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37|回覆: 0

[醫藥臨床] 王培昌臨證特色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家父王培昌從事中醫婦科臨床60年,其診療立方用藥獨具特色,療效彰顯,臨床經驗豐富。余多年隨父侍診,受益頗多,今聯珠成串,希與同道共研之。

謹察陰陽

王培昌臨證多根據【內經】之論:『天有五運六氣,人有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奇經八脈……其間關係複雜,數之可千,然其要一也。』重在『把握陰陽』,及『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治療『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案例:宋某,女,29歲,2003年10月20日初診。主訴:產後一周,偶感風寒致發熱,持續半月余發熱不退,體溫:38.7°C,食欲不振,咽干欲飲,身痛肢乏,大便不爽,脘腹脹悶不適。診後認為,此乃產後脾虛血弱,裏有溫熱,故久熱不退。加之曾服退熱西藥及中醫辛散之品,陰血更傷。陽虛則生內熱,加之傷及脾胃陽氣,則運化無力,納差乏力倦怠,胃脘脹悶。故立法宜益胃透熱。

處方:生地18克、元參12克、生山藥15克、葛根6克、麥冬10克、白薇5克、陳皮5克、知母6克、甘草5克。三劑,水煎服。

二診,10月24日,體溫:37.8°C,患者訴有飢餓感,食之知味。知胃氣得復。故清裏熱。

處方:生地24克、知母6克、麥冬10克、天花粉6克、黃芩9克、太子參10克、生麥芽12克、白薇5克、梔子9克、甘草5克。三劑,水煎服。藥後,體溫正常,食慾可,精神漸佳。囑其每日食小米粥一碗,合理調節飲食,後康復。

輕劑取勝

王培昌善用經方、驗方,常遵『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蔬,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清涼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過於寒涼』『中病良,勿太過』『藥過病所,反傷正氣』之論,臨床立方用藥少而精,用量多偏於輕劑。他常說:『病來如奔馬,病去如抽絲,治病若不明陰陽標本,藥石雜投,多致成壞病。若病機錯綜複雜,更宜輕劑,小心投藥,逐漸遞進,療效可顯。』

中醫有『輕可去實』法,亦有『上焦如羽,非輕不舉』論。婦人一生經歷經、孕、產、乳,故得病常多血虛陰虧,大辛大熱、苦寒重劑、攻伐之品皆需慎用。王培昌常言:『用量輕非是輕描淡寫,反而恰到好處。也非敷衍失責,延誤病情。治病雖非藥力足夠不為功,但切忌勿濫用重劑以傷元氣。』對病情重,病勢急者,他多增加每日服藥次數。藥輕頻服,易吸收,常起沉珂。

案例:李某,女,29歲,1995年9月8日初診。因飲食不慎致腹瀉,下如水注,日十餘次。少氣倦怠,精神委頓,經服中西藥多種效未顯。王培昌診後雲;此乃秋後瀉,症屬寒暑困脾。前醫盡用清熱、止瀉、消暑之品,服之無效也。

處方胃苓湯:蒼朮5克、陳皮5克、川朴6克、桂枝5克、雲苓9克、豬苓6克、焦術15克、澤瀉9克、炒乾薑5克、甘草3克。3劑。日1劑,水煎服。

二診,腹瀉減緩,日三、四次,便溏,食納欠佳,精神好轉。

處方:焦術18克、砂仁5、炮扁豆12克、神曲9克、破故紙5克、車前子9克、甘草3克。

服藥3劑,腹瀉停,飲食如常,病已愈。

王培昌按:本例病人腹瀉甚急,然立方用藥一般,似有病重輕藥之嫌,然其瀉下如注,若用重劑,一則藥難以吸收怎能取效。二則重劑系傷脾敗胃,則『成功反棄』。立方以輕取健脾利濕,以收全功。

喜用芳香藥

王培昌臨床喜用芳香之品。他認為婦人一生脾虛者多,最易被濕邪相犯,而生帶下、不孕及婦科諸症。芳香類藥可醒脾化濕散濁,故王培昌處方遇脾胃虛弱、食納不佳者,加白豆蔻、砂仁、木香之類;帶下者,適加佩蘭葉、香甘松、香白芷等,常收事半功倍之效。選用芳香類藥的同時,他也常用花類藥,花者華也,花味芳香,善以散邪,花類質輕,輕可去實。

案例:趙某,女,37歲,2004年5月7日初診。主訴:少腹脹痛不適2月余,經西藥診斷為慢性盆腔炎,住院治療10餘日,效未顯。訴其帶下清稀綿綿不止,腰酸肢軟,少腹脹痛,時輕時重。勞累或情緒不暢時則加重。頭暈失眠,六脈細弱。診後認為此乃脾氣不足,濕濁不化,清氣不升,濁氣不降。

