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14|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連展、善連和碾轉是同一食物?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11-1-30 09: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連展、善連和碾轉是同一食物?     ――兼評中國古典學的兩種誤解
    【胡喬木書信集】裏說『編輯出版一部大型的比較完備的貫通古今的漢語詞典,十分必要。』『1975年由國家出版局和教育部提出,經周恩來、鄧小平兩同志批准,決定由上海市和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五省協作編寫並由上海市負責出版【漢語大詞典】。』(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6頁)這部【漢語大詞典】於1993年胡喬木去世後才出齊12卷,共收詞目約37萬條(第六版辭海約13萬條)。
    中華讀書報的文章指出了【漢語大詞典】對於『武士Α鋇摹Α弊質鴕宓拇砦(國學版2009年11月24日)。其實,詞典事業的發展需要各方面的建議和支持,現再以一種食物為例說明【漢語大詞典】的錯誤和失收,僅供再版時參考。
    陸游有一首有名的農村題材的古詩【鄰曲】,全詩是:
    濁酒聚鄰曲,偶來非宿期。拭盤堆連展,洗T煮黎祁。
    烏冀新犢,青桑長嫩枝。豐年多樂事,相勸且伸眉。
    陸游自注曰:『連展,淮人以名麥餌。』『連展』所在句的意思是:擦拭磨盤碾磨連展,洗刷鍋具煮豆腐。我的家鄉商丘市屬於河南省的黃淮四市之一(淮人),連展是我童年時熟悉的一種食品。每年青黃不接時,炒熟青麥穗並去掉麥芒和外殼,留下帶有水分的青麥粒,然後連皮帶麥仁在磨盤上『磨』成細細的長條,或在碾盤上『碾』壓出片狀餅。這兩種形狀都叫『連展』,不需要再燒烤或煮熟就直接可以吃。為了證實這種印象,便決定查一下【漢語大詞典】。如下:
    【連展】麥餌;麵條。宋陸游【鄰曲】詩:『拭盤堆連展,洗T煮黎祁。』自註:『淮人以名麥餌。』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談藝三・唐詩字音】:『今山東燒新麥作條食之,謂之連展,連讀如輦。』清吳振А堵蠹】詩『重羅白勝雪,連展甘若飴。』(第十卷,第862頁)
    【麥餌】麥餅。用小麥浸泡後連水磨成麥糊(不去麩皮),然後做成餅,貼鍋上燒烤而成。宋陸游【鄰曲】詩:『拭盤堆連展,洗T煮黎祁。』自註:『淮人以名麥餌。』(第十二卷,第862頁)
    詞典裏的『麥餅』沒有說是『新麥』,而且還要經過『燒烤』。 顯然同我前面說的『連展』是不同的食物,那麼詞典中和生活中的『連展』哪個對呢?考察三個過程如下:
    1、從『連展』到『善連』。
    我國編寫地方志起源於東漢時期,宋元以來幾乎各地都有志書來記載地方風物和飲食。由於詞典裏提到的王士G是山東新城人,我們就從山東的地方志查起。查到,民國24年的【萊陽縣誌】說『磨熟麥粒成條曰連展。』民國17年的【膠澳志】說『青麥穗上磨謂之連展。』可以看出連展是『磨』出來的,沒有說要再『燒烤』;並強調『青麥穗』。
    但是,清光緒18年的【鄒縣誌】說『王本仲的【鄒魯歲時記】:『大麥初黃,農以為餌,名曰善連。』這裏『大麥初黃』正是連展的季節。那麼什麼是『善連』?【廣韻】說:『善,大麥新熟作善連也。』【集韻】說:『善,善連,屑新麥為餌。』『新麥』和『新熟』,即是吃連展的季節。
    2、從『善連』到『碾轉』。
    根據上述【鄒魯歲時記】,聯想到查找其他『歲時記』系列,結果找到。清人潘榮陛的【帝京歲時記】『麥青作碾轉,麥仁作肉粥。』出現了『麥青』時節的『碾轉』。再查的陳剛【北京方言詞典】收錄『碾轉兒』並註明是『碾碾轉兒』。
    在北京的其他材料沒有找到詳細記載,通過文學地理學查找:一是被胡適稱為『十七世紀的寫實小說』的【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六回:『沈裁的婆子拿了一盒櫻桃,半盒子碾轉,半盒子菀豆,來看晁夫人。』二是滿族文學家文康的【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麥子一熟,吃新鮮面不算外,還帶着不摻假,要拌個碾轉子吃,也不用買。』根據『櫻桃』和『菀豆』的季節『麥子一熟』可以推斷出是吃連展的時分。
    3、『連展』、『碾轉』與『善連』是同一種『麥餌』。
    北音學是以1324年成書的周德清編寫的【中原音韻】系統的韻書為研究對象的音韻學分支。上面已經提到音韻學古書【集韻】和【廣韻】提到了『善連』,再查【鄉嚴正字・飲食】:『燒新麥曰善連,音訛為碾轉。』就更加證實了『善連』就是『碾轉』。
    再驗證詞典詞條裏的【唐詩字音】『連讀如輦』,如【金瓶梅詞話】第38回:『故意的連我』就是『攆我』之意。又由於根據北音學『轉』可以變讀為『展』,所以『連展』就變成了『碾轉』。至此,可以說『連展』『碾轉』和『善連』都是同一種『麥餌』(用麥做成的食物)。可見,北音學的研究關係到普通話語音形成和詞彙變化的一系列重要問題。
    從以上方志學、文學地理學和北音學的推理考證,可以得出結論:【漢語大詞典】對於『連展』和『麥餌』的釋義錯誤,對於『善連』和『碾轉』則失收漏收。錯誤的原因可能是把『餌』解釋為『餅』(應為『食物』的意思),把王士G的『條食』望文生義成『麵條』。
    但是運用古典學的方法和過程的考證卻能夠給我們一些學術啟示,以便我們能夠匡正目前的學術誤解和誤讀,比如光明日報『國學系列訪談』【國學=中國古典學】(2009年10月18日國學版)中的以下兩種表述:
    一是:『「國學」其實就是「中國古典學」。如果我們用「中國古典學」來定義「國學」,可以解決「國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兩個難題。』嚴格說起來,地方志不能算作『國學』,但可以算作『古典學』;即便『國學』作為獨立學科也不能包括各類方志(學)。所以上述表述不嚴謹。
    二是:『我們可以藉助梁啓超等前代學者的提示,借鑑西方「古典學」的界定方法,把研究以古漢語為工具記錄的文獻的學問稱為「中國古典學」』。考察從『連展』到『碾轉』的讀音變化研究的北音學,不是『記錄的文獻』,但依然是『中國古典學』。所以上述觀點不全面。
    著名語言學家、105歲的周有光先生曾在論述『漢字是古典文字』時說:『「古典」是classic的翻譯,原意:「古雅、典雅、典範」。例如:「古典音樂」。又譯:「經典」』(【香港語文建設】,2006年第12期第20頁),這句話值得我們在探討、理解、構建『中國古典學』時參考借鑑。(任國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