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77|回覆: 0

[史學] 【通典】『邊防典』證誤(2)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1-8-17 09: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卷一八八【南蠻】下『哥羅』(5089)

  征伐皆乘象,一隊有象百頭,每象有百人衛之。象鞍有鈎欄,之中有四人,一人執,一人執弓矢,一人執殳,一人執刀。
  按,『之中有四人』,文氣不順。【太平寰宇記】卷一七六作『象鞍有鈎欄,欄中有四人』。當以【太平寰宇記】為是,疑『之』為重文符號之誤。
卷一八八【南蠻】下『干陀利』(5096)

  干陀利國,梁時通焉,在南海洲上。其俗與林邑、扶南略同。出斑布、古貝、檳榔。檳榔特精好,為諸國之極。武帝天監中,遣使貢方物。
  按,【梁書】卷五四【干陀利傳】:『干陀利國,在南海洲上。其俗與林邑、扶南略同。出班布、古貝、檳榔。檳榔特精好,為諸國之極。宋孝武世,王釋婆羅雋u遣長史竺留u獻金銀寶器。天監元年……』【通典】本條當源於【梁書】。據【梁書】,干陀利在宋時已入獻,疑【通典】因干陀利國在【梁書】中始入『四夷傳』,故誤作『梁時通焉』。【太平寰宇記】卷一七六亦稱『梁時通焉』,從【通典】誤。
卷一八八【南蠻】下『盤盤』(5097)

  盤盤國,梁時通焉,在南海大洲中。
  按,【梁書】卷五四【盤盤傳】:『盤盤國,宋文帝元嘉,孝武孝建、大明中,並遣使貢獻。』『盤盤』即『盤盤』[4]。盤盤在宋時已屢次貢獻,與上條干陀利一樣,疑【通典】因盤盤在【梁書】中始入傳,故誤作『梁時通焉』。【太平寰宇記】卷一七六亦稱『梁時通焉』,從【通典】誤。
卷一八八【南蠻】下『真臘』(5101)

  每五六月中,毒氣流行……六畜多死,人眾疾疫。東有神名婆多利,祭用人肉。
  【隋書】卷八二【真臘傳】:『每五六月中,毒氣流行……六畜多死,人眾疾疫。近都有陵伽缽婆山,上有神祠,每以兵五千人守衛之。城東有神名婆多利,祭用人肉。』【通典】顯然源於【隋書】,內容略有刪削,『城東有神名婆多利』,較『東有神名婆多利』文義為長,【通典】誤刪『城』字。
卷一八八【南蠻】下『投和』(5101)

  王姓投和羅,名脯邪乞遙,理數城。覆屋以瓦,並為閣而居。屋壁皆以彩畫之。城內皆王宮室,城外人居可萬餘家。
  【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引【隋書】『理數城』作『理所城』,【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作『所理城』。按,『所理城』者,指王都所在之城,避唐諱易『治』為『理』,與下文『城內皆王宮室』相契合。當從【寰宇記】,【御覽】『理所』應為『所理』之誤倒。【通典】蓋因『理所城』文氣不暢,臆改作『理數城』,亦誤。正應作『王姓投和羅,名脯邪乞遙。所理城覆屋以瓦』,【通典】『數』當作『所』,在『理』之上,斷句亦從誤。
卷一八八【南蠻】下『投和』(5101-5102)

  刑法:盜賊多者死,輕者穿耳及鼻並鑽鬢,私鑄銀錢者截腕。
  『輕者穿耳及鼻並鑽鬢』,【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同,【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引【隋書】作『輕者穿耳及頰』。【新唐書】卷二二二下【投和傳】稱:『頻盜者死,次穿耳及頰而其發,盜鑄者截手。』按,『鑽鬢』而不死,殊不合事理。疑當從【御覽】及【新唐書】,【通典】之『鑽鬢』應為『發』之訛文,【太平寰宇記】從【通典】誤。穿『鼻』與穿『頰』當有一誤,姑存疑。
卷一八八【南蠻】下『丹丹』(5102)

  丹丹國,隋時聞焉,在多羅磨羅國西北,振州東南。
  按,【梁書】卷五四【諸夷傳】有『丹丹國』,中大通二年,遣使奉表。大同元年,又遣使貢方物。【通典】稱『隋時聞焉』,誤。除『隋時聞焉』四字外,【通典】丹丹國所載內容與【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引【隋書】有關丹丹國的記載完全相同,【通典】本條當是全文轉錄【御覽】所引之【隋書】[5]。杜佑失檢前史,故誤認為丹丹國隋時始聞。
卷一八八【南蠻】下『薄剌』(5103)

