、瓷器(圖15)、銅鐵器、銅錢和磚瓦建築構件等。

6ae8712143f509bd75d887a0a37ea770.jpg

圖13/遼上京宮城南門金代道路路面出土布“鞋”

e01e20e2940d67579a19433924512b71.jpg

圖14/遼上京宮城南門附近出土金代陶器(2016MZJF15①:6)

5f8673ef8b7031261cb03a283c366873.jpg

圖15/遼上京宮城南門附近出土金代瓷器(2016MZJF12Z1:1)

  本年度對遼上京宮城南門等遺址的考古發掘,主要收穫有以下幾點。

  一、宮城南門遺址是遼上京已發掘門址中保存最好的門址,是遼代考古的重要發現。通過考古發掘,我們首次了解到遼上京宮城南門的建築規模和形制結構。通過目標明確的關鍵部位解剖,我們確認了宮城南門的營造次第、做法和時代,掌握了南門墩台和樓櫓從無到有,墩台邊壁做法從抹黃泥、到抹白灰皮再到包砌磚石的沿用與改建情況,了解了門樓永定柱的基礎做法。這為研究遼上京城址的形制布局和年代沿革,研究遼代城門建築技術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資料。

  二、值得注意的是,在宮城南門門道將軍石外的始建路面下發現動物埋藏坑,其內安置二犬二羊頭,應與城門始建時的儀式活動相關。這是首次在遼代城門遺址發現這樣的遺蹟現象,在其他朝代城門發掘資料中也鮮見報道,是重要考古發現。

  三、通過考古鑽探和試掘,確認遼上京宮城內第二進東向院落遺址的存在及其位置。目前,遼上京皇城內依東向軸線對稱分布的主要建築包括:皇城東門、宮城東門、一號院廊廡及其大殿和二號院廊廡。這組重要的東向建築為研究遼上京都城布局提供新的實物材料。

  四、從主要街道的寬度來看,本次發掘確認了遼上京皇城東門至宮城東門之間的道路在遼代時的寬度不窄於40米。結合以往的考古勘探和發掘成果,貫穿宮城南門的南北向街道在遼代寬度約為20米,且南向軸線上尚未發現對稱分布的大型建築遺址。從城門規模上來看,皇城東門為三門道格局,而皇城西門、北門均為單門道格局;宮城東門為面闊五間的殿堂式門址,宮城南門、西門均為單門道過洞式門址。雖然宮城南門、西門在遼代曾增設墩台門樓,城門建築的形制結構有所變化,但是單門道的格局在遼代始終沒有改變。這些發現再次證明了遼上京皇城在遼代的朝向為東向。

  本次發掘是遼上京考古的重要成果,推進了對遼上京城址布局和沿革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執筆:汪盈、董新林、陳永志、曹建恩、左利軍、肖淮雁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二工作隊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來源:中國考古網 原文刊於::【考古】2017年第1期)

(來源:中國考古網)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