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00|回覆: 0

[漢語詞典] 古漢字的形聲相益與反切拼讀(1)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1-5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京晚報
20101414524592.jpg


葛英會


201014145155102.jpg


古漢字


    世界上古史與現代考古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文明發達較早地區產生的一些古老文字系統,因所處自然與人文環境的影響,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面貌與特徵。同時,又因相關遠古族團大體相當的社會文化與思想認知水平,加之彼此間各種形式、各種渠道的溝通與交流,這些文字系統似乎經歷了大體一致的源起與發展的歷程,即由初始的表意文字階段逐漸達至於表意、表音相結合的階段,此後,除少數特例之外的多數文字系統,又先後步入了單一表音的階段。

    由於現有的考古資料不足以說明文字起源的全過程,這裏我們擬採取考古與文獻相互參驗的方式,扼要闡述中國漢字系統產生與發展的一般情況。

    原始的漢字是依類象形的產物

    中國史前考古資料所見,其刻畫於陶、石、龜、骨上的原初文字,主要是用作原始圖騰或神名的稱謂字以及律歷、度、量、衡制度所必需的基礎紀數字。前者一律刻畫於祭神禮器的特定部位,並在商代甲骨或殷周金文的族名徽號用字中可以找到它們的餘緒,它們是多物崇拜的自然物的名字。後者多刻畫在廢棄的陶片上,其頻繁出現、重複使用的幾率高且形體簡單,古今相承,與商代甲骨、金文中的紀數字基本一致。目前所知,處在原始階段的古漢字,其通行的年代大概由距今七八千年至四五千年之間,約略經歷了3~4個千紀。【尚書序】所謂『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及【後漢書・律曆志】『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則算數之事生』等記載,與考古資料相互吻合。

    完成於戰國時期的【易・繫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漢書・五行志】、【後漢書・律曆志】又有『籌,所以紀數』、『數本杪()』(杪即杪末,是籌策的別稱)的記載,都表述了這樣的史實:結繩與籌策原是古代中國廣為流行的原始紀數工具,而原始數字系統即由仿象原始紀數工具創製而成。古代先賢以古漢字始於結繩(易・繫辭)或『萬物之數因八卦而起』(唐顏師古語。八卦原是以籌策求取奇偶之數表示陰陽變化的遊戲)的看法,都與古漢字基礎數字的形成密切相關。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