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86|回覆: 0

[醫藥臨床] 溫陽祛寒除濕治泄瀉驗案

[複製鏈接]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5-31 10: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李某,女,29歲。初診:大便泄瀉已兩年余,腸鏡未見異常。刻下大便泄瀉,日行1次,食生冷即瀉,瀉必腹痛,瀉後痛緩,胃脘怕涼,空腹時疼痛,畏寒肢冷,伴消瘦,苔薄白舌淡有齒痕,脈弦細弱。

辨證:泄瀉(脾虛肝鬱,寒濕困中)。

治法:溫陽祛寒除濕。

處方:黨參15g,炒蒼白朮各15g,茯苓15g,炙甘草10g,廣木香10g,乾薑10g,炮附子先10g,炒吳茱萸4g,炒黃連10g,葛根30g,肉豆蔻10g,焦山楂20g,烏梅20g,車前子(包)30g,山藥30g,炒白芍15g,防風10g。7劑。水煎服,日1劑,分3次服用,早中晚各3次。

二診:藥後噁心,口乾舌燥,大便不暢。前方加姜半夏15g,黃芩10g。7劑。水煎服,每日3次。

三診:藥中病機,泄瀉已止,但行經時仍泄。前方加肉桂10g,以資鞏固。7劑。水煎服,每日3次。

肝脾同居中焦,互相制衡、互相協同,共同擔當全身樞機作用,因此陳修園言中央健,四旁如,若中焦不和,則最易升降反作,氣機失常。因此導師張杰提出肝脾建中理論,將肝脾作為一個整體,納入到疾病的辨治過程中,抓住中焦的病變本質,掌握全局。肝脾同調,剛柔相濟、動靜和宜。本案患者因肝失疏泄,橫逆犯脾,脾失健運,故腹痛腹瀉,中陽不足,寒自內生,失其溫煦,故食生冷即瀉,胃脘怕涼,畏寒肢冷等諸症叢生,脾胃納運失調,而見消瘦。以附子理中湯、左金丸、香連丸、痛瀉要方為基本方,進行加減:方中炮附子、乾薑大辛大熱之品溫脾暖胃,補火祛寒;黨參、炒蒼白朮、茯苓、炙甘草、山藥健脾益氣,使得氣血生化有源;廣木香、炒黃連清熱燥濕,行氣化滯;炒吳茱萸合炒黃連,清肝瀉火以和胃;肉豆蔻、焦山楂、烏梅溫中收斂,消食導滯;葛根升發脾陽;車前子利小便以實大便;炒白芍、防風與炒白朮配伍,補脾柔肝,祛濕止瀉。全方共奏溫中健脾以止瀉,柔肝理氣以止痛之效。(洪靖 王鵬 張杰 安徽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