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73|回覆: 0

[史學] 試析魏晉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統一(1)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1-5-3 08: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讀史網
公元589年,隋朝重新統一了中國,魏晉南北朝作為一個以南北分裂為主的歷史時期,就此結束。如果說歷史上充斥着偶然事件的話,這卻是一個必然會發生的結果,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這種趨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文化意識和經濟發展所構成的背景,二是當時南北之間政治軍事實力的對比。  
  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呈現諸多分裂割據的局面,但促成統一的因素卻在悄悄萌生。首先是流民和移民的大潮推動了語言文字的交流。『夫九州之人,言語不同,生民已來,固常然矣』。但如果彼此老死不相往來,那麼其言語之間的差異就會越來越大。而移民的往來打破了這種隔閡,因為移民和原住民之間總是要交流的,他們就會尋找出新的交流約定來。西晉後洛陽的正音『南染吳、越,北雜夷虜』及東晉長江下游揚州『僑吳混合之語音最盛行』,而且『此種相互同化作用範圍甚廣』。與此相關的是,進入中原的各個少數族的本族語言也漸漸地在生活中消失。語言文字的統一成了走向政治統一的前奏。  
  其次是生活習俗的混一,主要在於游牧習俗與農耕生活的相適應。本時期的民族問題,不是在邊境上的攻戰,而是在中土的如何相處。其民族融合的過程大致可分為四步:第一是交往;第二是雜居;  
  第三是普遍的通婚;第四是文化和行為準則的認同。對少數族的上層,農業化和漢化是一致的。為了統治,他們要與漢族打交道,就會率先學習漢語言文字,如稽胡『又與華民錯居,其渠帥頗識文字』。這種結果是驚人的,『後魏初定中原,軍容號令,皆以夷語。後染華俗,多不能通』,至北朝後期竟需『錄其本言,相傳教習,謂之「國語』」!接下來是文明感染,如土族的風氣對他們有較大的吸引力,若魏道武帝也服寒食散,以致『藥數動發』。其中一個動因是由此可以提高他們在族群裏的地位或威權。但往往這兩者是同步的,尤其在下層。一旦下層族眾也融通了,民族融合就難以逆轉了。  
  再次是水陸道路的打通。路是人走出來的,軍隊的征討,民眾的遷徙,商人的販賣,行僧的雲遊,都會把路走得更多更廣。士兵、移民、商販、僧人是魏晉南北朝最常見的人們,他們的往來帶動了道路的發展,也帶出了統一的條件。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了適應南征北戰的需要,自曹魏起在水利上開始做兩件事。一是配合大規模屯田的需要而修建灌溉系統,如當時『上引河流,下通淮潁,大治諸陂於潁南、潁北,穿渠三百餘裏,溉田二萬頃』。即使前燕這樣的政權,也因屯田而『溝洫溉灌,有益官私,主者量造,務盡水陸之勢』。二是開鑿或疏通了一系列水道以運兵和運糧,如白溝、平虜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白馬渠、魯口渠、賈侯渠、討虜渠、廣漕渠、淮陽渠、百尺渠及巢肥運河等等。所以當時『南北政權都重視通往淮河流域的水道,使長江、黃河間的水路交通進一步拓展』。這些水道的開鑿或疏通,無疑為隋代的大運河開通打下了基礎,並使以後隋唐的大統一少了幾分地理上的障礙。由此儘管政治上是分裂的,經濟交往卻很尋常,證據之一就是諸朝的商業稅越來越成為官方的重要收入。不僅『河橋孟津,解券輸錢』,就是沿途旅舍,也對『交易貿遷』者『依客舍收錢』,追求末利。東晉南朝更是如此。證據之二是南北之間還常設『互市』。早期如前秦苻健『於豐陽縣立荊州,以引南金奇貨、弓竿漆蠟,通關市,來遠商,於是國用充足,而異賄盈積矣』。後來北魏『又於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貨,羽毛齒革之屬無遠不至』。