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尚雲祥
|
尚雲祥,字霽亭,山東省樂陵縣人(1864-1937),在形意門之中也是響噹噹的人物。他幼年的時候,拜在形意門大師李存義門下習藝,因他練習十分刻苦,而且專心致志,絕不旁鶩,據說他師從李存義時,只學了一個崩拳,每天便只是專心致志的打崩拳,從山東到河北,只是一路崩拳一路打去,從河北回山東,也是一個崩拳打個不停。
雖然只是一招,卻被他朝夕苦練,反覆琢磨,毫不厭煩,因此他會的拳架雖然不多,功力卻出類拔萃,遠過儕輩。後來被師祖輩的郭雲深相中,乃收為愛徒。經過郭雲深的親傳,在苦練之外又得真訣的啟發,於是武功大進,每出手總是一個崩拳將來人挑飛,仿佛於當年的郭雲深,因此「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外號也被他繼承了下來。
除了崩拳出名之外,他創的「鷹捉」也很有名,被稱為「尚派鷹捉」。所謂的「尚派鷹捉」就是形意拳的劈拳,形意拳譜上提到「勢勢不離虎撲,把把不離鷹捉」,「出勢虎撲,起手鷹捉」,又說形意拳是「鷹熊競志」:攻像鷹勢、守像熊勢,在古拳譜中更說明心意六合的六個要求:雞腿、龍身、熊膀、鷹捉、虎抱頭、雷聲,可見鷹捉在形意拳中的重要性。
鷹捉既是一種形意拳的要求,也是一個形意拳的「把」,在形意拳的演進過程中最後被定為「劈拳」,也就是五行十二形的起手式:「三體式」。尚雲祥依據此理創設「鷹捉」,取雄鷹搏兔之勢,以陽剛著稱。動作始如雄鷹抱翅,名曰「地雷伏」,繼之如雄鷹舉爪,名曰「地雷動」,其終如雄鷹撲兔,名曰「三陽開泰」。
鷹捉又有正、上、合三式:「正」式生陽剛之力,養六合純陽之正;「上」式練柔化之力,化陽剛為陰柔;合式輕靈自如,含剛猛於自然,陰陽相合,如拳譜所說「拳打三節不見影,如見形影不為能」,為鷹捉的上乘境界。尚雲祥因幼年失學,沒有讀書的機會,雖然平生致力於鑽研和傳授,卻沒有著作傳世,所以他的「鷹捉功」流傳不是很廣。他平常課徒十分嚴格,教學講究實效,最注重練功、找勁,至於着法變化,則讓學生自己在實戰中去體會,不強調高着、絕著,而強調因人、因時、因地去變化。他的學生中,比較著名的是靳雲亭。
武歸大成的王薌齋
王薌齋,字尼寶,又字宇僧,晚年自號矛盾老人。1885年生於河北深縣的魏林村,1963年7月在天津逝世,享年78歲(這是姚宗勛【意拳】中的記載,【一代宗師】上的記載則是1880年-1962年,享年82歲)。他小時候體弱多病,不過對於武術很感興趣,因為他和郭雲深同鄉,而且又有親戚關係,因此拜在他的門下,刻苦鍛煉,用心鑽研。在郭雲深晚年的時候,因腿部有病,他朝夕侍奉,湯藥必嘗,郭雲深在炕上休息的時候,他就在地下練功,因此功夫特別紮實。
王薌齋博學多能,才氣橫發,金石書畫都頗有古意,而且特別精於音律。他的為人可以說擇善固執,不肯同於流俗。他對當時好尚虛表、標新立異的風氣極其不滿,常常為了爭執藝術長短,與人不和,不過人家只要來訪他,他還是口講指畫,不吝指教。
他從學拳開始,就不拘泥於拳術的派系門戶之見,清光緒三十三年,他離師之後,即奔走四方,足跡遍大江南北,歷訪各派著名的拳術家,曾在嵩山少林寺訪問了當時的「心意拳」家衡林和尚,彼此切磋,又到福建訪鶴拳名師,虛心請益。經過長年的鑽研,他在形意拳的基礎上,吸收了太極拳的柔化之力和八卦掌中靈活的身法,在北京創立了現代「意拳」。
