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某,女,48歲。2005年7月12日初診。確診為子宮肌瘤6年有餘。16歲初潮,月經周期近10年來十分紊亂,多為23~25日,出血量也較多,顏色鮮紅,有小血塊,經期常為7~10日,經期腰部墜脹連及會陰,經前乳房胸脅常作脹痛,情緒煩躁,失眠;經後則常因出血較多,有貧血症狀,常伴腰脊酸軟、頭暈心悸、面色萎黃、精神不振、甚至面浮虛腫等。平素白帶亦多、黃白相兼,外陰常常因此發紅濕癢。平常胃部常常痞脹疼痛,胃鏡檢查有慢性胃炎。舌暗紅,邊有瘀點,脈細澀微數。證屬血分瘀熱。治則為涼血化瘀。處方:黃芩10克,黃連5克,生地4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制鱉甲30克,制龜板30克,炒地榆15克,白芍15克。水煎日分3服。
治療經過:經前服上方直取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清熱涼血效果;經後則加熟地、山藥、菟絲子、茯苓等藥,取其補益氣血、益肝腎之功。初用上方時出血量仍較多,加烏賊骨18克,生牡蠣30克,服後止血效果較好。除偶然因外出等因素未能服藥外,持續服用5個多月,取得較好效果:月經周期28日左右,每月按時而至,經量也減少大半,3~4日乾淨,無血塊亦無腹痛,白帶也完全正常,經前之乳房脹痛、經後之氣血虛損表現均已消失。婦檢:子宮體呈孕6周大小,提示子宮肌瘤明顯縮小。其長期胃部痞脹疼痛,竟在治療過程完全消失,飲食大有改善,整個身體情況較治療前明顯健康。
【靈樞·水脹篇】云:『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得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瘀血惡血凝集日久,起因雖為寒氣,日久則可醞釀生熱,現代飲食五味雜陳,生煎炙煿,寒溫不調,最易生濕蘊熱也。瘀血與濕熱相聚積,日久則為有形之結塊,濕熱灼傷沖任脈絡則血妄行。子宮肌瘤患者又多陰血虧損,相火偏亢,其絕經期也常延遲推後。隨婦科名家劉奉五先生學習,漸知治療子宮肌瘤,活血化瘀、消症散結固然重要,然用藥能從瘀血、濕熱、相火偏盛三者聯結之角度考慮,則對子宮肌瘤之病理及用藥有更深層次之認識。故既用劉奉五先生常用之芩連四物湯清利相火、濕熱,亦合鱉甲、龜板軟堅散結,去子宮症瘕腫物息肉。歷來本草多謂鱉甲、龜板主崩中漏下,此崩中漏下當系子宮肌瘤所致,古賢或已先知。
此類活血化瘀方藥常服,部分患者或有上腹飽脹疼痛不適、飲食稍減,脾胃傷也。故對脾虛之人,用方之始即可酌情加用健脾胃藥。然本例服藥後其飲食反而增加,胃痞疼痛消失,或其脾胃本蘊瘀血與濕熱,本治方化其瘀血與濕熱,有利其脾胃故也。(何錢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