地方上如魏崔寬為陝城鎮將,以『恆農出漆蠟竹木之饒,路與南通,貿易來往,家產豐富,而百姓樂之』。又如北魏佔領淮河流域後,『江南無復鰒魚,或有問關得至者,一枚直數千錢』,但也有人一下子購得鰒魚三十枚者,可見交易量還是不小的。即使在打仗時也未停止,如高季式『為都督,隨司徒潘樂征江、淮間。為私使樂人於邊境交易,還京,坐被禁止』。而這種商業上的利益,致使北魏緣邊州郡的官員『皆無防寇御賊之心,唯有通商聚斂之意』。另一邊如梁時『郁洲接邊陲,民俗多與魏人交市』凡此,可見南北邊境交易規模之大和影響之深。魏分東、西後,『士人仍緣姻舊,私相貿易』,雖有禁令,但『犯者非一』,後來不得不放鬆。又如北齊『舊制,以淮禁不聽商販輒度』。蘇瓊為徐州行台左丞,行徐州事後,聽兩淮通糴糧食,『遂得商估往還,彼此兼濟,水陸之利,通於河北』。這種情況當然是促進統一的因素之一。  

  最後落實在一統觀念的強化。當時南北分裂,但交往頻繁,南、北朝間國書往來,本來的套話是『想彼境內寧靜,此率土安和』,後來為『欲示無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成『想境內清晏,今萬國安和』拋,並取得南北一致的認同。至於深層觀念上的趨同更是無微不至,如『正是北朝規制、南朝影響和地方特色雜錯交織在一起,才形成青州地區南北朝時期地方文化的豐富多彩的內涵』。又如『在北魏宣武帝即位後50年中(亦即南朝梁武帝在位期間,約公元500―550年),南北雙方進入一個相對和平共處的時期,文化交流頻繁,裝飾藝術風格,特別是裝飾題材、造型及紋飾漸趨相近。如前述南朝墓室與北魏鞏縣石窟內頂裝飾圖案題材的一致、神王異獸等題材在北朝後期石刻及南朝陵墓中的大量流行等』。審美上的一致也是價值觀念趨同的形式之一。  
  拓跋鮮卑統一北方後有了長期的和平穩定,關中和中原不僅是當時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而且是傳統文化中心,南方的使者到了洛陽『始知衣冠士族,並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於是在物質與心理的支撐下,誰佔有中原,一統天下之心就會油然而生,名正言順的尊王攘夷之舉總會使人躍躍欲試。魏孝文帝當年酒酣高歌:『白日光天兮無不曜,江左一隅獨未照』,其臣下呼應:『願從聖明兮登衡、會,萬國馳誠混日外』塒。這種豪情壯志苻堅有過,拓跋燾有過,但客觀形勢都未成熟。宇文邕滅北齊後統一的條件是具備了,但不幸早早病故。因此楊堅建隋後的滅陳之策是這種意願的自然延續。這些都說明無論北方的統治者是漢人還是少數族人,要求統一的主觀願望總是強烈的,這也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  
  魏晉南北朝時期行將結束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歷史場景呢?在南邊,自劉裕建立宋朝起,『以區區江東,蕞爾迫隘,薦之以師旅,因之以凶荒』,在與北方的較量中,就逐步走下坡路了。劉裕是一個出色的統帥,但為了確保奪取東晉政權,他匆匆從前線返回建康,致使先機盡失,關中淪陷,元氣大傷。宋明帝時,青、齊諸州又為北魏所有,大體上淮河成了南北分界線。『南北朝對峙,其國勢強弱之分界線大約在北朝乘南朝內爭之際而攻取青、齊之地一役』。齊、梁兩朝無大變動,緣淮為界而互有攻防,對峙下還能基本保持平衡,不過由於魏太武帝拓跋燾南侵後,兩淮殘破,無法成為北伐的基地,所以南朝多居守勢。梁末由於侯景之亂,使繼之而起的陳朝境土局限於長江之南,『西亡蜀、漢,北喪淮、肥,威力所加,不出荊、揚之域』。江左政權賴以生存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皆殘破不堪,如【資治通鑑】卷一六三梁簡文帝大寶元年五月條云:『自晉氏渡江,三吳最為富庶,貢賦商旅,皆出其地。及侯景之亂,掠金帛既盡,乃掠人而食之,或賣於北境,遺民殆盡矣』。這樣南朝就失去了與北朝分庭抗禮的實力基礎。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