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林志 武術網資料
1. (原文):精養靈根氣養神,元陽不走方為真。丹田練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
[註解):蓋人非氣血不生。氣血充足則精神健旺,氣血虧損則精神萎靡。故內家拳之根本是內氣。而丹田乃內氣之府,練拳者必先培養氣血聚於丹田,丹田氣足,然後引之內達於臟腑,油然見於面而為神,發於四肢而為力。欲知養氣之道,須先明精、氣,神。
精是人生命的根本,男子睾丸之精,女子陰水,各種內分泌以至唾液、眼淚……等與生俱來的津液,統稱之為先天之精。飲食營養之精華,即水谷之精,隨血液以流布全身者,謂之後天之精。先天之精賴後天之精以為榮養。尾閭之前,膀胱之後,小腸之下,靈龜之上,叫作『天根』,乃真氣發動之地,用提肛縮腎之法,將精自玄牝之門(在雙睾與前陰之間)提到『天根』,再將無形之精練成微妙之氣。謂之練精化氣。氣乃是人體生物場中的一種能量流,也是生命現象的根源。道家名之為『元陽』。此能量流的強弱與周流情況,決定了人體生機是否旺盛和活力是否健壯。它確是與生俱來,但通過鍛煉可以使其增強。兩腎之間叫命門,大約在第四、五腰椎間,對正前方臍之下,恥骨之上,此處叫作丹田。丹田之外為腹肌,命門之外為腰肌,腹肌與腰肌互相配合,形成人體發力之源。一個人如果內氣能流較大,內臟功能甚強,各臟腑間工作又能協調一致,再加上有比較堅強的腰肌、腹肌,自然精神健旺,體魄雄偉,動作敏捷,發力沉實。舉家術語叫作『元陽充足』。練精所化之氣,周流於臟腑之間,達於四梢,上通泥丸,下徹湧泉,叫化為出有入無之神,神足則光聚於天心。
神是人生命活動的總的表現,內經曰『神亢則體健, 神衰則體弱,神去則身死。』又曰『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可見神與氣的基礎都是精,精乃人身之寶。如果精耗陰虛,則元陽之氣不固,生命之神不足,即失去抵禦判物侵襲的能力而易於生病。所以練拳之人,要隨時注意保護津液,攪海、漱口、咽津、固精、化精、不溺色慾,不喪腎精,以九實元陽。
練功時,總要舌頂上顎。但並非努力去頂,乃是將舌尖輕輕向卜卷,以能抵住上顎與前齒之間為宜。如此則任督二脈在上邊接通,口生津液,要分三口徐徐咽下,不可唾掉。同時還要收谷道、縮前陰,骶骨向前向上兜翻,使任督二脈在下部接通,以形成周天運行,當元氣充足,真陽發動之時,微微有泄精之感,這時必須定住精神,將梢慢慢引導至四肢,不可令其走,泄則筋骨漸漸強壯,體魂自然雄偉。再者,練氣日久,必然身體強壯,精力旺盛,還要善自保養。如自恃體健而不知節慾,怔其走泄,則不但無功,將反受其害,青壯年習武者;宜切實注意!
(原文);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張。
[註解):三體者,在人體外為頭手足,內為上中下。在拳中則統一為陰陽,陰陽歸總為一太極也。亦即一氣是出。在形意拳中,則為起點無形之橫(先天之橫)拳也。此無形之橫乃是人本來之真心,空空洞,不帶一絲一毫拙力,至虛至無,即老子所云『無名天地之始』。用現代用現代科學術語講,就是『發生』由無到有。故此處之所謂虛無,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因為其中暗藏着—點生機(發生)。此生機即名之曰『先天真—之氣』。此虛無中含此真—之氣,若有若無,非有非無,活活潑潑,非色非空,故又名『真空』。所謂真空乃是釋家之語,即佛經所云『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方是真空。』老子云『有名萬物之母。』即是此意。用現代科學語言,叫作『變化』。即山少而多,由此及彼,由一而生萬物以至於無窮。因虛無中有此一點生機,故曰『虛無生—氣』也。在練功中,虛極靜篤之時,海底(氣海)有—點生機微微發動,如邵子所云『—陽初發動,萬物未生時』。即靜中寓動,靜極而動也。靜為陰,動為陽,是動靜之機即為陰陽之母。虛極之時,出手橫拳圓滿無虧,生機發動,則變化以至於無窮。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腹內之氣所用亦不着力,純任自然,以積蓄其虛靈之補。呼吸亦似有似無,與手足動作起落進退相合,謂之息調。練到身無其身,心無其心,謂之神形俱查。郭雲深先生談形意拳時說道『吾拳之道無它,神氣二者而巳矣。靜則為性,動則為意,妙用則為神。』即指此也。 .
(原文):混元一氣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內藏精、 氣,神,神藏氣內丹道成。要如真形合真象,欲問真象須求真。真形合來有真訣,真訣合道得徹靈。誠心練養精,氣、神,近在眼前變化中。
(註解):這一段講練拳時外形與內氣的關係,即內外配合的重要性。這是練拳的『竅』,不通此『竅』,則功夫難成。筆者學拳之初,老師曾作歌曰『武藝雖精竅不真,贊盡心機枉勞神。』可見練拳時『竅』之重要。常見苦練十數年而收效甚微者,以其不明『竅』之故也。關於練氣之竅,先人有口授而少見於書傳。以致後之學者,難明其究竟。今姑簡釋之。
蓋練氣養生者,元氣充足則可以延年益壽,自不逮言。然而並不能將丹田之氣發之為絕技。欲使此浩然之氣發為武術絕技,必加以專門練習,即不但要善於聚,而且要善於運。技擊所運之氣謂之『混元氣』,與經絡之氣不同。此氣並不完全按十二正經之順序,周天運行,而是全身之氣渾然一體,根據作勢之需要,一上皆上,一下皆下,聚則一齊凝結,潛伏於丹田,發時—齊貫通於四梢, 上下鼓盪,左右開合。每於臨敵挫陣之的,若有一團氣力堅凝於腹臍之間,倏然自腰而背直貫於頂,自覺心明眼亮,勇氣倍增。起落鑽翻橫豎隨時而用,龍虎鷹熊鷂馬猴鼉蛇tai燕雞變化咸宜,毫忽之間,勝敗立分。此即渾元一氣之功也。練此混元一氣,必講架勢,蓋氣雖為架勢之本,而架勢則所以運用氣力者也。二者互為表裏,互為依存,缺一而不可也。
練時應先從乾坤樁和三體樁開始,以打通氣路,按照拳經規定的要求,即前邊所述八要中舌頂齒叩谷道提,三心並三意連……諸法以充實丹田,導氣使自肝、心、脾.肺,腎五道關層層透過,一無阻攔。即拳經所云, 『五行本是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之意。然後以劈、崩、炮,鑽、橫五拳為基礎,以意行氣,以氣運身,以內氣之運行帶動外形之變化,使丹田之氣由背骨往上回住於胸間,充於腹,盈於髒,沖於頂,凝於肋,隨架勢之變化而充於四肢,倏忽之間千變萬化,此乃形意之根本。無論對初學者還是對有較深功底的人,基本上都是以樁功和五拳作為基本形式進行練功的,對於這些架勢無論從夕形上或內氣上講,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在拳經上都有明確的規定。例如對劈崩二拳有『劈拳高舉出雲門,肺葉舒張氣暢仲,少商指引意中氣,修殘補缺效如神。』『崩拳起意在大敦,瞪目頂頭肝氣伸,身似駑弓手如箭,消息一動定乾坤。』以三體樁而論,從調神上講,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進入松靜境界,無物無我,四大皆空,眼前一片光明,這即是『虛無』。從調氣上講,引導丹田一股熱流循任督二脈周流,再走五氣朝元之路,上泥丸,下湧泉,頭手四肢…電息相通,周流無間。全身氣勢騰挪,意在動與不動之間。從調身上講,則有雞腿、龍身、熊膀,猴背、虎抱頭之勢。其對手與足、肘與膝,肩與胯,身軀與四肢,前腳與後腳……全身各部分之間的關係,都有嚴格規定,這就是『真形真相』。雞有蓄力騰空之意,熊有扣膀豎項之力,猴有沉肩鬆勁出力之勢,龍身曲曲折折變化神奇。這就是真相中之真意。無淪是靜是動,總是一吸一呼,一升一伏,肋中開合,丹田呼吸。兩蓋骨極力要曲,尾中大筋要直,胯要內抱,襠要外開,合周身之力向外一扭,則湧泉之氣自能從中透出。直行而上,不前出,不後掀。胸要虛涵,腹要沉實,腎水上潮,以濟心火。心腎相交,則真氣漸聚,精神乃長。故善於拳者,練勁,養氣,調水火,行似龍,動似虎,步如猴,內外相合,精、氣。神俱在其中矣。真訣合道之時,則內外神形相合,以身體動作旋轉,縱橫往來,一氣流行,無有停滯,循環無端,名曰『停息』,亦即拳術中脫胎神化之境也。此之謂得道矣。
