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家稱我為『學術戰狼』,我真的很激動:說明我的瞎琢磨的東西,專家們早就注意到了。 藉此機會,我向專家討教:專家筆下的古希臘、雅典帝國,到底有多少人口? 下面,我將自己琢磨的一點東西,呈給專家,還望專家們不吝賜教。 一、當今希臘的基本數據 1、當今希臘,13萬平方公里。在現代科技的支撐下,據稱可耕種土地接近30%,即約4萬平方公里。(一般情況下,古代耕地面積小於今天。典型例子:現代科技,讓以色列的荒地變沃土) 2、剛過1000萬人口。 3、糧食不夠吃,主糧還得依靠進口。 4、地中海氣候區。這個氣候,適宜於種植葡萄、橄欖,而是主糧(小麥、水稻)生產的天敵。主糧種植要求雨熱同季。
當今希臘小麥不能自給
當今希臘小麥不能自給
地中海氣候與農業
地中海氣候與農業↑↓
地中海氣候與農業二
地中海氣候與農業三
二、古希臘的人口估算 在專家們的筆下,『古典時期』的古希臘,是一個無邊無際的存在。 古希臘人是用什麼樣的絕世神功,滿世界掠取殖民地? 地中海、黑海沿岸的人們為何如此愚蠢、無能,任由古希臘人霸占土地? 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暫且不管。
古希臘人殖民地
古希臘人是乘飛機開拓殖民地嗎?↑↓
古希臘人是乘飛機開拓殖民地嗎?
既然『古希臘文明區』無邊無際,沒法理論,那麼,我們就只談『希臘本土』的古希臘。 希臘本土的『古希臘』,在古典時期,有多少人口呢?
古希臘本土人口估算
古希臘本土人口估算 沒有數據可查,只能估算。 估算一,古希臘的面積,大約是當今希臘的1/2。 專家說,中國是一個『農業文明』的國度。的確,中國史料中,關於農業的記載最豐富、最靠譜。古希臘文明,在時間上大致與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相當。當今中國的糧食畝產量,是春秋戰國時期的10倍以上(從畝產100斤上下,發展到1000斤往上走)。 根據當今希臘1000萬人,可知,古希臘的人口總量為: 1000萬 × 1/2 × 1/10 =50萬 有限的平原,集中在北部 估算二,根據當今希臘的可耕地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 我們不考慮希臘耕地主要在北部,即不屬於『古希臘』,仍然按照2萬平方公里來計算古希臘的人口。 可耕地不等於農田,因為農民要居住、要走路、要麥場、要集市等等,而這些不可能建在山上,只會占用耕地。這樣的占地,一般不會小於40%。 因此,古希臘的實際有效耕地,至多為: 2萬平方公里 × 60% =1.2萬平方公里 =1800萬畝 鑑於專家們說,古希臘的葡萄酒、橄欖油暢銷地中海文明區,我想,古希臘一定大量種植葡萄、橄欖,姑且按照40%土地計算, 那麼,古希臘的小麥種植面積為: 1800萬畝 × 60% =1080萬畝 假設古希臘的氣候、土壤,與中華大地一樣。根據中華典籍,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肥沃的土地,100畝地才能養活一家人(5口人),稍差一點的,就需要200畝,再次的就要300畝了(依據:【周禮•大司徒】云:『不易之地家百畝,一易之地家二百畝,再易之地家三百畝』。【孟子】云:『周人百畝而徹』。『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畝,大致相當於今天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良田33畝、中田60畝、差田100畝,養活一家人。取平均值,60畝才可以養活一家五口。 那麼,古希臘的土地可以養活: 1080萬畝÷60 = 18萬戶 5× 18萬戶 = 90萬人 顯然,按照中國的農業水平來估算,人口規模大得多。 但是,我們在計算時,沒有考慮以下因素: 1、希臘位於地中海氣候區,只適合種植葡萄、橄欖等零食,根本不適合種植小麥。 2、希臘土地貧瘠,稍好一點的土地,都在北部地區。 3、古希臘農業技術極端落後。至今,考古專家也沒有發掘出古希臘的『農田水利設施』。即使這裡曾經種植過小麥,也是收成極低,得不償失。 為了挽救古希臘,我們一切就高,做如下假設: 古希臘人口總數為:90萬人。 請注意:這是人口最大極限值。 三、雅典帝國人口估算 雅典帝國的面積,是古希臘的1/2。 據專家說,與雅典帝國為敵的斯巴達,幾乎與雅典帝國平分了古希臘。 90萬人口對半分,兩大帝國的人口大致為:45萬人。 雅典帝國(地圖紅色部分) 四、古希臘如何進口糧食? 專家們熱衷於高談古希臘的『海洋文明』、『商業文明』,總想用進口糧食,來提高古希臘的人口數據。 你會往海南島販運椰子嗎?不會。因為海南島是盛產椰子的地方。 地中海沿岸,就是盛產葡萄、橄欖的地方。古希臘人大量生產葡萄酒、橄欖油,賣給誰? 僅僅靠販運陶罐,能否換回足夠的糧食?可以肯定的是:一船陶罐,絕對換不回一船糧食。再者,地中海周邊的人,難道連陶罐也不會做?在古希臘人送來陶罐之前,他們有陶罐沒有?如果真是這樣,羅馬帝國又是以什麼樣的智商起家的?古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又是如何『文明』的? 更關鍵的是:在古希臘周邊,東南西北1000里距離的範圍內(車船至少一個半月的行程),哪裡存在一個巨大的糧倉? 有專家說,古希臘從埃及、黑海沿岸進口糧食。 從埃及進口糧食,很不科學,因為,埃及不僅距離希臘路程遙遠,而且尼羅河三角洲面積狹小、氣候不好,糧食產量極小,當地人能吃飽肚子,就謝天謝地了。 從黑海進口?且不說當地的有沒有糧食出口,我們先看看那裡距離雅典有多遠:
黑海到雅典距離一
黑海到雅典距離↑↓
黑海到雅典距離一
看看路程,真的嚇死人!動輒一二千公里! 那時候的海上航行,必須沿着海邊走,一天只能航行20公里左右。 1000多公里,單程至少得二個月。在存儲技術落後的2500年前,等糧食運回到雅典,估計都變成麥芽了。 有專家說,古希臘人甚至從克里米亞半島採購糧食。單趟時間估計的半年,等運到雅典,運糧船上的小麥都長熟了,可以收割了。我想,可能是希臘商人在船上種小麥呢! 找一找,雅典帝國的糧倉在哪裡?