他大部分的時間,是在華北教拳,1930年他應邀去杭州擔任全國武術比賽的裁判,之後就被挽留在上海傳藝。那時候有很多人以為他徒有虛名,特地來和他較量,他應敵的時候動靜無定,但接手發人,打得非常脆,從來沒有人能討得了好去。民國二十九年,他住在北京期間,曾經登報以武會友,特訂每個星期天下午,在大羊宜賓胡同公開「招待各界」,藉以與拳學各家「交換意見」,切磋武藝,其自負極令武術界側目,但是他功力精純,一直都沒有遇到敵手。
他對武術的了解極其透闢,強調武術的精髓在神意而不在招式,以形意拳來說,他認為形意拳嫡傳並沒有「十二形」練法,但周身十二形盡當有之,所謂五行生剋之論,也不是指手法拳套,而是五種力的代名詞,每出一勢俱應五行合一:筋骨含力,意如鐵石之堅;形勢曲折,有如樹木支撐;勢如汪洋遊動,活潑如龍蛇,用的時候無孔不入;力如火藥,手如彈發,一觸有如火燒身;用力敦厚,闊大沉實,渾元氣壯,有與天地相接合為一體之勢。
以八卦掌來說,應如程庭華演勢一般,神情渾如神龍游空,百折千回,功勁難追,所重不在於八八六十四掌、七十二截腿。太極拳重點在其力學含義,必先由基礎體認功夫着手,體悟下半身的理力,至於招式一變而為一百多式,他極不以為然,痛加譏詆,認為「精神方面牢牢綁定不可解,專為妨害神經肢體之自由」,甚至說「這一拳那一掌,左一腿右一腳,說來可憐亦可笑。」
他一再強調「欲求技擊妙用,以站樁換勁為根始」,宜使關節似曲非直,一面體察內部氣血之流行,一面體會身外虛靈之爭力,動若山飛,力如海溢,神猶霧豹,氣似靈犀,所謂神似游泳,必也舒適自然,久之本能發而靈光現,技擊之基礎不期自備。他的意拳不重套路練習,沒有固定招法,基本練法有七種:站樁、試力、試聲、發力、摩擦步、推手和實作,稱為「七妙法門」。
「解放」以後,他以行醫為業,在保定醫學院任教多年,並留下兩本重要的著作:【意拳正軌】和【大成拳論】(又名【拳道中樞】)。他的學生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姚宗勛和趙道新。
張占魁、李存義、孫祿堂、尚雲祥、王薌齋這些人,因為不是師承郭雲深,就是師承劉奇蘭,雖然年歲有別,但差不多都算是同輩,在民國初年那時候,也全是武術界重量級的宗匠。有個人雖比他們晚了一輩,卻也是同時期的大師級人物,而且事跡赫赫,威名遠播,那就是掌擊康太爾的韓慕俠。 回頂端
掌擊康太爾的韓慕俠
| 韓慕俠
|
韓慕俠,又名韓金鏞,(1867-1947,有的資料上說他到1954年才去世),天津人。他出身貧苦,初學秘宗拳,後來拜在形意拳大師張占魁門下學習,據說他先後拜在李存義、應文天等九位著名拳術家門下,學習拳術,一生的功夫得力於形意和八卦最深,功力精湛,已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他的個性極有豪氣,專愛打抱不平,又慷慨仗義,樂於助人,因此當時武林中的人都很敬重他。在他的武術生涯裏頭,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和俄國大力士交手的故事。
民國七年(1918年),俄國拳術家康泰爾週遊歐美數十國之後,來到中國。他先到上海、武漢表演武技,後來又到天津馬場道設台表演,據說他能曲鋼軌、斷鐵條,力量極大。他來到北京後,在東交民巷的六國飯店下榻,並在中央公園(現在的中山公園)的「五色土」擺下擂台,向中國武術界挑戰。
