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文物信息網 發掘單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館
發掘領隊:肖發標
簡介:
華林造紙作坊遺址位於江西省高安市華林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東溪行政村的周嶺自然村。2007年9~10月對其進行了第一期考古發掘,揭露出大批與造紙工藝有關的遺蹟。經專家論證,一致認為該遺址是我國首次經過科學發掘的造紙遺存,也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一處造竹紙作坊遺址,對探討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的發展史有着重要價值。2009年10―12月,對其展開了第二期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弄清了福紙廟造紙作坊遺址的佈局狀況。宋元造紙作坊遺蹟的分佈面積較小,只分佈在發掘區的南部;明代造紙作坊遺蹟的分佈面積較大,主要分佈在發掘區的北部,保留也較為完整。
二、完善了明代造紙作坊遺址的工藝流程。發掘出來的明代造紙作坊遺址對完整,各項工序相互關聯,幾可再現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所記『造竹紙』有關原料加工的一整套工藝流程。
三、新發現了元代抄紙房遺蹟,使該遺址保留的造紙工序從『斬竹漂塘』到『煮R足火』『碓打紙漿』後,又延伸到了『抄紙入簾』。
四、進一步證實了華林造紙作坊始建於宋代,最早年代可以上溯到南宋時期,無疑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造竹紙遺址。
五、清楚了造紙用水碓的形態演變。
六、對華林造紙的規模與商貿路線有了更多了解。
專家點評:
蘇榮譽(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
相對於無機質生產的手工業遺址,有機質的手工業生產遺址保存困難,遺留有限。譬如,我國是眾所周知的絲綢、造紙以及漆器的母國,雖然不斷有相關遺物出土,文獻記載言之鑿鑿,但作坊遺址罕有發現。
造紙術是四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自西漢的造紙遺物屢有出土,藏之公私的古籍汗牛充棟,長期以來卻沒能發現古代造紙作坊遺址,不能說不是一種遺憾。從這一點看,江西高安華林造紙作坊遺址發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古代不同時期使用不同的原料造紙。華林造紙遺址是以竹子為原料的作坊遺址,而遺址所在的周嶺周圍的丘陵上遍生毛竹,原材料是充分的。
造紙的三大工序中,關鍵環節是抄造工序,華林造紙作坊遺址內,在抄紙池旁發現了紙藥鍋的灶,應當是了不起的發現。
造紙作坊中,最複雜的是原材料加工工序。而該遺址中發現了漚池與燒草木灰的灰坑及廢灰的堆場、蒸煮遺蹟等等。
華林造紙作坊遺址發現最多的是水碓,也是發現該遺址的重要線索。發掘者經過調查把水碓劃分出3個類型,反映出發掘工作的細緻,值得首肯。
考古學家認定該遺址的年代從南宋經曆元代並延續到明代,相信有充分的依據。如此長的跨度,遺址的重要性自然更為突出。我們現在對古代造紙技術之所以知道較多,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宋氏是奉新人,籍貫在高安北臨,曾在分宜任教諭,地處高安南近。華林造紙作坊在其不大的活動範圍內,正是田野考古和文獻記載相結合的理想案例。相信隨着對發掘獲得的深入研究,還會有一系列新的重要的內容隨後公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