雅典帝國的糧倉在哪裡
雅典帝國的糧倉在哪裡 五、周邊的糧食產量 養不起古希臘、雅典帝國 我始終沒想明白,古希臘用什麼來與別人交換糧食。 專家說,雅典有銀礦,有好多好多的白銀。但是,那些沒有金礦銀礦的地方怎麼辦呢?專家沒說。 有錢買,還得有人賣,這樣才完成交換。馬雲很有錢,如果他要買王羲之的蘭亭序原件,買得到嗎?這買賣顯然做不成。 據專家們說,古希臘歷史上曾經有一個雅典帝國,這個帝國人口多達1000萬。 如果雅典帝國正的擁有1000萬人口,那麼,糧食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按照中國古代糧食產出的『什一而稅』,即按正常年景糧食產量的10%轉化為『商品糧』估算,要想滿足雅典帝國的商品糧需求,那個地方,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缺一不可: (1)擁有不少於80萬平方公里的良田; (2)擁有約1億人口; (3) 擁有四季分明的氣候; (4)年年風調雨順,永遠沒有水災、旱災、蟲災。 難道是從遙遠的中國進口糧食? 不可能!當時的中國,既沒有80萬平方公里的良田,也沒有1億人口。 年年風調雨順的地方,只存在於天國。 即便是整個亞洲聯合起來,有足夠的糧食往希臘運輸,半路也會變成麥芽兒。 六、中國史料與古希臘的真實人口 按照專家們的敘述,古希臘城邦都是蕞爾之邦。 處於鼎盛時期的斯巴達是首屈一指的大國,面積8400平方公里。 雅典的面積約2550平方公里,阿爾戈斯約1400平方公里。 面積約8260平方公里的克里特島上有近百個城邦,平均每個城邦80平方公里! 面積約1650平方公里的位於中部希臘的福基斯地區有22個城邦,平均每個城邦75平方公里。 真是個童話世界啊! 古希臘的超級大國,斯巴達、雅典、阿爾戈斯,三個加起來,才12350平方公里。 中國的安徽省,有一個滁州市,就是歐陽修寫【醉翁亭記】的那個地方。 今天的滁州市,下轄2個區、4個縣、2個縣級市,面積1.33萬平方公里,人口404.4萬。 瞧,斯巴達、雅典、阿爾戈斯的面積總和,比滁州市還要小1000平方公里。 滁州市位於長江與淮河之間,地理和氣候條件,都好得很,屬於風調雨順的魚米之鄉。 那麼,歐陽修當『郡守』時,這裡有多少人口呢? 據【元豐九域志】,滁州下設三縣:『戶,主一萬六千七百九十,客一萬七千六十八』。 宋朝元豐年間,滁州總共33858戶人家。按戶均5口人計,約169290人。這次人口統計的時間,與歐陽修在這裡當領導時間很接近,因此,歐陽修治下的百姓,大致上就這麼多。 滁州,在漢朝時,只是一個縣,是隸屬於九江郡的全椒縣。 【漢書•地理志】: 『九江郡,……戶十五萬五十二,口七十八萬五百二十五。有陂官、湖官。縣十五……』 西漢時,九江郡下轄15個縣,共15萬戶人家、78萬餘人。 由此推測,在國泰民安的西漢時期,滁州市約1萬戶人家、5萬人。
魚米之鄉滁州市的地形地貌
希臘半島:地無三尺平 同理,我們推測,在地無三尺平、氣候條件惡劣的希臘半島上,古希臘的斯巴達、雅典、阿爾戈斯等三個城邦的總人口,撐破天,也不會超過5萬人! 而且,如果這三個城邦有5萬人口,那麼,至少80%的糧食,需要靠進口來解決。 如果這三個城邦有5萬人口,按照面積來分配,那麼: 斯巴達人口數為: 5萬×8400÷12350﹦3.4萬人 雅典人口數為: 5萬×2550÷12350﹦1萬人 阿爾戈斯人口數為: 5萬×1400÷12350﹦0.6萬人 至於那些面積不足80平方公里的『城邦』,大約80戶人家。 上述數據,是按照滁州市的土壤、氣候、農業水平來估算的! 真實的數據,至少還要打個對摺!即: 斯巴達城邦人口數為:1.7萬人 雅典人城邦人口數為:0.5萬人 阿爾戈斯城邦人口數為:0.3萬人 至於那些面積不足80平方公里的『城邦』,大約40戶人家,一二百號人。 如果古希臘真實存在過,那麼,就應該是這樣的景象。 以這樣的人口規模,能開拓殖民地、創造高度文明?何止是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