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學【論語·陽貨篇第24章】孔子與子貢所惡之人對我們有何借鑑意義?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音wù)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音è)者,惡居下流而訕(音shàn)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音jiào)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音jié)以為直者。』 『君子亦有惡』的『惡』字,指憎惡。『稱人之惡』的『惡』字,指過錯,罪惡。『居下流』,指居於下位。『訕』,指毀謗,譏笑。『窒』,指阻塞,不通事理的意思。『徼』,指抄襲。『訐』,指揭發、攻擊別人的隱私。 這段話的意思是,子貢問道:『君子也有厭惡的人嗎?』孔子說:『有厭惡的人。厭惡宣揚別人壞處的人,厭惡身居下位而誹謗在上者的人,厭惡有勇卻不顧禮法的人,厭惡果敢卻不通事理的人。』孔子接着問道:『賜呀,你也有厭惡的人嗎?』子貢答道:『厭惡抄襲別人卻自以為聰明的人,厭惡不謙遜卻自以為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別人隱私卻自以為正直的人。』 孔子所惡之四種人與子貢所惡之三種人對我們有何借鑑意義呢?孔子所說君子憎惡的四種人,都是真小人。子貢所說自己憎惡的三種人,都是偽君子。真小人與偽君子,也都是德之賊。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學習本章,這七類人可作為反面的鏡子,供我們自我反省,使自己免於為他人所惡。同時,也可以作為我們觀察人、識別人的依據,培養自己的知人之明。 附: 【原文】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①?』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②者,惡居下③流而訕④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⑤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⑥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⑦以為直者。』 【注釋】 ①君子亦有惡乎:惡(音wù誤),憎惡。②稱人之惡:惡(音è扼),過錯,罪惡。③居下流:指居下位。④訕(音shàn煽):毀謗,譏笑。⑤窒:阻塞,不通事理的意思。⑥徼(音jiào絞):抄襲。⑦訐(音jié傑):揭發、攻擊別人的隱私。 【譯文】 子貢問道:『君子也有厭惡的人嗎?』孔子說:『有厭惡的人。厭惡宣揚別人壞處的人,厭惡身居下位而誹謗在上者的人,厭惡有勇卻不顧禮法的人,厭惡果敢卻不通事理的人。』孔子接着問道:『賜呀,你也有厭惡的人嗎?』子貢答道:『厭惡抄襲別人卻自以為聰明的人,厭惡不謙遜卻自以為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別人隱私卻自以為正直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