五行與六合
[原文):
拳法遺來本五行,生克裏邊變化精,學者要知其中意,只在眼前一寸中。震龍兌虎各西東,朱雀玄武南北分,戍已二土中宮位,意為媒引相配成。眼耳口鼻外五行,手足四梢並頂心,久練內外成一氣,霹雷電雨起暴風。心動如火焰,四梢逞成風,肝動如箭鑽,脾動主力功,腎動似閃電,肺動陣雷聲,五行合一處,放膽即成功。明四梢永不懼,閉位五行永無凶。
[註解)行意拳之根本是五行拳,五行拳之精髓在於意,以意行氣,以氣運身,以意領先,以意帥形,隨意而動,因以成拳,是之謂行意。五行拳又名意拳,外形上是五個拳式,發力上是五種勁路,內通五條經絡,鍛煉五個臟器。習之日久,既可得健身之裨益,.又可獲技擊之妙用,實乃行意拳之『綱』也。行意拳之傳,原本只有五行拳,以後經過長期實踐才逐漸變化發展充實而有了十二大形與八字功法。故行意拳的練法、用法、內功外功,歷來都是以五行拳為基礎。
金、木、水、火、土:,謂之五行。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謂之五行相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木克土,謂之五行相剋。古人用五種物質來比喻不同的事物,用相生相剋來比喻諸事物之間互相制約互相補充和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的關係。這是古代語言,並非迷信,也並不難於理解。下邊我們不妨用現代語言結合現代科學加以說明。首先要說明,五行拳的拳式劈、崩、鑽、炮、橫是和人體內五條經絡即肺經、肝經、心經、腎經、脾經內外呼應息息相通的。劈拳通肺屬金,崩拳通肝屬木,鑽拳通腎屬水,炮拳通心屬火,橫拳通脾屬土。練拳時,動作與經絡相配合,氣血循經絡而運行。
劈拳與肺經相呼應,故練劈拳可以養肺。劈拳動作的用勁要求是頭向上頂,下顎無形向前用力,兩腳趾抓地,兩手如抓物,虎口作圓形,四指稍張開。身勢要正,舌頂、齒叩,目向前視。陽拳向上起鑽時吸氣,自中焦領起肺氣,直出中府雲門。同時足三陰之氣—亡行聚於中脘。拳向下落翻之時呼氣,氣自雲門沿臂內側而下直達少商,充於五個指尖。隨掌之落翻,雙腿向下微蹲,足三陽之氣乃下行而達於湧泉,前掌向前一搓,胸中空空洞洞,腹內堅實如鐵。從技擊上看,吸是合是蓄,能吸則自然能提得起,功能擎得人起,呼氣是開是發,能呼則能沉得下,亦能放得人出。如此一吸一呼,一躦一翻,進退起落,如水之翻浪,節奏分明,有條不紊,促進肺經中氣之運行,加強肺脈中血.液之循環。血養氣,氣行血,加強膈肌之功能,增進肺臟之健康。習之日久,呼吸深長,吐納有聲,故曰肺動陣雷聲。
崩拳主動作起落,與體內肝經相合,故練崩拳可以舒肝。崩拳之動作貴直、貴速,宜猛不宜遲。進步出拳,蹬後足,要大趾用力,頂頭豎項,勾動肝經,自大敦倏然而上於泥丸,同時還要瞪眼,使肝氣自雙目冒出,光芒*人。臂向前伸,沉肩墜肘順胯,其氣貫少商自拳冒出。左右輪換,勢如連珠,對肝臟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故曰肝動如箭鑽也。
鑽拳之動作,與腎經相合。鑽拳之用勁要求為頭頂、項豎、沉肩、提肛縮腎,兩腳用力抓地,左手放掌下按,同時右拳飛速自前心鑽出。肘向身體中線裹擠, 束身而進,急如閃電。腳之用力與拳之上鑽,配合無間。松肩提肛縮腎則可勾通腎經自湧泉而起,上貫脊柱過俞府,下前臂,倏然自中沖冒出。其氣發於腎臟,內外相合,故剛、勁、敏、速,令人捉摸不定。其拳形上的一伸一攢,有明顯的豎項塌腰動作,對整個脊柱尤其是腰椎,有使骨縫拉開之意,是極好的健腰補腎運動。久而久之,腰椎循環通暢,機能改善,腰肌的強度與彈性有明顯加強,既能擔負更多的直壓力,又能發出更雄厚的進擊力量,用習慣上的說法,叫做『腎氣足』。故云練鑽拳可以壯腰健腎。
炮拳的動作,與體內心經暗合。故練炮拳可以平心火,.養心血。炮拳起勢時隨雙手之一伸一握,走一個大踐步,渾身毛孔卷緊,頂頭、豎項、舌頂、齒叩,瞪眼。這一動作可使內氣自雙足上升聚於丹田。左小臂極力外旋,向自身中線一裹一鑽,即引動真氣並沖脈上貫於雙目,同時自極泉出兩臂而達於中沖少沖。此時氣已貫足,周身如同一個充滿高壓氣體的容器。進步時,一蹬一躦,左拳一滾翻,右拳向前照直衝出,一霎時如容器炸裂,勢不可當。這種一卷一炸,有節奏的連續動作,要求心臟加強每一搏動,輸出更多的血液。反覆刺激可以有效地鍛煉心肌,而對於正在發育中的青年尤有顯著效果。而老年人或心臟病患者,則以不發此種暴炸力而.改用暗勁為宜。
橫拳之意;圓滑似彈,上下兼顧。」其運用之妙在於拗步斜身,以橫破直。練時要頂頭豎項,沉肩塌腰。右拳前出時要連翻帶擰,肘要有垂勁,但不可有曲勁。兩手分開時有如撕綿之意。兩肩暗含着抽勁。進步時後足大趾用力,即可起脾經之氣自隱白上達於關元。出手拗步斜身,使脾經之氣在脾經胃腑循環。頭頂項豎舌向齒根頂,兩頰咽喉微微有向前之意,則氣可挾行咽喉達於齒根。至是,則脾經之氣自下而上可以通透無阻矣。
以上簡要地介紹了五行拳與體內五臟的關係。儘管這五拳在練法上各不相同,在健身與技擊上各有側重,但總的來說都是以意為主,以氣為用,以丹田為根本。丹田足則腎氣健、精神旺。心氣足則腦力堅、精神敏。肺臟足則氣必充,肝臟足則力必猛,脾臟充盈則體魄必強健。所以練好五行拳可以內養五臟,補腦力,保丹田,外強筋骨,捷身手,充耳目,奧妙無窮,裨益非淺也。心肝脾肺腎存在於體內,謂之內五行。目通於肝,鼻通於肺,耳通於腎,口舌通於心,人中通於脾,是五臟之體現於外者,謂之外五行。與人交手之時,要先閉住自己的五行,即所謂『五行本是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也。進攻時要以自己之手足,攻擊對方的耳目口鼻;此即所謂『天地交合,雲蔽日月」是也。
拳經中所謂的『四梢』,是舌、牙、甲、發。蓋舌為肉之梢,牙為骨之梢,甲為筋之梢,發為血之梢。與人相較之時,提起全付精神,五行一齊發動,發欲衝冠,舌欲催齒,齒欲斷筋,甲欲透骨,鐵馬金戈,勢不可當。故『閉住五行永無凶,明嘹四梢永不懼』。
其次,再談談五行相生相剋的問題。在技擊上,劈拳打出定式之後,前手下扣後拳跟鑽便成鑽拳,接着後手平出即為崩,前手裹挑後拳平出便為炮,上邊的手下落向內裹即為橫。這就是五行相生。是五拳相互補充的關係。雙方相搏時,劈可破崩、炮可破劈,鑽可破炮,橫可破鑽,這便是五行相剋,是五拳便互制約的關係。這種相生相剋的關係,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只是為初學者指出的一條簡便道路,用以作為技擊入門的手段而已。由於初學者內氣不順,外形不合,渾身散亂無章,不得不繩之以規矩,通其氣血,堅其體質。使之循序漸進,逐步得拳法之妙用。當練到一定程度後,便不可再死守這些規矩不放。其要在於內中一氣流行,外形和順自然,內外相合。到至善處,動作再不分五拳,變化再不談生克,而且坐臥行走,無處不是拳,或靜或動,無處不能變。千招萬式可歸納為一招一式,一招一式亦可因勢變化為千招萬式,每一出勢便有八面威風也。古人習慣用五行、八卦來說明方位。不論自己練習或與人相較時,總要佔據中宮之位,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其勢之飛騰變化,又總要以『意』為媒引,即在意不在力,心意一動氣自丹田而出,如虎之狠,如龍之驚,氣發而為聲,聲隨勢發,手隨聲落,錚錚然有金石之聲,如北風捲地百草俱折,如辟雷擊地,無堅不催。
(原文):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滕合,手與足合,是謂六合。君與臣合,相與將合,將與兵合,俱成一氣。一進無有不進,一合無有不合。
[註解)既明五行之理,在練法上必須嚴格按照『六合』的要求去做。心與意、意與氣、氣與力相合,或者說君與臣、相與將,將與兵相合,叫做內三合。肩與胯、肘與膝、手與足相合,叫做外三合。總稱六合。合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要合?怎樣做到合?
