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是中醫內科常見病、多發病,臨床常有急性腎炎因失治、誤治而轉為慢性。若在慢性期得不到正確治療,則易使病情惡化,遷延難愈,證情複雜。筆者在治療腎病方面有多年的研究和臨床經驗。經驗方益腎消炎湯,臨證療效較好,現介紹如下。
組成:巴戟天10克,胡蘆巴10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15克,黃芪30克,金銀花20克,魚腥草30克,益母草30克,紅花10克,茯苓15克。
此方補益扶正,祛邪消炎,主治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屬中醫『水腫』範疇。該病由於外感風濕水邪,皮膚瘀毒,飲食失節,煩勞太過而致肺失通肅,脾失轉運,腎失開闔,水邪瀦留,泛濫肌膚所致。三髒之中,重點在腎。說明水腫的根本病變臟器在腎,然外邪侵襲亦不可忽視。西醫認為,慢性腎炎的反覆發作,纏綿難愈與溶血性鏈珠菌和感冒病毒引起的變態反應有關。本方有補腎扶正、祛邪消炎的作用。方中巴戟天、胡蘆巴、山茱萸、枸杞子既補腎陽,又滋腎陰,能促進腎血管擴張,使血流加速,從而提高腎小球濾過率,產生利尿作用。方中重用黃芪可以消除腎炎的蛋白尿;金銀花、魚腥草、益母草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亦可抑制鏈球菌的感染;紅花、益母草有活血化瘀作用。實驗證明本方有抗凝血和抑制血小板聚結及改善腎功能的效果。其祛邪生新作用,頗類似免疫反應的穩定作用,可通過抑制或增強免疫反應或促進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促進炎症吸收,抑制變態反應炎症,或者通過抗凝血,改善局部組織血流等作用,促進組織修復。茯苓健脾和中,利水消腫。因此,本方有益腎健脾、活血消炎等作用。通過對95例患者的臨床小結及後期療效觀察,結果頗為滿意。
加減應用:血壓高者加鈎藤15克,夏枯草10克,決明子15克。
高血脂者加首烏15克,澤瀉30克,山楂10克。
伴糖尿病加天花粉30克,生地15克,玄參15克。
浮腫者加白朮10克,桂枝10克,車前草15克。
尿頻、尿急屬尿路感染加黃柏15克,虎杖30克,半枝蓮30克。
血尿者加仙鶴草30克,白茅根15克,茜草10克。
蛋白尿加黨參20克,蟬蛻10克,地龍10克。
腰痛加杜仲15克,續斷15克,懷牛膝15克。(張文杰 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