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上海文藝 黃可 誰首先使用"漫畫"一詞?
――中國漫畫發祥地上海的老漫畫之一
誰首先使用『漫畫』一詞?也就是誰首先將『漫畫』一詞作為繪畫品種的名稱使用?與上海作為中國漫畫發祥地有着首要的直接關係,所以必須先說一下。
多年來,比較流行的說法,認為是豐子愷先生首先將『漫畫』一詞作為繪畫品種名稱使用。
1986年10月(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畢克官、黃遠林著【中國漫畫史】就認定豐子愷首先使用『漫畫』名稱。(見該書72頁)
2004年7月20日上海【新民晚報】副刊【夜光杯】載楊雲棠先生【大師們】一文,更是明確說:『首創「漫畫」一詞的是藝術大師豐子愷先生。』還引證劉海粟先生在【懷念豐子愷先生】一文中,也談及『「漫畫」一詞,即是豐子愷先生首創。』
此後,見一些書報刊物依然談及『漫畫』一詞為豐子愷首創。例如,見朱國榮先生編著、2005年8月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美術之最】一書,也認定『最早使用「漫畫」一詞的人豐子愷』。(見該書104頁)
那麼,豐子愷先生自己是怎麼說的呢?豐子愷於抗日戰爭後期撰的【我的漫畫】一文中回顧自己漫畫創作生涯時說:『「漫畫」二字,的確是在我的畫上開始用起的……約在民國十二年左右,上海一班友人辦【文學周報】,我正在家裏描那種小畫……逐期刊登在【文學周報】上,編者代為定名曰【子愷漫畫】。』並且說:『其實,我的畫究竟是不是「漫畫」,還是一個問題。因為這兩字在中國向來沒有。』豐子愷於1941年撰的另一篇【漫畫】一文中說:『「漫畫」這兩個字最初是日本用出來的。後來舶來中國,到今日已經盛行。』(見豐華瞻、戚志蓉編【豐子愷論藝術】,1985年9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經查,豐子愷早年是文學研究會成員,他以隨意漫筆表現生活情趣的小品畫。1925年5月,由文學研究會的主將鄭振鋒拿去,在【文學周報】第172期起逐期發表,並在每幅作品刊出時,由鄭振鋒代擬標上『漫畫』兩字。文學研究會是一個重要文學團體,其機關刊物【文學周報】是有廣泛影響的刊物,豐子愷在該刊逐期發表標明『漫畫』的作品,自然有廣泛影響。而且於1926年1月,在鄭振鋒的主持下,豐子愷的第一相畫集【子愷漫畫】,由【文學周報】社出版,廣為傳播。這樣,就自然而然在廣大讀者中形成豐子愷首先使用『漫畫』這一名稱的印象,也就得出豐子愷首創『漫畫』一詞的結論。
以筆者之見,上述說法值得商榷。需要弄明白的是:
(一)究竟誰首創『漫畫』一詞?
(二)『漫畫』這兩字,是否如豐子愷所說『在中國向來沒有』而由日本『舶來中國』?
研究歷史(包括美術史、漫畫史),必須儘可能多掌握史料,才能得出符合史實的結論。
中國南宋學人洪邁(1123-1202)擅長隨筆類著作,留下了【容齋隨筆】、【容齋續筆】、【容齋三筆】、【容齋四筆】、【容齋五筆】等多本隨筆集,內容十分廣泛,文字簡潔明暢,甚有可讀性。在【容齋五筆】卷三第二側【瀛莫間二禽】一文中說:『瀛、莫二州之境,塘濼之上有禽二種。其一類鵠,色正蒼而喙長,凝立水際不動,魚過其下則取之,終日無魚,亦不易地,名曰信天緣。其一類鶩,奔走水上,不閒腐草泥沙,唼唼然必盡索乃巳,無一息少休,名曰漫畫。』由此可見,早在九百年之前的十二世紀的南宋,已經出現『漫畫』一詞,不過當時是作為一種鳥的名稱出現。今查相關資料得知:所謂『漫畫』之名的鳥,即篦鷺,通常稱為鷺鷥。
明崇禎三年馬元雕刻本【容齋五筆】中有『漫畫』一詞
唐宋年間,是中日文化交流最為頻繁活躍的時期。這一時期,日本派遣大量各類人員出使中國,幾乎全方位地學習中國的文化和技藝,並搜集大量中國典籍帶回日本,南宋洪邁的【容齋隨筆】等隨筆集刻本也在其列。有趣的是,十八世紀的日本文人鈴木煥鄉於1771年(相當於中國清代中時乾隆年間)出版了木刻本隨筆集【漫畫隨筆】,該書的【撈海一得自敘】一文,其筆法和記敘的內容幾乎與中國南宋洪邁的【容齋五筆】中【瀛莫間二禽】一文如出一轍,如說:『瀛、莫有鳥名漫畫,終日奔走水上,撈捕小魚而食之,猶不能飽。又有鳥名信天翁,立水上屹然不支,游魚至前,因以食之……』可以看出,日本文人鈴木煥鄉的隨筆風格有明顯模仿中國南宋洪邁的【容齋隨筆】的痕跡,並且因為喜愛『漫畫』鳥的名稱和性格,而將自己的隨筆集取名為【漫畫隨筆】。這一史實清楚地表明,『漫畫』一詞首創於中國的南宋,而後傳到日本。這樣,對於豐子愷所說的『「漫畫」兩字在中國向來沒有』之說,以及社會上流傳的『「漫畫」一詞是豐子愷首創』之說,也就不能成立。
至於『漫畫』一詞作為繪畫品種的名稱,是否如豐子愷所說由日本『舶來中國』,這倒是事實。
廣泛運用漢字的日本,十九世紀上半時江戶時代,著名『浮世繪』風俗畫家葛飾北齋(1760-1849),就把他造型誇張變形,用筆隨意抒情,表現城鄉風俗生活的繪畫,用『漫畫』一詞作為畫種名稱而出現。葛飾北齋於1841年出版,分為十五編,收有4000件風俗畫作品的結集,就命名為【北齋漫畫】,廣為發行。據日本漫畫史學者北澤樂天研究認為,『漫畫』一詞作為畫種名稱,的確出自【北齋漫畫】畫集之書名。此說已成為日本美術史論的共識。葛飾北齋還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創作有300多幅插圖的【水滸畫傳】,風格與【北齋漫畫】集相似,造型和藝術表現也有漫畫情趣。他是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繪畫大師,所以,196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他列為世界紀念的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北齋漫畫】集也流傳到中國。所以說,『漫畫』一詞作為繪畫品種的名稱,從日本傳入中國也是很正常的事。
在我國,明確以『漫畫』作為畫種名稱出現,是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該年3月27日,上海的【警鐘日報】上發表的具有漫畫特徵的繪畫就冠以『時事漫畫』的名稱。此後,【警鐘日報】以『時事漫畫』的欄目,在一個月內文分三次同樣以『時事漫畫』刊出了漫畫。這比1925年【子愷漫畫】開始公開發表要早二十一年。誠然,1925年起【子愷漫畫】的連續發表和結集出版廣為發行,對『漫畫』作為畫種名稱在中國的流播普及,有着重要作為,功不可沒。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3月27日上海【警鐘日報】刊出漫畫
從『漫畫』一詞的淵源關係和演變來看,『漫畫』作為繪畫品種名稱在中國的使用,首先始於上海,這就使上海作為中國漫畫的發祥地具備了文化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