所謂『合』,是指在運動時全身上下四肢百骸要能互相配合,協調一致。使全身各部動作的幅度、運動的快慢、發力的大小及方向,各肢體間的相對位置,都能恰到好處,沒有過與不及的情況。如此則自身才能平衡、穩定,轉變靈活,敏捷,便於發力。 『合』是人先的本能,與生俱來,並非什麼新奇的東西。例如:人走路時,向前邁左腳時便自然向後甩左手,兩臂前推時,兩腳自然後蹬,兩臂後拉時,則身體後仰,雙腳前蹬,臀向後墜時則上體向前俯,舉手時肺部自然吸氣,落手時肺部自然呼氣,蓄勁時吸氣,發勁時呼氣……
總之,人在運動時,根據先天本能,總是把自己自然而然地放在最平穩的狀態,作出最適合於當時運動情況的姿勢。所以『合』乃是自然的合,全面的合,包括內外相合,上下相合,左右相合,前後相合……決不只是六合而已。初學拳者,由於動作生疏,精神緊張,別彆扭扭,反而失去了『合』字。若能做到『拳打自然』,也就很容易得『合』字之妙了。
心,指人的思維器官,意指人的思維活動,形之於外就體現為人的精神氣質,內中意一動,則精神振奮,目有光芒,整個神氣能將對方罩住,如貓之捕鼠,鷹之攫兔,斯之謂心與意合。內中意念一起,刺激了植物性神經,各內臟一齊積極活動起來,推動了循環系統進一步改善,一部分平時不易開放的毛細血管都開放了,氣癌便油然而生,自覺臍下溫暖,腹如沸鼎,這便是意與氣合。一旦打出拳式,動作捐向何處,氣便隨之而至,力也即倏然而至,意帥氣,氣催力,這就叫氣與力合。內外一致,手腳齊到,不先不後,不貪不歉。後腳蹬,前腳蹦,手掌吐勁。肘之垂勁與膝之縱力相合,肩之沉勁與胯之抱力相合,肩之開勁與襠之圓勁一致,渾身內外上下協調一致,互相補充而毫不散亂,斯之謂六合俱備。這即是岳武穆王在其拳術要論中所說的『一動無有不動,一合無有不合』的意思。
學行意拳千萬不可入於俗套(即所謂練油了),為了達到六合必須按每一拳式的要求,按部就班,規規矩矩地練,一勢及格再練另一勢。每一舉動,先要自己衡量是否合乎要求? 稍有不合,即需迅速改正。如此一步步練去,自可少走彎路。隨着功夫漸進,拳勢也越打越自然,最後就可不必再計較外形上的長短高低,專心致力於合、順二字。正如劉其蘭老先生云:『內不悖於神氣,外不乖於形式,外邊形式之順,是內中神氣之和,見外而知其內,內外合而為一。用之於技擊時,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動靜咸宜。隨彼意而動之,無可無不可也。』若能如此,方算得行意拳之真諦矣!
形意八字訣
『拳經』是武林前輩長期習武用武的經驗之談。行意拳經是行意拳各項技術的總根底。是練功的基本依據。以拳經為指導進行鍛練,可以不走或少走彎路,獲得事半功倍之效。過去由於門戶之見和保守思想的影響,諸武林前輩在傳徒授藝時,多採用身傳口授,只准默記而不許錄,傳之久而不免遺失或謬誤,且歌訣簡單,令人費解,給後學者帶來話多困難。筆者現將前輩所授拳經原文加以整理,分成練功八字訣、手腳身法步、八門打法、論交手,總要十六訣、五行與六合、內功,論氣等八個部分,結合馬禮堂老師及諸位前輩耳提面命之教導與個人四十年來實踐的體會,加以解說注釋,供形意拳愛好者參考。
一、練功八字訣
(原文)頂、扣、垂、抱、月、圃、挺、尖,是謂樁功八字。八字者實乃樁功之要點,行意拳之基礎。幾拳式站定,要八字俱備。
歌曰:
(一)頭往上頂項要直,舌頂上顴調呼吸,手指外頂腕放鬆,三頂齊頂是真機。三頂身法腳提起,肛門提起如千飛,腰起高行如槐蟲,身落鴿子鑽樹林。
(二)腳面弓扣趾抓地,手指弓扣鷹爪力,兩膀合扣往外送,明嘹三扣歲一力。
(三)氣沉丹田氣之根,兩肘下垂雙肩沉,兩膀垂墜往裏夾,三垂齊垂訣竅真。
(四)丹田氣抱訣竅真,心意把定聚精神,胳膊要抱有撐勁,三抱齊抱氣貫身。內外一氣堅如鐵,四梢齊發方為真。
(五)胳膊漫弓似月牙,腿膝漫弓似月牙,手腕漫弓似月牙,三月拳式是真法。明除三月多一巧,三月齊動敏力發。
(六)胸脯要圓氣下沉,脊背要圓似猴身,虎口撐圓掌心空,三圃齊圓是真形。
(七)挺腰豎項勁抖擻,腿膝要挺樹生根,胳膊仲挺有舒勁,三挺齊挺力百鍾。
(八)出乎總要看三尖,鼻尖手尖與足尖,三尖齊照如一線,落步六合是真奉。.
註解:
頭頂、舌頂、指頂,謂之三頂。頂頭豎項不但是行意拳的要求,也是各拳種和各派氣功在姿勢上的共同要求。其目的是為了勾通任督二脈運行的氣路。頭為三陽之會,頭上頂則真陽上沖。正頭起項,壯麵凝神,則真氣自海底升起,下會陰向後過命門而直上夾脊,經玉枕達聰門。舌為心之苗,舌頂上顎則心火沿任脈而下降,可收水火既濟之功。舌頂上顎以鼻呼吸,使任督二脈在上部接通。氣自聰門而下, 從口入,經舌,沿任脈下於丹田。自腰椎以下將骨節開,尾閭向前上兜轉,提肛縮腎收小腹,則任督二脈在下部勾通。於是氣行滾滾形成小周天循環。指頂則氣貫四梢而感覺靈敏。手腕不用力,同時沉肩墜肘,掌心微向前塌,叫做松腕。指頂腕松,有前伸之意無前伸之形,則氣自肩井、曲池兩穴,沿臂而下,直貫掌指。氣勢吞吐,掌中旋轉,有推山入海之功。三頂之中,頭頂尤為重要,頂頭豎項蹬足,是發力的根本。試看馬拉重車上坡時,塌腰、蹬後腿、頂頭豎項以出力。練拳者,為了內順外合,氣充力足,其拳式動作也必須符合這一生理上的特點。在作到三頂,內氣暢通順遂之後,足心上提,兩腰眼同時微微上起,則氣自腳下而超,便覺身子輕靈步履輕便,動轉無遲重之虞。如同快步履薄冰一般,提氣疾行如飛而過。昔日劉奇芝老先生有云「蟄龍升天機關在腰』,斯之謂歟!
