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93|回覆: 0

[古代科技] 我國特有的術數發明――珠算

[複製連結]
家鄰 發表於 2010-5-21 16: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華夏風韻網
2010521162424368.jpg

我國元代數學主要是在籌算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達到了高峯期,而珠算主要是在明代才大量推行運用開來。但珠算之所以在明代達到成熟期,是和元代的開創之功分不開的。  


    我國關於珠算的記載,最早見於元代。元末陶宗儀在其【南村輟耕錄】(1366)卷29『井・珠喻』條中說:『凡納婢僕,初來時曰擂盤珠,言不撥自動。稍久曰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既久曰佛頂珠,言終日凝然,雖撥亦不動。此雖俗諺,實切可情。』以算盤珠來比喻婢僕,貶稱其只有靠人撥弄才能行動,並說這是俗諺,可見其流行。說明算盤這種新的計算工具當時在我國已頗普及,至少在陶宗儀家鄉江浙一帶已很普及。  


    另外,元代一些詩文集中也有不少關於珠算的記載。如元中葉詩人劉因在其 【靜修先生文集】中有一首關於算盤的五言詩。【元曲選】『龐居士誤放來生債』內提到『去那算盤裏撥了我的歲數』等等。進一步說明珠算在元中後期已得到普遍應用。  


    珠算的出現是由籌算演變而來的。籌算數字中,上面一根籌當5,下面一根籌當1;珠算盤中的上一珠也是當5,下一珠也是當1。由於籌算在乘除中出現某位數字等於10或大於10的情形,所以採用上二下五形式,珠算盤也如此。另外,元代許多著名數學家如朱世傑、楊輝、丁巨、何平子、賈亨等人書中為籌算創製的歌訣已十分簡捷完備,除『起一』法外與現今流行的珠算歌訣一致。如朱世傑【算學啟蒙】『總括』中所列出的『九歸除法』口訣:  


           一歸如一進,見九進成十。二一添作五,逢二進成十。
                   三一三十一,三二六十二,逢三進成十。
           四一二十二,四二添作五,四三七十二,逢四進成十。
                          五歸添一倍,逢五進成十。
          六一下加四,六二三十二,……九歸隨身下,逢九進成十。  


   與現今珠算歌訣沒有多大區別。  


    這種歌訣本來為籌算設計,但歌訣的便捷與籌碼移動的笨拙產生了矛盾,於是人們為了使用起來得心應手便創造出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珠算盤』。其歌訣也借用不誤。所以說元代數學家為珠算盤的出現準備了條件,做出了貢獻。  


    珠算的發明是我國數學計算法上的一件大事,它在元代已有一定程度普及的基礎上,到明代達高峯,後來還遠傳日本、朝鮮等國。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