處方昇陽除濕湯加減:柴胡5克、升麻5克、木香6克、白果仁5克、桂枝5克、生黃芪18克、焦術15克、炒薏仁12克、元胡9克、香附6克、雲苓10克、川朴9克、甘草3克。3劑,日1劑,水煎服。

二診:藥後少腹痛減緩,仍精神欠佳,不欲食,帶下量少。繼前方加香甘松6克、白豆蔻6克、佩蘭葉6克,繼服3劑。後精神漸佳,帶下量少色白,腹痛愈。藥已中的。囑其繼以原方再進5劑,膈日1劑。並囑患者調節情緒,少食生冷油膩,少勞作。後隨訪病未復發。

治婦人病善用甘藥

患者常雲,王培昌處方多甜,口感好。甜者甘也。王培昌臨證多用甘平、甘淡、無大毒的健脾之品,而少用壅滯、攻伐、留邪之品,也少用辛甘助陽之物。脾胃者,萬物所歸,為後天之本。病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若常用苦寒攻伐,則最傷脾敗胃。臨證用甘藥,外感初起用辛甘以發散;病溫熱者用甘寒以養津;病恢復期,甘潤健脾;病濕者,甘淡去濕;症屬肝病者,當急食甘以緩之;久病虛候,當遵【內經】『調以甘藥』。陽虛者用甘溫,陰虛者用甘寒。婦人病以血為本,血化生於脾胃,故婦人經、孕、產、乳諸症均以調脾胃為治療之道。

案例:孔某,女,37歲,2003年7月18號初診。產後10日余,精神委頓,不欲食,大便溏稀,肢體微腫,六脈細弱,嗜睡,少氣懶言。症屬產後氣血大虛、脾胃不足之候。治療急當回脾胃陽氣,以復氣血。

處方六君子湯加減:紅參9克、焦術15克、雲苓9克、陳皮5克、半夏5克、砂仁5克、炒山藥18克、生黃芪15克、炒乾薑6克、甘草5克。

此患者連服藥10劑,後精神轉佳,飲食如常,病漸向愈。此實乃甘藥之功也。

治病必固本

王培昌臨證始終強調『治病必求於本』,用藥不可伐本元。若有虛弱之人感病邪,他常用健脾托邪法,裏和則表自解。婦人之病,以養血為本,治療產後病,應固本,用傅青主生化湯加減,大補氣血為先。

案例:王某,女,30歲,2003年11月9日初診。產後月余,周身不適,肢節疼痛甚劇,難以行動,伴發熱T38.2°C舌黃少潤,面色萎黃。曾服去風去濕、通經活絡之品,痛日增劇。王培昌云:此產後風濕內侵,滯於肢節,乃歷節痛也。治療當以養血為先,使血旺自能滲入經絡,灌諸經,氣血來往自如,風邪安能留滯。

處方:當歸18克、川芎6克、炒白芍12克、熟地30克、柏子仁9克、山芋12克、生黃芪18克、炒棗仁12克、雲苓9克、杜仲10克、秦艽5克、威靈仙5克、木瓜6克、甘草3克。

患者服藥10劑後疼痛大減,身體漸安。

婦人病當明奇經

王培昌一生善治婦人病,立方用藥注重奇經。他常說:『不明沖任督帶,學遍婦科又何濟?』首先治婦人血證當明『沖為血海』之意。故王培昌治療婦科用四物湯常重用熟地。他常言:『太沖,血海也,太沖脈和,需得督脈之助,方可月事以時下,月經才可調和。若沖自為沖,任自為任,經將不調。醫者必識血海生生之理,使火不有餘,水無不足,寒者溫之,熱者清之,郁者舒之。水火相濟,則病可除,體可健。若沖任失調之時,婦人胎前產後諸疾生也。若用藥,症寒者雖宜溫之,但任以桂附則損其陰。熱症宜清,任以膏連凝其血。郁者宜舒之,任以柴陳竭其液而失潤,若如此,則經水難調,且易致不孕症及症瘕痼疾。治病之宗旨,乃不損人天然之氣血為根本也。』

案例:張某,35歲,經閉6月,六脈細數,面色不華,腹大脹滿,於2002年10月7日初診。前醫曾以大劑調經活血理氣之品未果。診後父云:婦人經血之本在血海,非大補沖任,難以挽回。

處方四物湯加減:當歸18克、川芎5克、炒白芍12克、熟地30克、山芋12克、枸杞12克、桂圓肉9克、沙參9克、紅參9克、砂仁6克、丹皮9克、甘草3克。

連服10劑,經水行。加以飲食調理,經候如期。後囑每月經行後服傅氏養精種玉湯5劑,連服3月後,停經懷孕,後舉一健康女嬰。(王金亮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院名中醫工作室)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