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與宋明理學的關係 儒學講究『內聖外王』。 內聖的重點,在心性之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外王的重點,在於政治學、社會學、倫理學等,講修身、齊家、治國而平天下, 儒家的外王之學,經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古聖先賢的探究發揚,到漢代時,已經趨向成熟, 儒家的內聖之學,從孔子,到曾子,再到子思,傳到孟子那裡時,傳不下去了,一下中斷了一千多年。直到宋朝理學的興起,儒家內聖這門學問,才得到復續,並逐漸趨向成熟完善。 因此,宋明理學從表面上看,似乎專於心性之學;但如果深入其中,就可以發現,它並非僅僅局限於心性之學的探究,而是貫通內聖外王,發展完善了儒學的整個思想體系。 這也決定了儒學的發展,在歷史上有比較明晰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在孔子之前,從堯、舜、禹,一直到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父子,可稱為原始儒學。 第二階段,為孔、孟時代。儒學在這一階段大放異彩,開始有意識地走向體系化。 第三階段,為漢代儒學。漢代儒學受子夏、荀子等人的影響,以董仲舒為代表,將儒家的外王之學推向成熟。 第四階段,為宋明理學。宋明理學,別稱宋明新儒學,它基本貫通了內聖與外王,使儒家的整個思想體系得以構建完成。 對宋明理學做出卓越貢獻的學者非常多,但概括起來,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宋代的朱熹,一個是明代的王守仁。 朱熹強調『格物』的重要性,可勉強稱之為格物派;王守仁片面地強調『格心』,可稱之為格心派,或心學派。 宋明理學有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極為重視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在理學興起之前,【論語】雖然也是經,但屬於『准經』,比『正式的經』略低一格;而正式的經只有詩、書、禮、易、樂、春秋。 那時,【大學】與【中庸】,還僅僅只是【禮記】當中的篇章,沒有被獨立單列出來。而【孟子】只是『子』,尚在經的範圍之外。 而理學興起後,【論語】、【大學】、【中庸】、【孟子】的地位迅速升起,被稱為『四書』;地位等同於『五經』。 甚至有人認為,『五經』屬於未經加工過的粗米,而『四書』是經過加工過的精米;有了精米吃,這粗米就可以暫且放一放。這等於說,學習儒家經典,首先要讀『四書』,至於『五經』反而次要一些,等學『四書』有了餘力,再學亦可。 為什麼在理學興起後,『四書』如此受重視呢? 這是因為理學主要是解釋『四書』的,理學的整個學說,都依附在『四書』之上。理學,實際可稱為『四書』之學,捨棄『四書』,理學就不能存在。 例如,朱熹的思想雖然博大,但其要旨主要凝結於【四書章句集注】之中;王守仁的思想,則主要凝結在【傳習錄】之中,而【傳習錄】主要依附的也是『四書』。 現在傳統文化復興,大家非常重視對『四書』的研讀,卻對宋明理學不很用心,這其實是一種相當錯誤的學習方法。 學習『四書』,必須同時學習宋明理學;如果不通宋明理學,就不可能真正讀懂『四書』,因為宋明理學就是『四書』的解釋學,而且是迄今為止最好、最完備的『四書』解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