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87|回覆: 0

三月三,追尋華夏民族聖誕日

[複製鏈接]
輔仁文學社 發表於 2017-12-2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黃帝始祖聖誕日

三月三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古稱上巳(sì)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不少專家倡議將軒轅黃帝誕辰三月三日、上巳節設立『中華聖誕節』,以增強民族凝聚力。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自春秋戰國以來華夏炎黃子孫於黃帝故里軒轅之丘(今河南省鄭州市下轄新鄭市)祭拜先祖黃帝的儀式。唐代後升格為官方祭典。

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華夏炎黃子孫的共同祖先。據【易經】、【史記】【山海經】等記載,軒轅黃帝故里在今河南省鄭州市下轄新鄭市。春秋時代的歷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鄭具茨山(俗稱『始祖山』)朝拜黃帝的記載,唐代以後漸成規制,盛世時由官方主拜,亂世時由民間自辦,一直綿延至今。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緬懷始祖功德,突出了中華民族尋根拜祖的主題,象徵炎黃子孫血脈相連、薪火相傳。

feb3d3e59bcd52f04a37f125be929c89.jpg

『三月三』廟會

正所謂『三月三,盤古山』,所以農曆三月初三是盤古山朝聖的日子。

盤古開天闢地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說之一。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城南15公里處的盤古山,是傳說中盤古開天闢地、造化萬物的地方。盤古開天闢地創造世界的神話流傳久遠,據歷史資料顯示,泌陽至少從南北朝時期就興起了盛大的拜祭活動。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的盤古廟會,都有數十萬之眾從四面八方趕來,祭拜人根之祖---盤古、並藉此機會為親朋祈福。

dd2dd757347a9f146059c0d563946c31.jpg

自2003年以來,泌陽縣大力弘揚盤古文化,將這一傳統廟會打造成集文化、旅遊、經濟開發、尋根拜祖、展示泌陽形象為一體的盤古文化節,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0屆。在中國『盤古聖地』不在少數,而在河南省,唯有泌陽縣盤古山被稱為『中國盤古聖地』,此盤古山不以山高而名,因為盤古山主峰海拔也才459米,在群山之中可謂『嬌小』,但她卻在中原諸多名山秀峰中奪得『盤古聖地』之美名,自是有其不凡之處。

世傳盤古氏九月初九聖誕,三月初三升天。於是在每年陽春三月花開農閒時,行起廟會,以念盤古開天之功善。值此之時,僧道凡夫,官宦平民,商賈小販,鴻儒白丁,盡皆雲集於此。或論道說法,或攀比奢華,或藉此營生,或尋墨夢筆,以生妙花。三教九流,走卒藝人,不絕其間,山上山下,人煙阜盛。叫賣聲,討價聲,歡笑聲,吟哦聲,祈禱聲,誦經聲,諸般聲語不絕於耳。山下車馬、雲轎、簡棚、華蓋,賃地而臥,占地而居。山道側徑有林蔭歇腳者,有烹茶煮茗者,有沽酒獨酌者,有行令聚飲者,有沾汗而行者,有搖扇拄竹者,有踴躍跳行者,有裙帶相幫者,有步履匆匆者,有駐足而望者,世間百態,不一而足。 山頂之上,噴火、變臉、變戲法兒、吞劍、碎石、耍刀、舞槍、打鞭、履纖、舞獅、舞龍、鬥雞、戲猴等,更有燈謎、對聯、賦詩、作詞等文墨之巧,騷客鴻儒,盡來附足,一展才華。其中更是成全了不少才子佳人之良緣!

