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聲韻,是傳統詩詞音樂美的主要因素。
古體詩都是押韻的,它通過韻腳的呼應,造成一種迴環的樂感美。聲指聲調的平仄變化。一字一音一調的漢字,為我國詩詞提供了極佳的音樂外殼,賦予它以一種頓挫的美感。平,指平聲(含陰平、陽平)。仄,指上聲、去聲與入聲。上古無上去。黃季剛曰:『秦漢以前只有平入。』魏晉以後始分上去。南齊永平年間,沈約、謝I、王融、周J以四聲八病論詩,乃有平上去入四聲之目,遂為定製,益顯漢語之美,乃得風行天下。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以及李清照的【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象聲之妙,述情之貼,真足以顛倒造化。正如葉恭綽所說:『第文藝之有聲調節拍,恆能通乎天籟而持人之情性,此殆不可廢。』但精研韻律、制定方案則始於南齊永明年間的沈約、周J等人。到了唐代,才探索出了一套雅俗咸宜的平仄變化之程式,千餘年來一直流行,至今不廢。
這套規則,驟看起來似乎變化繁多,有如魔方,但其基本要領卻不複雜。前人所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可視為入門的要訣。五、七言律詩、絕句的平仄,關鍵在於二四六字(五言二四字)的安排。我把它概括為以下三條:
第一條:一句之內平仄相間。就是說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彼此不同。如果二字仄,四字必平,六字必仄,以相區隔。例如李白的【下江陵】首句『朝辭白帝彩雲間』,二四六字為平仄平。韋莊的【台城】,首句『江雨霏霏江草齊』二四六字為仄平仄。這種平仄相間的規律是必須遵守的。
第二條:一聯之內平仄相反。何謂一聯?上句與下句叫一聯。拿絕句來講,一、二句是一聯;三、四句是另一聯。上下句之間的平仄必須相反。如李詩二句之『千裏江陵一日還』,韋詩二句之『六朝如夢鳥空啼』皆與其上句相反。
第三條:兩聯之間平仄相粘。相粘,即相同。具體說上聯的下句與下聯的上句(即二句與三句)二四六字的平仄應當相同。如李詩之『兩岸猿聲啼不住』,韋詩之『無情最是台城柳』,皆與其上聯平仄相同。至於第四句,則屬於第二條範圍,按『一聯之內平仄相反』的規定安排。這種有規律的變化,體現了多樣統一的美學通則,以凸顯節奏的錯綜之美,把漢語聲情之妙發揮到了極致。
當然『一三五不論』不是絕對的,有三種情況必須變通。這就是:『避三平』、『避孤平』、『講拗救』。三平是指句末三字不能連用平聲,即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不可用平聲字,否則會出現平平仄仄平平平與平仄平平平之句型。平聲太多,聽來不美了。『避孤平』是指仄平腳的句式中七言第三字、五言第一字必平。否則除韻腳外,只剩一個平聲字,讀來拗口。『講拗救』則是針對某種破格句式的補救方式。如譚嗣同的【獄中題壁】第三句『我自橫刀向天笑』,於律六字當仄而平,故於五字當平處改仄聲,以救其拗。這種句式頗多,王之渙的【涼州詞】第三句『羌笛何須怨楊柳』、黃山谷【題陽關圖】『想得陽關更西路』皆是如此。
詩的平仄變化是比較複雜的,但得其要領可舉一反三。如將七絕加一倍即為七律之譜式,將七言去除前二字即為五絕的體式。讀者若能從此切入,多加練習,則康莊在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