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維基百科 漢語的聲調,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不斷的分化組合。在學術界,通常以『平上去入』四聲作為基本聲調分類。在平上去入四類的基礎上,加上陰,陽,上,下等形容詞作為清濁的標記。例如『陰入』,『陽入』,意為『清入聲』和『濁入聲』。其他以此類推。
漢語聲調的變化,是推斷古漢語語音的一個重要語音學證據。現存各方言中的聲調調類和調值,也是推斷此方言保留繼承了那一歷史時期的古漢語語音的最重要的語音學證據。
古漢語的聲調,現在學術界比較傾向於王力的『促舒四調』一說,舒聲調有平聲,上聲,濁聲調為長入,短入。
隨後在兩漢時期,去聲大量從『濁上』這一聲調中轉化出來,被稱為『濁上變去』。
在魏晉南北朝期間,漢語四聲穩定為『平上去入』四聲,但具體清濁調值則尚未研究清楚。此後,『平上去入』四聲作為漢語的標準四聲規範,一直沿用到宋元時期。
入聲通常以-p,-t,-k,為輔音結尾。但在宋代,三種輔音結尾開始界限模糊,出現了混合入聲。隨後在元代,官話方言逐漸形成,入聲在華北等地的官話方言中消亡。但是同時期的南方方言和一些官話方言在南方地區的次級方言,仍然保留了入聲。
到了明清,入聲消亡的情形在北方地區進一步加劇,並且『平聲』逐漸出現了清濁之分,是為『陰平』和『陽平』。到了現代,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大陸地區『普通話』,台灣地區『國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語』。均沒有入聲。但是,這三種官方語言的聲調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仍然為四聲。但是,此『四聲』並非中古漢語『四聲』。
漢語各方言可從其聲調的類別和入聲的存在和消亡程度粗略的推斷出其保留了哪一時期的古漢語音韻結構。
其中,閩語-p,-t,-k,和模糊入聲都有,證明閩語歷史上受到不同時期漢語音韻的多次重疊覆蓋。粵語中只有-p,-t,-k,沒有混合入聲,但卻保留有極少見的『長入』『短入』之分。可認為是較多的保留了上古並中古漢語音韻,更側重於中古漢語。
吳語、贛客語和湘語都只有混合入聲。
『官話方言』絕大多數次級方言都沒有入聲,學術界基本認定『官話方言』形成於宋元之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