碧玉名媛,自是鍾愛一些小巧精奇的物什,珠釵、發卡、玉佩、束髮絲結、開光護符,必不會少。各地之風味小吃、冷飲、布偶、紙鳶、木質刀劍、竹簫短哨,皆為垂髫小兒之最好。又有外地客商攜錦帛、霧茗、書畫、美玉,藉此易物,換取黃白。不少善男信女攜家中眷屬,虔誠朝拜,以求多福。

盤古廟會乃一年一度之盛會,不往則定當抱憾遺恨終生!2005年12月4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河南省泌陽縣為『中國盤古聖地』。

節日變遷

早在周朝,每逢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日),人們就要到水邊去祭祀,並用香熏的草藥沐浴。後來人們稱之為禊。【周禮 春官】說:『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意思是:女巫職掌每年祓除儀式,為人們釁浴除災。鄭玄注說:『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到)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熏草藥沐浴。』這個日子除了宗教作用,還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春秋時代,【詩 鄭風 溱洧】就寫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時相愛之事。【宋書禮志二】引用【韓詩】說『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

先秦時代,通過沐浴洗濯而以祈達到消災去病目的的風俗就已相當盛行;而在周朝時,在規定的時間裡行『祓除釁浴』之禮已成為一種制度,並有專門的女巫掌管此事。

到了魏晉時代,上巳節逐漸演化為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們臨水宴飲(稱曲水宴)的節日,並由此而派生出上巳節的另外一項重要習俗———曲水流觴。眾人坐於環曲的水邊,把盛着酒的觴置於流水之上,任其順流漂下,停在誰面前,誰就要將杯中酒一飲而下,並賦詩一首,否則罰酒三杯。魏明帝曾專門建了一個流杯亭,東晉海西公也在建康鐘山立流杯曲水。梁劉孝綽【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詩曰:『羽觴環階轉,清瀾傍席疏』。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觴』活動要算王羲之與其友在會稽舉行蘭亭之會了,大家飲酒賦詩,論文賞景。王羲之揮毫作序,乘興而書,成就了書文俱佳、舉世聞名、被後人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後人亦把此碑帖稱為【禊帖】)與『曲水流觴』類似,古時上巳節這天還有『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絳棗』的習俗,即把煮熟的雞蛋或紅棗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誰拾到誰食之。晉張協【禊賦】中對此就有記載:『夫何三春令月……浮素卵以蔽水,灑玄醪於河中。』唐代時,上巳節已成為全年的三大節日之一,節日的內容除了修禊之外,主要是春遊踏青、臨水宴飲。據宋代吳自牧【夢梁錄】『三月』條載,唐朝時,皇帝在這天也要在曲江池宴會群臣,同甘共苦行祓禊之禮:『三月三日上巳之辰……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杜甫的【麗人行】 對此盛況亦有描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中唐詩人白居易在【三月三日謝恩曲江宴會狀】一文中也詳細記載了盛會的情況。

宋朝以後,三月上巳風俗漸漸衰微,但一些習俗仍在流傳。明初時,朱元璋皇帝為示太平盛世、與民同樂,三月三攜大臣們一道春遊,這天『金陵城扶老攜幼,全家出動;牛首山彩幄翠帳,人流如潮』。民國時期,中國各地還留有三月三消災除凶的風俗,如北京一帶『三月三日,病創者多以長流水洗之』、江蘇吳中地區『(三月)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陘上,以厭蟲蟻』、安徽壽春地區『三月初三日,士女多攜酒飲於水濱,以禊祓不祥。婦女小孩,頭插薺菜花,俗謂可免一歲頭暈之病……』

時至今日,三月初三在中國西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仍是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從雲南大理每年三月三日舉行的潑水節活動中,依稀還可看到古時上巳節祓禊之俗的影子。但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這個節日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

漢朝時,三月上巳的風俗在宮廷和民間都非常流行,估計其受歡迎程度大概和我們當前的聖誕節差不多。【漢書 禮儀志】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為大潔。』 魏晉後,三月上巳節改為三月三日活動,也許是為便於記憶吧。【宋書 禮志二】記載【月令】:暮春,天子始乘舟。蔡邕章句曰:『陽氣和暖,鮪魚時至,將取以薦寢廟,故因是乘舟禊於名川也。……今三月上巳,祓於水濱,蓋出於此也。……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巳也。』這裡說明了原出於祭祀,同時也說明了漢以後不再作為祭祀儀式,而變成了宴會遊玩的活動。