腳趾弓扣抓地,手指如鷹抓物,兩膀向前合扣,謂之三扣。此乃練鷹爪大力法的姿勢,是行意拳的特點『虎威鷹猛,以爪為鋒,爪之所到,皆可奏功』即是此意。兩膀合扣如熊膀之勢,則自然能拔背涵胸。所謂合扣並非用力前合,而是將肩放鬆,微微下沉,鬆開胸大肌、背闊肌和雙頭肌,拉開兩片扇子骨(肩胛骨),將兩肩並穴軟意鬆開向前一送,則背自圓而勁自出。這就是內功經上所說的『松肩以出勁』同時還要驚起四梢,一齊用力,這即是練大力的方法。
氣垂、肘垂,肩垂,叫作三垂。三垂之中首要的是氣垂。氣垂即是氣沉丹田,能氣沉丹田則下盤穩,中盤活,四肢靈。所謂『氣沉丹田,身穩如山』是也。欲氣沉丹田,首先胸要虛、腹要實,橫膈下降。太極拳名家郝家俊先生稱這種狀態為『胸中空洞洞,肚裏沉甸甸』。行意拳前輩孫祿堂先生管這叫做『心腎相交,水升火降』。氣垂丹田的關鍵在於將腰胯以上部位放鬆。而將這些部位放鬆的關鍵,又在於沉肩。沉肩與墜肘是一個動作,肘墜而後肩能沉,肩沉而後胸肌、背肌才能放鬆,背自拔而圓,臂自長而活,整個身軀與上肢乃能靈活自然,無絲毫抽扯游移之形了。兩肘下垂則兩膊自圓,既可增強兩臂發力的吞吐之勢,退又可以固兩肋。三垂之勢一作,便可意帥氣,氣催力,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內外上下,渾然一體。肩肘之作用甚為重要,前臂被制,必用肘化,大臂被制,必用肩化。肩肘僵直不靈,則整個上肢即失去攻守之能力,此不可不知也。
丹田抱,心氣抱,兩膊抱,謂之三抱。氣自湧泉升起降入丹田之內,要將氣抱住,存於丹田之內,如同一個球一般。所謂抱住,是指氣在丹田勢如沸鼎,在存與放、動與靜之間,千萬不能形成『氣貫丹田』或『入力丹田』。抱是出於自然,貫乃出於勉強,要切實注意,欲發人時,以我之氣球對準他之球,照直而去,擊發必准。心抱而精神聚,又叫『神抱』或『神凝』。必神凝而後氣才能通,所以神抱是丹田抱的必要條件,二者要同時體現,相輔相成。神凝時,精神高度集中,猶如一.支部隊下達了戰鬥總動員令一般,全體處於戒備狀態,雖外似安逸而內中則氣勢騰挪,處於一觸即發之間。這是每一武術家必需具備的功夫,非有此,在格鬥中不足以取勝地。胳膊抱圓,肩沉、肘墜、背松,則兩臂相通,所謂神通在背也;欲思作到三抱,在站樁時必須頂頭、豎項、抱胯、提肛、沉肩墜肘、拔背涵胸、提膝,還要提起全付精神,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祁州張鑒塘先生管這叫『站功集力法』。練之日久,自能心凝神聚,氣不外散,力達四梢。
胳膊微屈、腿膝微屈、掌向前塌而腕子微屈,總稱三曲或三月。行意拳每個拳勢,都取既舒展又曲蓄之勢,而不許挺直僵硬。故每一出勢,要做到三屈。胳膊曲即是沉肩墜肘,肩向前送以出力的結果。膝曲乃松腰、抱胯,膝下沉而又前縱之勢,腿便彎成半月之形,下盤力富而穩健。坐腕塌掌,伸縮自如,出力有吞吐之勢,則手腕自成半月之形,力湊而綿綿不斷。總的說來,三月乃內家拳『力以曲蓄而有餘』『曲中求直,蓄而後發』之勢。四肢發力是肌肉纖維收縮的結果。肌肉若預先拉長然後再收縮,就可發出更大的力量。實驗證明:當肘與膝微屈到135度,有關的肌腱正好預拉到生理上所謂的『適宜長度』,此時肌腱收縮之力最大,作『功』最多。因此我們規定行意拳式的『曲』多在120度-150度之間。以『三月』之式與人接手時,渾身有圓而整的堋勁,關節富於彈性,伸縮自如,用勁不斷。以之為守,只須用腰腿的擰轉即可很容易地化開對方之力,以之為攻,可應時而發,不須再蓄,又能最大限度地運用肌肉的收縮力,故其力迅且猛也。
背圓、胸圓、虎口圓,謂之三圓。這是內家拳用以接通任督二脈,以氣催力發出內勁的真形。胸圓並非挺胸凸肚,乃是既挺拔又要心窩微收,胸出而閉之意。胸圓而後兩肘得力;纏裹收放,攻守皆宜。作得適宜則兩肘力全,呼吸暢通,作得過分則肺部受擠壓而有礙健康。背圓又。叫『猴背』,背有拔之意,鬆開肩胛骨,肩向前送,則脊椎自能節節鬆開。這就是內功經—上說的『撤開二六連環鎖,一點靈光吊在眉』。此時再鬆開兩胯,氣聚於丹田,樁步穩實,任督暢通,精貫於頂,力自命門上至夾脊,分左右佈於兩膊。虎口撐圓,松腕塌掌,氣貫掌指,勢一動便有吞吐蓄髮之意。
身挺,膝挺、胳膊挺,謂之三挺。只可有挺之意,不可有挺之形。肘仍要下垂,膝仍要微屈,腰仍要下塌。全身在放鬆之中不是往一起疙就,而是有伸張挺拔之意,宛如黎柱支傾有立木頂千斤之勢。發力時,頂頭豎項塌腰謂之身挺。身挺則頭部正直,精氣貫頂,脊骨撥開督脈暢通。後腳蹬勁謂之膝挺。此乃力之源泉。沉肩墜肘往前送勁,是胳膊挺。拳家術語叫做『鬆勁』。三挺齊挺則命門真氣直貫於頂,後下於丹田。力自腳眼而起,既正且直,直貫掌心與指梢。作到好處,其勁又軟又硬,松如繩之系,悍如水之清,妙不可言。
鼻尖、手尖、足尖謂之三尖。凡一舉手,先要三尖是否對準,是否在同一個垂直平面中?三尖是否與發力方向一致?三尖對正,才能發勁如放箭,得行意拳中『直』之妙用。凡發力必起於後腳跟,上過命門到夾脊分別左右順胳膊貫於掌指,如同一根鋼性杆件一般,足跟微微一蹬,力便從指尖那裏冒出來。傳遞極快而且所傳主力極大。為何三尖一定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中?這是由於力學中的平衡原則所規定的。發力以進擊對方時,總以能將對方擊出去而自身則穩如泰山,方為得體。從力學觀點來看,—當我擊中劉「方時,我自身的重力、我後足蹬地之反力與擊中對方時來自對方被擊點之反力,三者應成一平衡力系,我身才能穩固。而三力平衡的必要條件是共同作用於同一平面內且匯交於—,點,只有三尖相對才能達到上述三力之平衡。反之,如三尖不對,此三力便有可能形成對自身重心的不平衡力矩,在此力矩的作用下,於擊中對方的同時,自身也將產生旋轉或移動而不能中正安舒,此乃拳家之忌,不可不知。三尖對正是對已的要求,將勁放到對方身上是否能打得動,還要掌握『端、的』二字。我發力時,我掌與對方身體相接觸之點,即着力點,叫做『端』。我力發出後要從着力點直貫到對方身上另一點,那個點叫做『的』。端和的將連成一條直線。能否打動對方與『的』的選擇有密切關係。根據我個人實踐經驗,如將掌放到對方前胸而意在對方後背,即的在後背,是打不動對方的。對方稍一涵胸轉腰就可化開。如我意在對方命門,也就是說我打的是從對方前胸直貫對方後腰的這條直線,則對方上半身便僵而不化,非換步不能化開。如我將的放在刑.方後腳跟上,則對方全身便如同一根硬棍,既不能轉腰也不能換步,一發力便能打出去。二人作研究性實驗,很容易證明這一點。如在二人較技之時,化發在瞬息之間、毫髮之際,時機稍縱即逝,非平時刻苦鍛煉有深功夫的人,是頗不易作到的。
周身八字二十四法是一個整體,沒有先後主次之分。每一作勢,便要處處合乎要求,不能有所側重或有所偏廢。因為人體是一完整的機體,一肢動而百骨隨,牽一髮而動全身。某一方面的太過或不足,往往會導致其它方面的不足或太過。一點不對,常引起整體姿勢與勁路的悖謬,要切實注意。初練時要慢不要快,要嚴格不可大意。每一勢在基本正確的基礎上要反覆練習十幾萬到幾十萬次,甚至上百萬次,才能形成動力定型,少丁是不行的。望學者要有耐心、有決心、有恆心,萬勿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也。
昔日劉文華先生在清華大學教拳時,為了初學者便於掌握,特提出了練法八要: .谷道提、三心並、三意連,三尖對、五行順、四梢齊,心要晦,眼要毒。谷道提即提肛。三心並者乃頂心往下,腳心往上,手心往回三者合於一處。頂心往下則上之氣可下注於丹田,腳心上提則下之氣可上行而注於丹田,手心往回縮則外之氣可回聚於丹田。三心並,氣乃歸於一。三意連即心意、氣意、力意連而為一。也是要作到內三合之意。三意中以氣意為主,氣意練好則可內應心意外帥力意。三尖對即—卜邊所講的三尖。五行順即『內五行要順,外五行要隨』,架勢所至而力氣注之。四梢齊即舌齒爪甲毛髮一齊發動。心晦指的是練功時心意安靜,不遑不忙。內固精神,外示安逸,神不外散。目艮毒有疾敏之意。練功時要提起精神,內氣充盈,氣下於海,光聚天心。目有神光,芒可射人。切不可萎靡渙散。
以上八要,雖非老譜所載,然實系劉文華老先生數十年實踐的切身體會,書之於斯以供練功者參考。.