  薄剌國,隋時聞焉,在拘利南海灣中。其人色黑而齒白,眼正赤,男女並無衣服。
  下文『卜俅』條稱:『卜僦蓿【抱朴子】云:卜僦拊諛蝦V小…』按,【通典】將『薄剌』、『卜佟狽治二國是錯誤的。【太平御覽】卷一八八引【唐書】載:『薄剌洲,隋時聞焉。在拘利南海灣中。其人色黑而齒白,眼正赤,男女並無衣服。一名勃焚洲。』【冊府】卷九七五亦稱薄剌洲『一名勃焚州』。勃焚即卜伲據此,『薄剌』、『卜佟被頡安焚』本是同名異譯,不當分為二國立傳。又,【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薄頰洲國』下稱:『薄頰洲國,隋時聞焉,在拘利南海灣中,其人色黑而齒白,眼正赤,男女並無衣服,一名玻ㄍ勃――原注)樊(疑應為『焚』――引者)洲。【抱朴子】云……』【寰宇記】所載『【抱朴子】云』以下的內容與【通典】『卜俅』相同,證以【御覽】、【冊府】,可知薄剌、薄頰、卜伲ǚ)俱屬同名異稱,【通典】析為二國,誤。雖然【通典】成書在前,但【寰宇記】及【御覽】、【冊府】的記載並非源於【通典】,而是采自與【通典】同源的史料,只是【通典】在撰述時忽略了舊籍中『一名卜佟鋇摹耙幻』二字,從而誤將『卜佟幣韻碌哪諶煙雋⒆ù,遂致一國二傳。在【通典】目錄和卷一八五『邊防典』卷首及本卷卷首標示的細目中,也都將『薄剌』、『卜佟繃形二國,表明這個錯誤在杜佑編纂【通典】時就已出現了,並非後人妄改造成。
卷一八八【南蠻】下『卜佟保5104)

  卜僦蓿【抱朴子】云:卜僦拊諛蝦V校熏綠水膠所出,膠如楓脂矣,所以不可多得者,止患E皇捺⑷恕4聳藪笳咧厥斤,狀如水獺,其頭身及他處了無毛,唯從鼻上以竟脊至尾上有毛,廣一寸許,青毛長三四分許,其無毛處則如韋囊。
  『尾上有毛,廣一寸許,青毛長三四分許』,【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作『尾上有毛,廣一寸許,青色,長三四分許』。按,E皇蓿今本【抱朴子】作『風生獸』,稱『青色,大如狸』[6]。一望可知,【通典】『青毛』應為『青色』之訛文,點校本失校,斷句亦從誤[7]。
卷一八八【南蠻】下『火山』(5104)

  【扶南土俗傳】云:火洲在馬五洲之東可千餘裏。春月霖雨,雨止則火燃洲上,林木得雨則皮黑,得火則皮白。諸左右洲人,以春月取其木皮,績以為布,或作燈炷布。若小穢,投之火中便潔。
  按,『雨止則火燃洲上』、『或作燈炷布』,『洲上』、『布』俱當斷從下句。【南史】卷七八【夷貊傳上】:『又傳扶南東界即大漲海,海中有大洲,洲上有諸薄國,國東有馬五洲。復東行漲海千餘裏,至自然大洲,其上有樹生火中,洲左近人剝取其皮,紡績作布,以為手巾,與蕉麻無異而色微青黑。若小垢矗則投火中,復更精潔。或作燈炷,用之不知盡。』可證。【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作『績以為布,即火浣也,或作燈炷。』,以『燈炷』結句,是。
  又,點校本『校勘記』稱:『投之火中便潔,「便」原作「復」,據北宋本改。』今按,據上引【南史】作『復更精潔』,【太平御覽】卷八二引【南史】同,原文作『復』字是,不煩校改。

卷一八八【南蠻】下『火山』(5104)

  又有加營國北、諸薄國西山周三百裏,從四月火生,正月火滅。火燃則草木葉落,如中國寒時。人以三月至此山,取木皮績為火浣布。
  按,『又有加營國北、諸薄國西山周三百裏』,文意模糊,不知所云。【藝文類聚】卷八○『火』引【玄中紀】:『南方有炎[火]山焉,在扶南國之東,加營國之北,諸薄國之西。山從四月而火生,十二月火滅。正月、二月、[三月]火不然,山上但出雲氣,而草木生葉枝條。至四月火然,草木葉落,如中國寒時草木葉落也。行人以正月、二月、三月行過此山下,取柴[此木]以為薪,燃之無盡時。取其皮績之,為火浣布。』【太平御覽】卷八六八引【玄中記】同,惟『炎山』作『炎火山』,『二月』後有『三月』,『柴』作『此木』。【通典】本段當是與【玄中紀】同源,或取自【玄中紀】。【通典】『又有』下當奪『炎火山』三字,『加營國』上當奪『在扶南國之東』,『山周三百裏』應自成句。作『又有[炎火山,在扶南國之東,]加營國北,諸薄國西,山周三百裏』。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