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解讀】 9.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老子認為做人在心態上要適可而止。如同水滿則溢,物壯則老一樣,做人往往心高則傲,氣盛則狂,思切則燥,欲重則貪。他認為一個的心態就應該如一個器皿一樣,不是能總是裝裝得滿的,要有所保留。他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正為如此,所以『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復成。』 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人心如果淤塞了太多的名、權、利,自然也就器量不足,心胸狹小。有的人虛懷若谷,有的人剛愎自用,有的人心澄如鏡,有的人藏污納垢,有的人兼容並蓄,有的人固步自封,有的人虛靜恬淡,有的人神短氣浮。其實人心本來都是一樣的,但是有一些人就是因為心裏中滋生了太多的欲望,鬱積了太重的思慮,藏惹着太深的城府。所以,心靈其實也需要清潔,此時唯有空無一物,方能滌除一切。就如同清潔一個器皿一樣,有時我們需要傾空它,方能清洗它;心靈也需要時時呼吸,唯有吐故,方能納新。一口不能吃太多,否則沒有咀嚼的空間,一餐不能食過飽,否則就沒有消化的空間,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與其總是保持着充斥的心態,還不如適可而止,留有餘地。其實老子講的道理很樸實,當一碗熱湯在面前時需要你端着它時,誰也會贊同這一點。 『揣而銳之』一般解釋通過捶擊而使器物變得鋒利尖銳。揣字從扌從耑,而耑即古文端。也就是指器物一頭或一端。揣字的本義泛指加工器物的一端使之變得鋒利尖銳,並不一定就是捶擊。一根針,即使尖銳,但是往往其自身也容易折斷,一柄劍,雖然鋒利,但是往往其自身也容易崩斷。所以老子認為一個人行事要去鋒棄銳,與其鋒芒畢露,不如藏鋒斂銳。諺云:『殺人一萬,自損三千。』也是這個道理。從這裏可知,老子的思想有一種隱憂。世人往往淪為自身和他人慾望的工具而卻不能自知,但是老子的視角則不然。工匠在加工器物的過程中,打磨和製造工具只是為了得到完美的器物,對於工具的本身損耗和毀壞往往是再所不惜。當世人所有的目光關注着一件又一件的工藝精品時,而老子關注的卻是這背後的斧損刀折。世事也是如此,且不說一將成名萬骨枯,有多少功臣名將自身要麼身首異處、橫死沙場,要麼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戰死者,還有理由認為自己死得其所,而兔死狗烹者,往往是悔不當初。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高於岸,流必湍之。』 在【老子】中類似的思想還是極其普遍的,如: 曲則全,枉則直(第二十章)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學父。(第四十二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善用人者為之下。(第六十八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第七十三章) 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第七十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