[注]劉文華乃八大弟子中劉奇蘭先生之子,曾任天津武士會總教練,清華學堂武術教授。
手眼身法步
形意拳如同其它拳種,也講究手法,腳法,身法,步法,交手法等等。但形意拳之法與其它拳種之法迥乎不同。形意拳着重於拳法之基本原則的應用,而不是追求其一招一式的長短高低。茲按拳經所載,分別敘述如下:
一,手法
[拳經雲):手法者何? 單手、雙手,起手、領手是也。束身而起,翻而落,起如舉鼎,落如分磚。筋梢發勁謂之起,筋梢不發勁謂之領。手撩陰,肘護心,有曲有直,如虎撲人。
[註解):對形意拳的手法,必須徹底弄清起落鑽翻、橫順。若用單手,起為鑽,落為翻,起是橫,落是順。手一動即謂之起,由動而直上而出謂之鑽,鑽之後小魚際稍外扭謂之橫,由扭而至虎口向上時即為翻,此時勁為順手亦近乎落矣。這即是起橫落順之意。打劈拳時最為明顯。若用雙手出勢,仍是起鑽落翻,起橫落順。或雙手交插而起,至頂上,然後向兩邊分而落,如鴿形振翅一般。若自胸前起向前翻而落,必須起如虎之撲食,落如鷹之抓物,起鑽落翻要分明。在打起落時,如筋梢發力則叫作起手,若筋梢不發力,手起而不落,則謂之領手。無論哪種手法,胳膊都要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總以肘能護肋,手能護心為妙。 」
二、腳法
[拳經雲):足法者何?起鑽落翻,忌踢宜踏而已。起足望膝,起膝望懷,起似伏龍升天,落如劈雷擊地。
(註解):以腳法言之,仍然是起鑽落翻。要和手一齊動作,緊密配合。起腳如同手之撩陰,其勁上翻,落腳如巨石入水,其勁下扎。用腳時最忌上踢,蓋因腳踢一身皆空,自己先拔了根而易為人所乘也。腳打時宜用踩,起腳便向對方腳面,兩臆或兩膝直踏下去,如同狸貓上樹,四肢並用。如用狸貓上樹,四肢並用。如用膝打,則提膝直向對方陰部,小腹或前胸頂去,其力極大。手法,足法,本自相同。不過用足法時尤須知動腳如虎行之無聲,龍行之無蹤,方到好處。
[拳經雲);起無蹤,落無形,足去好似捲地風。遠處不發足,發足必定輸。若遇人多莫心焦,踩足二起鴦鴛腳。後腳趁前腳,後腳踏腿彎,後腳趁前腳,前腳未實後腳起。先進左腿,左腳未落右腳起,先進右腿,右腳未落左腳隨。
[註解):進腳時,不可向前邁步,應先將腳稍提離地,使腳底與地面平行,相距約一寸半之高,然後照直向前蹚去,若無物然。不管遇到何種阻攔,要象推土機一樣,照直向前鏟進去。如與對方相距較遠時,切不可髮腳,髮腳必為人所乘。這時應該使用郭雲深老先生『遠地宜緩之法』,聚精會神,緩步迂迴接近對方,然後再猛撲上去,接手後仍要鑽進去打,用踏,砍。擁諸腿法。倘遇群戰之時,對方人多或有棍,棒、器械,則不可直取硬進,要三回兩轉,連腿帶腳並剪而上,即所謂『踩足二起鴦鴛腳』也,曹繼武先生常用之。其法為前腳未落後腳即起,或先腳未實後腳即隨,行之甚為有效。
三、身法
[拳經雲):身法有八要,起、落、進、退。反側、收縱而已。
(註解):在身法上,同樣是起為鑽為橫,落為翻為順。如鷂子入林束身而起,藏身而落。從意和氣上來說,起則高揚其身,若有增長之意,落則低抑其體,如有攢捉之形,當進必進,要側其身而勇往直前,當退則退,應領其氣而迴轉伏勢。進步要低,退步要高,起如挑擔,機關在腰,—收一放,行如槐蟲。還要切記頂頭豎項以通督脈。前腳要平直 出,如鏟車之鏟鋼板然,後腳要跟,宜平移而勿拖拉。渾身之勁一齊向前伸,貴直,貴速,貴整。反身顧後,後即是前, 側顧左右,左右不分。斯之謂『進、退,顧,盼』。回身時必須在扣步擺腳轉身的同時,邊接手、邊護襠、邊護面,有接有護有打,三者合一,方為妙用。拳式中之『狸貓倒上樹』『白蛇纏身"『鷂子翻身』等,莫不如是。收縱者,斂 伏虎,即如靈貓捕鼠時,收身後斂待機而動之勢,此所以蓄勁也。縱如攫食,此是蓄而後放也。縱時以中平為宜,以直去為妙。這就叫做『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從收到縱,從蓄到發,似乎中間有停頓間斷之處,其實內中之意氣仍是連續的,而且連得很緊,絕無停頓。這就是拳經上『收即是放,斷而復連』之意,也叫做『勁斷意不斷"。縱力時要不俯不仰,不偏不倚,向前則一直而去,向後則一直而落。所謂縱橫因時以變遷,高低因勢而轉移,機關在腰,變通在心,不能一概而論。
四、步法
[拳經雲):步法者何?寸步、快步、墊步,過步、踐步、剪步是也。
[註解]:形意拳式雖簡,其步法卻有六種之多。寸步者,當離對方只有尺把遠之時,腳只微進一寸之遠,或者只一抬一落而不進步,手足一齊發動,勢如點炮,又如雞之抖翎,虎之抖毛,四梢齊發,謂之寸勁。快步者,當距對方五六尺遠時用之。其法為起左腳,急上右腳,左腳用力一蹬,平飛而去,如炮拳之步法。墊步是一小步兩大步,共三步為一步。如左腳在前,仍先進左腳,急上右腳抬起左腳,右腳用力一蹬,同時左腳進一大步,右腳跟步。虎形之第一步便是這種步法。昔人云郭雲深先生打虎形,『一步三丈五』,指的即是墊步也。如遇對方身大而力猛者,則用過步。不論起前腳或起後腳,應即將所起之腳攢進,直踏過對方後腳,手到力發,則對方自跌出而我自己則頗不費力。這就是拳經上說的『腳踏中門搶地位,便是神仙也難防』。踐步,也叫野馬跡蹄之步。如鷂子入林,左腳在前,仍進左腳,急上右腳蹬左腳,照直而去,右腳落地同時左腳提起,置於右腳內側,磨脛。此即馬奔虎踐之步也。剪步即龍行步。遇對方急退,我趕打時用之。起前腳,後腳起而未落之時,前腳仍向前格楞一步,後腳而橫踩落地,兩腿成剪子股式,手與腿相合。此即神龍游空,烏龍擺尾,追風趕月不放鬆之打法也。總之,步乃一身之根基。身欲動而步為之周旋,手欲動而步為之催*,上欲動而下自隨之。進退轉換,無不以兩足之行動為之轉移,故步實為身之砥柱;至為重要。
五。一身之總法
[拳經雲): 勾攔棚架不為能,顧開截追是英雄。上法手為妙,進法步佔先。工,順、勇,急,並狠,真, 內外一氣緊相連。三姓調養多妙用,遇敵取勝不為難。
[註解),所謂『一身之總法』,即攻守之總法也。各人之體會不同,經驗有別,故其法亦有異。按形意拳第二世傳人曹繼武老前輩之傳於後世者,計有顧法,開法,截法,追法,上法,進法之不同。顧法亦即破法,可分單顧、雙顧,顧上,顧下,顧左右,顧前後。單手顧用截手,或裏截或外截。雙手顧則用橫拳或馬形,或用雙截手,或用八字功中之「『裹』之功。顧上用衝天炮或烏龍倒卷水,顧下用掃地炮。顧前後則用前後掃錘,撇身反背,望眉斬甲。顧左右則用填透:炮,鼉龍戲水,烏龍翻江。拳一觸即發,顧中有打,顧即是打。絕不象其它拳種先勾攔棚架而後再進招。開法用熊形,肘開,肩開。用進勁者曰剛開,如豆角炸開豆子進出。其勁柔者曰柔開,勁涵蓄於胸而松活於肩背。截法者,有截手,截身,截言,截面,截心諸法。截手者,彼手已動而未到,我急截之。截身者,彼微動我即先截之,使不得出。截言者,彼言方露其意我即截之。若彼面露其色我即截之者謂之截面。彼目笑眉喜意甚恭而心有殺機,我能察而迎機以截之者,謂之截心。上法以出手為妙,進法以動步為先,而總以身法為要。行意拳離遠不發招,發招必是鑽進身去打。意動而身動,手動而腳隨,手腳齊到方為得體。手起如丹鳳朝陽,進步搶入,搶上踩打。氣勢要雄壯,身法要靈活,手足相連,內外一氣,倏然即至。上法有六方:曰工,巧妙也,曰順,順敵來勢之自然也,曰勇,果斷也,畏懼遲疑,兵家大忌,曰急,快也,手急也,當發即發,刻不容緩。曰狠,舉手不容情也,心一動而內勁即出,曰真,發心中得見之真,使對方難以變化,為我所制。六方明,則可得上法進法之妙用。在以上數法之外,還有所謂三性調養法。眼為見性,所謂眼觀六路。耳為錄性,所謂耳聽八方。心中時常驚醒,所謂高度警惕。此三性者武藝中所不可缺少者。知此三性,則精靈之意在我。先事預防,不至為人所算,則可無失機之虞。人體各部是一個整體,大腦為指揮官。手足身步法五者,自有其內在的密切聯繫。大體上說來,手管上下,腰司左右,腳主前後進退。肘管護肋,膝管護襠,手管護面、護心。又兩手各管半邊,以自身中線為界,各有防區,不相逾越。各部分如能克盡己責,配合恰當,則動轉挪移,攻守進退,自能圓通括潑,得心應手;如不明隙其中關係,各部分不適當地亂動,不能各盡己責,卻去多管閒事,必將互相干擾,互相牽涉,發揮不出各自的潛在能力,而終歸於失敗.學者不可不知也。