【附加】河南高校漢服聯盟三月三在河南博物院舉行成人禮祭拜黃帝

affcf3c96bd949084dc775d036531f54.jpg

河南博物院上巳節女子漢服成人禮

農曆『三月初三』,是中國古老節日『上巳節』,又被稱為『女兒節』。當天上午,河南的兩位女大學生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按照古時候『女兒節』的風俗接受了一場女子『成人禮』 —— 『女子笄禮』,希望籍此宣傳中國傳統文化。(中新網鄭州2012年3月24日電)

看慣了『炫富女』的淺薄無聊,看慣了『拜金女』的為女不尊,看慣了『炫裸女』的卑賤無恥,看慣了『坑爹事件』的頻頻上演,我想或許很多人都已滋生了一種如何拯救女大學生的憂思。但至於如何拯救,似乎誰也沒有想出一個很好的辦法來。而河南的這場女子『成人禮』倒是給我們帶來了一絲的靈感,也讓我們看到了一絲的陽光,多出了一份溫馨。

據了解,在中國古代,男子滿20歲、女子滿15歲,家族中將為其舉辦一場盛大的『成人禮』儀式,男稱『冠禮』,女為『笄禮』。『上巳節』在中國古代就被稱為『女兒節』,是古代漢族少女行『成人禮』的日子,『成人禮』後標誌着從此步入成人之列。3000年前,這種禮儀在華夏大地上就如春節、端午一樣普遍,到宋末逐漸消失,但是在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現在仍保留着這種『女兒節』的風俗。

『禮者,天地之序也」,禮是來自於天地的秩序。4500年前,我們的老 祖宗根據天地之序,教化我們遵循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秩序。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可以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禮文化。然而中華民族發展到今天,由於各種原因,丟失了很多可以承載民族人文品格、精神氣度的傳統,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時代的缺憾、社會的悲哀。

成人禮既是對人生責任的提醒,更是對社會角色的提醒。習禮的過程使我們知道,如何做一個知禮守禮的明白人,是獲得幸福人生的保障。事實證明,通過在國內外舉辦成人禮活動,有助於培養年輕人 認祖歸宗的感恩意識,涵養一個人孝親尊師的美德,培養個人對自已、對家庭、對社會的成人意識,形成彬彬有禮的君子之風。

來自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張健霞是當天參加『成人禮』的主角之一。她告訴記者,『古代的少女成人前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頭髮,服裝。這種換裝象徵着笄者將放棄頑性,擔當起家庭與社會的責任。』 『成人禮』的另外一個主角,河南農業大學的女大學生張梅欣說,今天她的父母雖然沒有到場,但是她的老師作為長輩見證了整個過程。聽說她要參加這樣一個成人禮,宿舍里所有的姐妹今天都來了,『她們都很羨慕我,還問明年辦不辦,她們也要參加一次。』

當然,也有人對這種模仿古代的『成人禮』提出質疑的。如,身穿遙遠年代的服飾,施行脫離現實的禮節,會不會反而影響對現代國家和社會的認同?會不會一邊在『莊重』地加冠,一邊又在想:像在做戲,滑稽、好玩?——這種質疑顯然給我們提了一個醒:莊重的成人禮,是為了讓一名青年從中認識到作為一名成人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時代在發展,一切都在變化,弘揚民族文化傳統是繼續其思想精髓和文化內涵,而不是刻板地照搬形式。

傳統成人禮是古人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它主張的是對責任、志向等積極價值的強調、對成年者的激勵,應大力提倡並堅持行之。但更應順着時代所需,本着節儉、科學、實際的原則為傳統成人禮注入新時代精神,使其對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明、激勵青年人成長發揮應有的作用。


【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