據當時京津報載,他能舉一萬四千磅的鐵球,用鐵棍肩挑二三十人,一時轟動京城,外國記者藉此譏評中國武術徒有虛名:「偌大中國,竟無一人敢上台較量」「徒有虛名」「腐敗散漫」云云。當時康泰爾設的是萬國比武大會,曾廣向各國發「邀請電」,比武會鑄有金牌十一面,凡能勝一次者,即贈一面。韓慕俠當時已離開中華武士會,在天津開辦武館,當時聞訊,即與在天津中華武士會的師父張占魁、李存義聯袂入京,尋康應戰,不料此時各地聞言打擂者群集,康原定八月九日比賽,立妥字據,打死勿論,這時見情形不對,急請步軍統領李長泰、警察總監吳炳湘協助,撤消字據,把比武大會改為「演武大會」。
韓等三人八月初九進京,此時比武大會已被取消,韓被警廳勸阻,因為「恐傷人命,致起外交」,韓大為不忿:「生死何足惜,儻不一角,致康君攜獎而歸,直視我中國為無物矣!」當晚就趕到東交民巷,找到康泰爾,交談時言語不和,當即交手。
據說康泰爾出手時,韓慕俠先是一個勾連腿,在康泰爾身形一晃失去重心時,左掌隔開他的右掌,右手閃電般一掌打進對方的胸口,康太爾應聲摔出,片刻後待康爬起,再撲過來時,又是一個虎形掌打出,一連三次。(有的資料上面記載不太一樣,金警鐘的【國術名人錄】上面說韓慕俠其實只用了一次虎形掌,對方就摔出去了,韓慕俠意欲再較,非比十一次不可,但康泰爾畏極,不敢再較,當即服輸。)
康隨即將十一面金牌交出,並在一塊白綾上寫下中、俄文字據:「茲有俄國大力士康泰爾,週遊世界四十六國,進行武技表演大會,未遇勁敵,凱旋而歸,路過中國,在北京中央公園五色土進行表演,經與中國武術名家韓先生慕俠角技,甘拜下風,謹將金牌十一面贈與韓先生慕俠惠存。口說無憑,以此為證。」
韓慕俠即將十一面金牌交給天津武士會,表示自己不是為了個人爭名,而是為國家爭一口氣。武士會留下十面金牌,把其中最大的一枚留給韓做紀念。韓慕俠曾向當時的代理總統馮國璋上書,談到這件事;「去歲開萬國賽武大會,中華武士會煩人邀俠往,俠雖不欲聞其事,奈事關國體,義不容辭,遂允與往賽,不意世界著名之康大力士,竟應拳而靡」,最後寫到「俠本武夫,頗明大義,不有所恃,焉敢為大言以欺我公,如公以俠言有可采,倡立武士學校,俠甘願竭其棉薄,以效公命。至謀衣食之計,求升斗之祿,俠雖貧寒,非所志也。」
他雖然一腔熱血,要提倡中國武術,除了開設武館之外,也在南開大學擔任武館教師,但是卻不願意為那些割地稱王的軍閥們效力。有一年,一個很有勢力的軍閥登門求師,韓不願答應,不得已故意從房上摔下來,把手腕和腿都跌傷了,就此打發了那個軍閥,最後再用正骨技術把自己治好了。為了避免軍閥的騷擾,只好關閉經營多年的武術館,改以行醫為生,甚至遷居到天津南開區的於家大墳紅元裏,擺着小煙攤過活。
他一生忠厚正直,凡是跟隨他習武的,沒有人不佩服他的人品。1917年,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大學讀書的時候,就曾來向他學習,下了幾年功夫。韓慕俠有一口寶刀,是清朝名將僧格林沁的心愛之物,據說周恩來當年習武時也用過這口寶刀,文革時天津市下令收繳一切刀槍,他的女兒韓小俠特地在刀上貼了一張紙條,註明「這口寶刀乃當年周總理用過的,上面有周總理的手印,請一定保存好,不要當廢鐵化掉。」四人幫粉碎後,這口寶刀才終於回到韓小俠的手中,寶刀雖在,英雄已逝,未免令人慨嘆了。韓慕俠的卒年有二說:一說他「解放」後曾受到中共的尊重,擔任武術比賽的裁判,到1954年才去世,一說他晚年貧病交迫,在全國「解放」前夕(1947年時)就去世了。
| 王樹金
|
| 黃柏年
|
台始易宗的張峻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