論交手
原文:
起為鑽,落為翻,起為橫,落為順。落順不見順,起橫不見橫,起落二字要分明。起似伏龍升天,落如霹雷擊地,起如挑擔,行如槐蟲。起無形落無蹤,起意好似捲地風。起不起何用起?落不落何用落?低之中望為高,高之中望為低,起落二字與心齊。未起身先側, 未落身先墜, 未起如摘予,未落如墜子。拳去不空回,空回總不奇。手如如鋼銼,手回如鈎竿,能叫我先動,莫叫他起拳。不鑽不翻一寸為先。破中即是打,打破緊相連。
注釋:
練行意拳,打的是起落,鑽翻,橫豎,升伏。起落鑽翻是外形,橫豎是勁路,升伏是內氣。外形是內氣運行的外在表現,內氣是變勢發勁的原動力。升,是指吸氣時真氣自湧泉升至聰門(前額上方,伏、是指呼氣時真氣仍下降而歸於丹田,復降至底,覺周身之氣漸小,如龍蟄虎伏。豎也叫順,是指自肩至足底,橫是指自兩背骨至兩手。鑽翻是指兩手的陰陽變幻。手背為陽,掌心為陰,胳膊內側為陰,外側為陽,與人身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絡暗合。起手為鑽、為升,為橫,落手為翻,為豎、為伏。所以手一起一落,一去一回,則勁有橫豎,氣有飛騰。在勁兒之橫豎變化時,內氣亦同時有橫豎之變化。箇中滋味需細心體會,才能有所得。起時用勁兒如挑擔,其跟在於腳,全體一齊用力上伸,要側身而起。其內氣之升則如伏龍升天。進步如槐蟲之行,勁在足在腰,其身下墜,其氣亦下如霹雷擊地。意之起,氣之來,無形無蹤,倏然而至。起手要沉實,雖是向上向前,肩肘仍要有沉墜之意,猶如鉗工推動鋼銼,勁勻而沉。回手亦不是隨便向後撤,而是向下向後,有腰臀之力,如鈎竿從高樹上勾落果子一般。去是打,回也是打。如對方來手甚快,我則前手連接帶撥帶打,以打中為破,破即是打。自夕彤上看,起落鑽翻甚不分明,這就是『起橫不見橫』、『起不起何用再起』和『落順不見順』,『落不落何用再落』的情況。但內氣之縱橫和勁路之變化仍甚分明。如對方距我甚近,出手便能傷及我身,我來不及換步,出手也來不及鑽翻,則只能用意、氣之起落鑽翻橫豎,助之以寸步,接定對方的勁,渾身一抖,將對方發出去。所以叫作『起無蹤落無形』。這就是『不鑽不翻一寸為先』的意思;
(原文); 出手橫拳,勢難招展,前後四梢望眉展,撇身反背虎搜山。斬手似炮行如風,把把鷹捉開四千。剪子股十字立,進步踏打不留情。拳似藥箭身如弓,踏進中門去打人。上法須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拳似炮,龍折身,遇敵好似火燒身。
(注釋):
橫拳為諸拳之母,故出手便是橫拳。橫拳有先天後天之分。先天之橫是無形的橫拳,如運用三體式的形式,將渾身放鬆(要松而不軟)不用一絲拙力,精神內守,氣勢騰挪,圓滿無虧,以意行氣,以氣帥形,可以變成各種拳勢,精,氣,神皆在其中。這就是『起無形,起為橫』。如外形一動,手足一出,但橫勁未發,此即成後天之橫。各種勁路皆在其中。後出手便發出橫勁,是之謂一行一橫,為名家所不取也。撇身、反背,拳砸,或扣步、轉腰、提膝、拳砸,在行意拳叫作『望眉斬甲』。步一動即變成鷹啄之式,出拳便是『四平炮』。此諸式自始至終貫穿着八字功的『展』法,可以連環使用,是一種比較厲害的打法。所謂『展拳勇猛不可擋,截梢劈面取中堂』就是指的這種展法。上用鷹啄,下用剪步十字扁踩,同時並舉,如狸貓上樹,直。取對方兩足,兩臁,兩膝,十分厲害。行意拳的進攻特點之一是近打,即撥開門戶,鑽進去打。要想鑽進去,必須束身而進,如鷂子入林一般。又如蛇之彎彎曲曲,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其中則首尾皆應。以頭領身,以身帶步,腳踏中門,直向對方襠中插入。進身的同時,既是顧又是蓄,要蓄如伏弩;進去後手腳齊落,動如發機。渾身—匕下順着一個方向,同時發力。在此一瞬間,四梢一齊發動,不許有絲毫畏懼遲疑,猶如受到火燒蛇咬一般,渾身一抖,如火炮爆炸,打出一個整勁來,這就叫』驚起四梢』。
(原文):
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膽上如風響,起落似箭鑽,遇敵要取勝,四梢俱要齊。內要捉,外要隨,打要遠,氣要催。遠踐近鑽進合膝,敵人沾身要縱力。起手如虎撲,下腳不落空,拳打三節不見形,若見形影不為能。牆倒容易推,天塌最難擎,雨過塵灰盡,風吹暴雨傾。架梁閃折不為重,有稱打起千百斤。身體來動可知情,才知足心大光明。
(注釋):
與人交手時,首先要氣勢勝過對方,如關雲長之斬顏良誅文丑,視敵人如插標賣首,勇往直前一蹚而過,如踏草芥。有膽才發得出力,有膽其技術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這就是行意拳養氣之功。內要提是指內中之意一動,精神即提起,不可散亂。肛門微提,真氣聚於丹田,腹如沸鼎,真意萌發,氣勢騰挪。所謂『隨』,有兩重意思:一是指外形隨內氣之動而動,二是指在接手後不能主觀,不能硬頂,要隨對方來勢,因勢利導。如對方猛力來攻,我不攖其鋒,先順對方之力稍稍一引,即乘機鑽進。郭雲深老先生謂之『隨』,即隨而後打也。打時身雖近而意則遠,才能放得出入去。比如我距對方只有一,二尺遠,一拳打去要如同打六尺開外之物一樣。如此則氣長勁也長,平時自己走架發力也要如此。意到氣到,氣到力發,梢節動,中節隨,根節催。發力時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腰催胯,胯催膝,周身合成一家,三節連通一氣。如與對方相距較遠,則用馬奔虎踐之步;如與對方相距較近,則用起鑽落翻,進步合膝護襠。如對方已進來將我*住,我仍用身將對方引進,同時自己合而蓄,如同被捆住一般,繼而突然一炸,其勁又整又脆,短而迅猛,常可將對方打起來拋出去,我勢一動,直如天塌雨傾,使人無法擎、無處躲,則對方自敗之無疑也。行意拳的打法要明三節:上節不明則拳無所宗;中節不明則全身皆空,上下不能貫通一氣,下節不明則發力不能沉實有力。三節一齊發動,互相配合,互為補充,則渾身都打人,無處不打人,故曰『拳打三節不見形』也。若遇對方身長力大,亦需以巧取勝,不可拼力。用巧之法是根據力學上的槓桿原理,也就是搬運工使用撬槓之法,以四兩撥千斤。對方力雖大,貴在使他放不到我身上,或不能完全放到我身上;我力雖小,貴乎能全部放到對方身上,而且放到薄弱的環節,放在對方最不穩定的時機。此法之運用,必須以能聽勁為前提。
[原文):
眼要毒,手要奸,腳踏中門往裏鑽。眼有鑑察之精,手有拔轉之能,足有行程之功。兩肘不離肋, 兩手不離心, 出洞入洞緊隨身。熊出洞,虎離窩、硬崩摘豆角。由其不意而出之,乘其不備而攻之,手腳齊出,手到勁發,抖擻、撲按,竄身、縱力。
(注釋);
人體各部是一個有機整體,應各守防地,克盡己責,配合恰當,才能得攻守之妙用。與人交手之時,在大腦統一指揮之下,眼司鑑察對方的行動,要作到明察秋毫,看得准,看得快。撥攔擋架,封自己門戶,打開對方門戶,則全在兩手兩臂。而鑽進去則靠兩腿兩足。拳不離肋,拳不離心,則自己嚴密而出手迅速狠直,打出中平拳威力甚大。行意拳貴在發.內勁,即意、氣、力三者合一,發於丹田之中,達於骨縫之內,再由內而外,貫於肌膚,達於四梢。纏繞往來,收放開合,既綿軟而又沉實,既有定向而又無定向,圓中有方,曲中有直。引之便來,不得不來,放之便去,不能不去。內勁兒的獲得是在正確理論指導下,使用正確的方法,經過長期刻苦鍛煉的結果。由於神經糸統功能加強,肌肉的記憶牢固,反射能力變強,對於夕睞刺激感覺靈敏,傳遞迅速,反射快,變化及時,因而就體現出能曲能直、能柔能剛的特色來。根據形勢的需要,發抖擻之力如錦雞抖翎;發撲按之力如靈貓捕鼠;竄身如蜇龍升天,縱力如彈丸離膛。
