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兒今年4歲了,從年初開始我就發現女兒開始知道愛美了。『審美敏感期』的出現雖然有大致的標準期,但也會因每個孩子身心發展、養育環境的不同而個別差異。當孩子出現對這一方面的敏感特徵時,應為孩子準備適宜的環境,給予正確的協助和引導。
女兒越來越『臭美』了
女兒今年4歲了,從年初開始我就發現女兒開始知道愛美了。一次她從幼兒園回來,用家裏的記號筆塗抹指甲。當時我以為女兒是圖新鮮,也沒在意。可是,夏天來了,女兒也越來越愛美了。我給她準備了上學穿的衣服,她不穿,偏要自己挑選衣服,還說我選的衣服不好看。星期天不上學的話,女兒在家要換好幾套衣服。
現在每天早上一睜開眼,女兒就把睡衣脫了,然後坐在床上,自己找衣服穿。這件穿穿不好,又換另外一件。有時候,還要拿我的絲巾蒙在頭上,扭來扭去。婆婆有時候看到女兒這麼臭美,都要笑個不停。
這幾天早上,趁我不注意,她偷偷用彩筆塗紅了指甲。今天早上,又用綠筆把手指甲和腳趾甲抹了個遍,洗都洗不乾淨。女兒每天這麼『濃妝艷抹』,我都不好意思送女兒去幼兒園,也擔心顏色會被女兒吃進嘴裏。
還有一段時間女兒特別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裙子、項鍊等。畫完之後,躲到我的房間裏,找我的項鍊和耳環戴。如果我把東西藏起來不給她,她就會哭鬧。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比較注意妝容的人,工作需要的時候,也會化化淡妝。但是,我很少在女兒面前化妝,更不會塗指甲。所以,我覺得女兒這些做法應該不會是受了我的影響。孩子這究竟是怎麼了呢?我又該怎麼樣來引導她呢?
孩子3歲進入審美敏感期
從心理學層面來說,敏感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某個年齡階段對某個領域特別感興趣,且形成認知。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3歲孩子開始對環境有審美要求,即進入了審美敏感期。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突然變成了一個完美主義者:牛奶不能灑出一滴,水果上不能有斑點,他們開始挑剔吃的和用的,接着孩子開始關注身邊的環境和自我的完美。尤其是女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會對自己的衣着打扮產生濃厚的興趣,會突然對美產生很多的想法。心理學研究表明,從審美敏感期開始,女孩子的一生都會一直處在一種對美麗的探索之中。有了對孩子審美敏感期的理解,家長就不會一味責備孩子的『反常』行為了吧。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也是孩子們的權利。看到孩子愛美、追求美的行為,家長應該理解和包容,而不是一味地打壓與禁止。但如果在追求美的過程中出現成人化的跡象,卻是一個早熟跡象的預警。化妝、衣着成人化等現象,與家長行為也有很大關係。孩子多半是看了媽媽化妝,才產生了興趣,也是父母帶着逛街,才看到並喜歡上了成熟的款式。發現孩子追求『成人化』的美,要懷有一顆包容和理解的心,但應該適時恰當地引導孩子認識美,幫助孩子認識什麼是適合自己年齡的美。
1、抓住審美敏感期
當孩子表現出敏感期的行為特徵時,很多家長不是沒有發覺,而是覺而不察,或者覺而不知如何進一步幫助孩子,以致錯失了良機。家長們往往會認為這是自己的孩子在淘氣,他們會感到不耐煩,甚至還對孩子的『不當』行為加以批評和斥責,讓剛剛進入敏感期的幼小心靈無法充分體會成長的美好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至於有些孩子變得膽小、孤僻,不再有勇氣探索未知世界。
2、調整消極情緒
面對孩子的種種『挑剔』和『不可理喻』,家長們或許會感到心煩,但是,我們要理解孩子的這種對完美的追求。如果我們能把孩子的這些『無理要求』當作一次孩子成長的機會,那麼我們就會用心體會孩子的每一次要求,並用合適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家長不要擔心孩子會受到什麼消極的影響,比如擔心孩子過分注重自己的外觀,而變得愛慕虛榮。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審美需求,可以給孩子提供適宜的物品,給孩子自己選擇穿衣的權利等。同時,引導孩子形成健康的審美趣味。
3、給予正確評價
『審美敏感』表明孩子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願望和審美標準,尤其女孩,開始對自己的衣着和服飾產生濃厚興趣。在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我們家長的肯定,而不是我們站在成人的角度對『美』的任何評判。要看到這是孩子的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因為他們在創造自己。同時,家長也要注重對孩子的審美引導。在『審美敏感期』發展的過程中,家長千萬不要用『不正常』『怪異』等定性的詞語來評價成長中的孩子。我們應該記住,這時的模擬化妝行為,是為了發展孩子一種智能,而不是僅僅為了化妝本身。
孩子對完美的追求,說明他們的精神世界正走向深入,孩子們對美好事物的感覺會深深印在他的記憶深處,直接影響他將來的氣質和審美能力的發展。
4、把握引導時機
父母應該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長法則,鼓勵孩子自由探索,但也不能對孩子完全放任,要適時地予以幫助指導,盡力為孩子創造一個滿足其健康成長需求的環境。家長可以根據孩子敏感期的特點為孩子準備相關的遊戲活動,比如在孩子的遊戲中,讓孩子感知形狀、色彩和圖案,並準備安全的工具供孩子進行訓練,從而使孩子獲得更完善的成長空間。
『審美敏感期』的出現雖然有大致的標準期,但也會因每個孩子身心發展、養育環境的不同而個別差異。因此,家長必須以客觀的態度,在日常的生活與活動中細心觀察孩子。當孩子出現對這一方面的敏感特徵時,應為孩子準備適宜的環境,給予正確的協助和引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