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60|回覆: 0

[史學] 『宋太祖誓碑』與『不殺士大夫』(1)

[複製連結]
沙坡 發表於 2011-9-23 10: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讀書報
明代學者葉子奇有言:『傳世之盛,漢以文,晉以字,唐以詩,宋以理學。』『宋朝文不如漢,字不如晉,詩不如唐,獨理學之明,上接三代。』(【草木子】卷4【談藪篇】)理學何以產生並輝煌於兩宋?我們現在做宋代理學研究,既離不開哲學――觀念史進路,同時也要重視歷史――思想史進路。晚清史夢蘭有首宮詞:『廟享欽遵四孟時,牙盤別設踵唐儀。太常禮畢群班退,夾室焚香讀誓碑。』(【全史宮詞】卷16【宋】)以『不殺士大夫』為核心內容的『宋太祖誓碑』(又稱『宋太祖誓約』),正是落實歷史――思想史進路的一個好題目。   
   

  現代學術史上,張蔭麟1941年發表的【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重慶【文史雜誌】第l卷第7期),開啟了這一研究的先河。人們也大多知道『宋太祖誓碑』主張善待知識分子,可截止到2010年,70年過去了,中國大陸學術界有分量的專題論文卻不到10篇。這裏,我們從兩個人的三篇文獻說起。  


  第一個人是兩宋之交的曹勛(1098―1174)。1126年靖康之變,金人俘虜了徽宗、欽宗父子,押送到金國,閣門宣贊舍人曹勛是徽宗的隨從。途中,曹勛從燕山逃走,徽宗讓他轉告康王趙構:『藝祖有約,藏於太廟,誓不誅大臣、言官,違者不祥。故七祖相襲,未嘗輒易。每念靖康年中誅罰為甚,今日之禍雖不止此,然要當知而戒焉。』(【松隱集】卷26【進前十事札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9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483頁)後來,曹勛的【北狩見聞錄】又複述了這段話,但把『誓不誅大臣、言官』換成了『誓不誅大臣、用宦官』(【學海類編】第2冊,廣陵書社2007年版,第1107―1108頁)。曹勛這兩篇文獻所說的,史稱『徽宗寄語』。  


  第二個人是南宋的陸游(1125―1210)。【避暑漫抄】舊題陸游所撰,其中說道:  


  藝祖受命之三年,密鐫一碑,立於太廟寢殿之夾室,謂之誓碑,用銷金黃幔蔽之,門封閉甚嚴。因杏興荊自後時享及新天子即位,謁廟禮畢,奏請恭讀誓詞。是年秋享,禮官奏請如小I弦枋儀埃再拜升階。獨小黃門不識字者一人從,余皆遠立庭中。黃門驗封啟,先入焚香明燭,揭幔,亟走出階下,不敢仰視。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誦訖,復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後列聖相承,皆踵故事。歲時伏謁,恭讀如儀,不敢漏泄。雖腹心大臣,如趙韓王、王魏公、韓魏公、富鄭公、王荊公、文潞公、司馬溫公、呂許公、申公,皆天下重望,累朝最所倚任,亦不知也。靖康之變,犬戎入廟,悉取禮樂祭祀諸法物而去。門皆洞開,人得縱觀。碑止高七八尺,闊四尺余,誓詞三行,一云:『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一云:『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一云:『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後建炎中,曹勛自虜中回,太上寄語云,祖宗誓碑在太廟,恐今天子不及知云云。(【秘史】)(【叢書集成新編】第86冊,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版[未署出版年],第668頁。據明代稗乘本排印)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