【原文】,
內固精神,外示安逸;踏進中門,如蛇吸食。行如猿猴;動如猛虎,氣與神往,捷若騰兔。縱橫往來不瞬目。能在一氣先,莫在一氣後:能在一思進。未在一思存。拳打意氣緊相隨,舒展其力用六催, 肩要催肘肘催手,胯要催膝膝催足,手到勁發如點炮,內外齊攻合一處。
[注釋):
平時自己走架練功或是與人較勇,第一要有精神。也就是提起全副精神,神氣鼓盪,集中精力,神不外馳。挨何處我意便在何處,處處總是我意在先,開合蓄髮全在胸中腰間之運化,不在外,面。看起來貌似安逸,而內動則甚為劇烈。」一接手即以我意蓋他意之上,以我氣蓋住他,以我神蓋住他神。如何才能『蓋』住對方? 必須作到『彼微動己先動』。一接手便要悉心體會對方的勁路,如對方用力則我也用力,但我力在先。如對方不用力則我也不用力,但我意仍在先,始終以我意在他意之先,才能得到借力發人,四兩撥千斤之妙。所以說『能在—氣先,莫在一氣後』,『能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存。』
(原文):
有反意必有反氣,有反氣必有反力,其形雖未動,而反異之心已萌。精心體會,後發制人。
【注釋】:
從對方之反力,反氣,而窺得其反意,」作到『彼微動,己先動』,後發先至。
(原文):準備萬般一旦無,千招不如一着熟,手巧還須應之早,過後見勢不如無。
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 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欄。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 氣連心意隨時用,打破身式無遮攔。拳無拳.意無意, 無意之中是真意。蜇龍未起雷光動,風吹大樹百枝搖。
武藝都道無正經,任意變化本無窮。 豈知悟得嬰兒玩,打法天下 是真形。與人交手要應得早,就須懂得七疾。何謂七疾?第一要眼疾。心為元帥眼為先行,心之變通全仗眼;三快饅。故又曰『眼為心之苗』。眼快才能及時明察敵情,達之於心,應敵變化。第二要手疾。手為人之羽翼,迅,悍,蔽、進,攻,無不賴之,故曰『眼明手快有勝無敗』。第三要腳疾。腳者身之基,腳踏中門而進,身自隨之,手腳齊到方有整勁。第四要意疾。意為體之帥,攻守之遲速,緊慢,均惟意適從。立意一快,則眼,手,腳……均得其要領。第五要出勢疾。交手時存於內者為意,形於外者為勢。意疾而勢跟不上,也是枉然。第六要進退疾。當進則進,應竭其力而勇往直前,像個『拼命三郎』,當退則退,領其氣而迴轉伏勢,俟機再進,高低隨時,縱橫因勢,這即是『縱橫往采目不及瞬』。第七身法要疾。一切拳法皆以身法為本,所謂『身以弩弓拳如箭』,『上法須要先上身』是也。身法要疾而不散,活麗不亂,乃為得法。行意拳之用法可分三層。意氣力三者合這是明勁功夫,是有形有象之用,是一切其它用法的基礎。如無這步功夫,便打不出行意拳的風格來,進一步則是五行、十二形進退合,隨意變化,起無形落無蹤,不鑽不翻,打破身式無遮攔,是暗勁功夫,是有形無跡之用。練到高超境界時,意動形隨,極其自然和順。對故時,胸中空空洞洞並無一招一式成法,完全田敵勢而接應之。當剛則剛,當柔則柔,無入而不自得,無往麗不通順。任意變化,左右逢源。其輕鬆自然之態,宛如嬰兒玩耍,無—絲一毫勉強之處。我只自然隨便而動,敵人則往往跌出甚遠。這在道。家叫作『神形俱杏』,在拳家叫作『拳無拳,意無意』。這才是行意拳打法之真形。如欲達到此種境界,只有按照要領,由淺入深,勿忘勿助,—步步練去,千萬不能急於求成,有意追求。要知專門求大力則往往被力所擁,僵而不靈,內氣滯塞。若專門求呼吸則往往被呼吸所拘,而自去自然,氣力不和順。若專門求沉實,則往往被沉實所陷而拙笨不靈,失去變化之妙。若專心求輕靈則往往輕浮而散了功夫。所以不可專求,只能順乎自然。即或在練功中若有所得,也只能若有若無,若實若虛,勿忘勿助,用神化去,至於無聲無臭,自然而然,趨於『聖而不可知之謂神』的境地。這是十分重要的。郭雲深老先生有句名言『有形有意都是假,技到無心始見奇』,就是此意.
內功經解
形意拳既為內家拳,練形意拳就要會發內勁兒。欲發內勁兒則必先練內功。練內功的主要方式是練氣。練氣時必須符合人的生理自然。
拳經云: 『內功之傳,脈絡甚真。不知脈絡,勉強行之,則無益而有損。前任後督, 氣行滾滾,井,池雙穴,發勁循循。千變萬化,不離乎本。得其奧妙,方嘆無艱。電尾升氣,丹田煉神, 氣下於海,光聚天心。』
脈絡為人體內真氣運行的軌道,練氣而不懂脈絡,猶如興修水利而不明白江河分佈,水勢之大小,盲目行之,沒有不出毛病的。人身脈絡主要的有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其中最根本的則是前任後督兩脈。任脈在前,起於承漿穴沿喉頭,胸骨柄、劍突、直下至陰前高骨。督脈在後,起於尻尾(尾巴骨),土至命門(與肚臍,前後相對),再上至夾脊(背後兩片扇子骨的正中)過大椎、泥丸(即百會穴)下印堂至人中而止。小腹正中為氣海,武術家也叫它丹田,它既是人體的中心,又是人體經絡場的重要場源,氣聚於氣海之後,就會沿經絡運行。額上正中謂之天心。氣自龜尾上升經百會沿任脈而下聚於丹田,丹田氣足則化而為神,自天心出,二目即芒可射人。嶗山道士匡常修有雲, 『神者身之本,氣者神之主』即指此也。肩頭正中為肩井穴,肘頭分中為曲池穴,此二者為周身發勁之所。散打中之所以有『點肩井』和『打曲池』等手法,即以制止對方之發力也。
既明脈絡之後,還須講究姿勢,此即氣功中所謂『調身」是也。正確的姿勢才能有助於內氣按正確的軌道運行。•對於姿勢,拳經中有明確規定:『頭正而起,背圓而正,肩平而順,胸出而閉。足豎而穩,膝曲而伸,檔深而藏,脅開而張。』形意拳內功雖有坐功,站功,行功之分,但仍以站功,行功為主。上邊一段話主要是針對站功講的。可是無論練哪種功,在姿勢上都應正頭起項,壯麵凝神,肩松胸出背圓,前身微微有收斂之形,此乃練內功之真正訣竅。
形意拳內功的呼吸法,即『調息』,是用的逆腹式呼吸,也叫『後天法』。氣路是走的『混元氣』而不是『經絡氣』。即並不按十二正經的順序行氣。這在拳經上也有明確說明: 『先吸後呼,一入一出「先提後下,一升一伏。內收丹田,氣之歸宿。吸入呼出, 勿使有聲。』又曰:『下收谷道,上提玉樓,或立或坐,吸氣於喉,以意送下,斷至底收。升有升路,脅骨齊舉,降有降所,氣吞俞口。』所謂提,即是引氣上升,所謂下,即是導氣下降。下降之氣必會漸縮漸小,伏於丹田之內。耳後高骨,拳家叫作玉樓,並不是針灸穴位;俞口位置在背後上部自大椎到夾脊這一段,拳家統稱之曰俞口,非穴位也現在先將坐功和站功(即站樁)的姿勢與行氣分別介紹於下練坐功時,可以盤膝靜坐於榻上,閉目紺口,舌頂上顎,兩手內外勞宮穴相對,置於小腹上。也可以坐在板凳上,以兩腳踏地兩大腿能放平為宜。兩手可分別放在兩大腿上,掌心朝下。仍要閉目紺口, 舌頂上顎。調息時,一出—入,皆從鼻孔,要均勻細長,好似肺部不動只用肚臍呼吸一般。氣定後,即吸氣一口,以意領之自湧泉沿兩大腿而上升入丹田,再上升入兩脅。脅骨即上舉,將氣送達耳後高骨——即上提玉樓是也。再上達於百會。降氣時,隨呼氣即以意領之,從百會降至印堂,經人中入口內,再由舌而至喉。故必以舌頂上顎去接氣。然後自喉通至後背,即所謂『氣吞俞口』是也。自後背直穿出前心,沿任脈降至丹田。丹田氣足,則向下經會陰過尾閭,故必須內收谷道以通氣路,尾骨還要向前向上兜轉,叫作『提肛縮腎』,則氣可直上過命門,夾脊,玉枕,而達泥丸(即百會,道家叫泥丸宮)。玉枕穴在腦後高骨稍後處,也是內氣不易通過之處,要以目內視頭頂,慢慢引導之。如此循環,周流不息,這就是小周天法。拳經上對這一段行氣之法有如下的敘述:
