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華文史網 餘論
總之,司馬光創製了長編法,而李燾繼承了司馬光的治史精神,把作為治史程序的長編法發展為長編體,開創了一種新的體制,完成了北宋九朝史的撰著,有首創之功。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和李心傳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遠承司馬,近學李燾之【長編】,而都對長編體有所發明和會心。尤其心傳【要錄】的成功,更使長編體得以發揚光大。三部巨著構成了宋代史學的頂樑柱,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史學,也使編年體得以輝煌眩目,幾乎取代了紀傳體正史的地位,對我國歷史學和歷史編纂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當然,我們這裏只是表述了一種現象,至於長編法大受宋代史家青睞以及長編體得以確立多種因素,筆者已有另文探討,茲不贅述。
作者:孫建民 凌
[1] 【四川通志】卷122,【李燾神道碑】。
[2] 【文獻通考・經籍考】卷20。
[3] 【宋史】卷388【李燾傳】。
[4][8] 【文獻通考・經籍考】卷20。
[5] 陳傅良:【止齋文集】卷40【建隆編序】。
[6][9] 【文獻通考・經籍考】卷24。
[7] 裴汝誠:【<續資治通鑑長編>考略=49頁(中華書局1985版)。
[10] 孫原湘:【天真閣集】卷43【李氏<續通鑑長編>跋=。
[11] 朱彝尊:【曝書亭集】卷45。
[12] 樓鑰:【攻集】卷108【徐夢莘墓志銘】。
[13] 【宋史】卷438【列傳】第197。
[14][15][16]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序】。
[17] 許涵度:【校刊三朝北盟會編序】。
[18] 司馬光:【與范夢得書】。
[19]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65紹興二十三年冬十月丁丑注。
[20]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37建炎四年九月辛亥注。
[21]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6紹興十二年九月乙巳注。
[22] 李慈銘:【荀學齋日記】。
[23] 【四庫總目】卷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