『緊攫谷道內中提,尾間一起縐節骨,玉枕難過目視鼎,來到丹田存消息。悉心搭通鵲橋路,十二時中降地池。鎮住心猿拴意馬,要立丹田海底基。一時快樂無窮盡,返本還元心自己。久練自成全剛體,百病皆除如童予。』收功時,將氣收於丹田,覺氣漸收漸小,如龍蟄虎伏而藏於斯。然後以意送下,直至湧泉。收住。
形意拳內功之站功,也叫樁功。一般人常練的有『三體式』(又名三才式)和『渾元樁』 (又名乾坤樁)兩種;前者適用於青少年,後者適用於老年人。
練三體式,姿勢如同定步劈拳。開始時,兩足跟相併,兩足尖外開45度一60度左右,兩腿微屈,膝蓋與足尖上下相對,兩手握拳,緊靠大腿外側,拳眼向內。然後右拳上提,邊提小臂邊外旋,緊貼著右肋由前向上鑽出,吸氣隨之上升。吸氣盡時,拳高與鼻平,拳心向面部.呼氣時,左拳上提,小臂外旋,由左肋旁擦身向前自右拳上劈出,右拳同時變陽掌下按置於右日月穴旁(右軟肋下高與臍平)。與此同時,左足向前邁出一步,與右足相距約兩腳半之遠。前腿斜直,膝微彎,膝蓋在足跟上與足尖對準。後腿微屈,膝蓋在足尖正上方。尾骨與後足跟上下相對。形式上要作到外三合。全身重量分在兩腿之上,前三後七。隨即自大椎開始,將脊椎骨逐節向下依次鬆開,尾骨向前向上兜翻,內中意,氣,力三合,思想高度集中,將神凝聚於『天心』,目視前方,定若鐘鼎。拳經云:『目視鼎,棄視臍,處處行遲不可移,徹開二六連環鎖,一點靈光吊在眉。』即指此也。(頸椎7節,胸椎12節,腰椎5節,共24節,道家叫24樓,也叫12對連環鎖。)
站樁雖系靜功,且不可呆滯。要氣勢騰挪,伏如橫弩,動若發機。以意領氣隨自己的意志活動,吸上呼下。欲上則上,欲下則下,呼吸陰陽,純任自然,毫無阻滯不通之處。吸氣時猶如一人張弓,萬夫拔河,渾身上下毛髮皆開,氣上升而內臟緊縮,呼氣時氣下降,內臟亦隨之鬆弛。這是初學者站立不動的練法,既可為形意拳築基,又可祛病延年。
渾元樁是一種老幼咸宜的練法,形意拳家年老時多練此功。拳諺『少練三體式,老來渾元樁』即指此而言。渾元樁的練法是:兩足平行開立,寬與肩齊,腳趾抓地,足心空涵。兩臂向前抬起,如抱球狀,高與胸齊,不要用力。兩腿微屈,仍是頂頭豎項身正肌松,意誠而正,氣下少腹。站好後,頭腦清空「麈不染,天君穩坐,萬念俱消。四肢輕鬆,腹空空如久飢之狀,聽氣血自然流行。待性定之後,即以意領氣,自天心而華蓋,盤旋膻中,下中庭,走巨闕,過石門而入於丹田。氣通之後,兩臂即可自然下落,左手內勞宮復於丹田之上,右手掌心加蓋於左手背上,內外勞宮相對。松肩,墜肘,心空,腹實。呼吸逐漸深長,勻細,若有若無。久之自覺有一股熱流由上而下,入於丹田。這是調息行氣的初步過程。每天要堅持半小時以上,切勿間斷,至少練半月之久。待調息行氣之功收到明顯效果時,氣注丹田之內,要守而不失,達到中庸上所說的:『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的境地。此後,呼氣時不要再用意往下送,要微微聽其靜止,以免發熱太過,壯火食氣。練之日久功深,有時會出現真氣衝動現象,不自覺地神經興奮,開始某一局部跳動,繼而手舞足蹈,轉身搖頭,或自動打出各種拳式。十幾分鐘以後,自己便會慢慢停止,恢復正常。這是練功中的正常現象。對此種真氣衝動現象既不可強求,也不能橫加制止,要聽其自然。這種情況每每發生於精神旺盛,興高采烈,俗塵清掃的境界之中。
當靜功(樁功)練有一定基礎之後,即可加練動功。『動功』也叫『行動』或『練功』。是動中求靜,內外合一,行氣與走勁並重的練法,是內功比較高級的階段。既要走勁兒,便不可不先明『勁路』或『勁功』。拳經云:『足既動,膝用力,前陰縮,兩脅張。氣調而勻,勁松而緊。』
『曰通,勁之順;曰透,骨之速。通透、往來無阻隔也。』
『曰穿,勁之連,曰貼,勁之絡。穿貼,橫豎連絡無間也。』
『曰松,勁之漁」曰悍,勁之苹。松如繩之系,悍如水之清。』
『曰合,勁之一」曰豎,勁之轉。周身如一,橫豎斜纏也。』
『按肩以練步,逼臀以豎膝,圓檔以豎胯,提胸以下腰,提頦以正項,貼背以轉斗,松肩以出勁。
曰橫勁曰豎勁, 變之分明。橫以濟豎, 豎以橫用。五氣朝元,周而復始,四肢元首,收納甚妙。』
以上便是拳經所載的行氣與走勁結合的練法要領,甚費理解。現依個人體會稍加解釋:
練動功時,形式不拘一格。一般採用五行拳與八字勁功相結合,以內氣帶動外形,以暗勁運化周身的練法。通,透,穿,貼,松,悍,合,堅,是形意拳的八個勁。一出手要八勁俱全,要哪個有哪個。拳式之銜接變化,隨意而為。凡一舉手,眼看虎口穴,下頦往前用力,脊背塌下,則氣自湧泉直上泥丸,下明堂,灌兩目。其氣走鼻孔,泄出時便納入丹田(放力時氣沉丹田)。凡一舉步,兩外虎眼極力向內,兩內虎眼極力向外,膝要屈,尾中大筋極力要伸直,四面相交,周身三力相合(成平衡力系)用力一扭,則湧泉之氣可騰然而從中透出矣。按肩是兩肩井穴之勁向下塌,沉至湧泉:
逼臀是兩臀極力貼住,向內卷勁,襠要極力向外橫掙,但有其勁而無其形,謂之圓襠。前胸提起,腰自塌下,下頦內收,項自豎起。兩斗背骨用力貼住,勁自臍下而出,經六腑轉過斗背骨而回。將兩個肩井穴軟意鬆開,勁自然可以放出去。足一動,膝用力,前陰向回縮,即所謂縮腎也,兩脅外張,小腹內收,足落氣沉(小腹外凸),肩松,勁發。勁路則橫豎斜纏,互為補充,周身連絡如一而變化分明。運動中,肩背要圓活松靜,襠胯要靠緊,用力要以意出之,以氣騰之,以神足之。行氣要「五氣朝元』,才能以氣催力。所謂五氣朝元,也就是大周天功。行氣時,分五路進行:一運真氣自。丹田沿大腿內側下於足底,復自外側上升於丹田。二運真氣自背骨膊裏出於手,復自六腑轉回於丹田。一升一降,結合沿任督的小周天運行,並行不悖,周流不息。鼻有呼吸,氣有升伏,勁有吞吐,三者緊密結合。息息相通,隨心所欲。無入而不自得也。
拳經在『內功』部分最後總結性地說:『煉神鍊氣,返本還元,天地交泰,水升火降,頭足上下,交接如神。靜生光芒,動則飛騰。氣騰形隨,意,勁,神同。 神帥氣, 氣帥形,形隨氣騰。』
這一段講的既是氣功即內功的本質,也是內功的效應。煉神鍊氣,即『鍊氣化神,煉神還虛』之意。也就是郭雲深先生所說的形意拳三層功夫的第二、三層。是高級階段。其鍛煉的結果乃是『返本還元』,『百病皆除如童子』。練動功的始終,總是胸要虛涵,腰腹要松而實,這叫做『心腎相交,水升火降』。道家叫做『陰陽易位』。塌肩井,提胸下腰,龜尾上翻,下氣,聚勁,練步……都是為了使胸虛而空,腹松而實的措施。亦即『腎水上潮,以濟心火』之意。練功要注意開,合,鼻之呼吸為開合,手之出入為開合,身之縱橫為開合,勁之蓄髮為開合。無論採取的式子多少,練習的時間長短,動作往來的快慢,總要內外合一,順乎自然。勢有動轉變化,鼻有吸入呼出,氣有吞吐升伏,勁有鬆緊蓄髮,這一切都要適合個人情況,而後才能自然。神運經說『縱橫者,脅中開合之式, 飛騰者,丹田呼吸之間,進退隨手之出入,來去任氣之自然。』這便是對練動功很好的寫照。所謂『飛騰」並不是飛翔,而是指氣之深微,即行氣如九曲珠,如涓涓流水,無隙而不入,無微而不到,氣貫全身之謂。功夫進入深妙階段,練靜功時,氣可自天心出來下行再入於丹田,在額前產生一片光明。氣功家巨贊對此最有切身體會,曾有專門論述。練動功時,則氣在身內任意飛騰,周流無間,意氣力自然結合,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這即是內功的高級階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