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99|回覆: 0

[儒家文化] 駁斥孔家漢奸家族論,並論儒家於民族之重要性

  [複製連結]
陶揚鴻 發表於 2020-5-26 13: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總見一些人說孔子後代多漢奸,甚至說孔家是第一漢奸家族,沒有儒家人出聲,現在必須出聲了!這個我以前就說:或以孔子後代衍聖公降元降清,怪孔子,曰孔子後代多為漢奸,稱孔府為漢奸家族,其言甚鄙惡。禹湯之聖王也,而後代有桀紂之暴,豈可怪禹湯?子孫之不肖,豈可怪祖宗?堯之子丹朱傲,舜之子丹朱不順,亦未有以子責父也。孔子後代之不肖,惡足以損孔子之聖哉!元清之入主中國,漢人降順者甚多,豈皆罵為漢奸?孔府子孫至如桀紂之暴乎?至如劉秉忠、張弘范、范文程、吳三桂、洪承疇之助虜為倀乎?無有也,何責之重也?曰孔府歷代為衍聖公,而為不忠,衍聖公者,封號耳,豈比諸侯卿相哉?降元清有罪,而保存文化有功,一分為二,何糾其罪不放哉?誇大孔府之罪,吾知其居心,無非反孔反儒耳!嗚呼!孔府子孫之不肖,豈讓孔子背黑鍋?儒生豈為孔氏代表?衍聖之罪,豈至若彼所言?孔子之後,子思作【中庸】,傳聖道,孔鮒藏書,避秦之焚坑,孔安國為漢博士,傳五經,孔穎達為唐學士,整理五經之功,惡可忘哉!惡可忽哉!其賢者不道,不肖者則誇大之,何其居心之惡也!

4d8efdcac13874a2a0c064f625214239.png

滿清朝廷裏的漢奸魁首

對於孔子後代,我現在再做個補充,孔子後代很多,孔家較顯,引人注目,當然總會出些不肖之徒被人知道,但孔子後代都是不肖,都是漢奸嗎?當然不是,被網文那麼誇張,他們無非就是為了黑孔家,而至黑儒家,看看歷史,研究歷史,孔家也出了不少君子烈士的,他們絲毫不提。

孔子後代除了這幾位賢者還有漢末建安七子之首,抗曹操而死的孔融,南朝正色於侯景之亂的孔奐,與李白、韓准、張叔明、陶河、裴政並稱『竹溪六逸』的孔巢父,宋代出使契丹,面斥夷狄褻瀆孔子的孔道輔,明末抗禦清兵的孔聞詩等等。

面對異族入侵,固有迎降者,亦不乏抵抗,守節不仕者。蒙元滅宋,孔家南宗均不仕元。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議立孔子後,查明『孔氏子孫寓衢者乃其宗子』,以寓衢者為大宗,召孔洙赴朝,欲其回曲阜襲封奉祀。孔洙辭爵不仕。留居衢州,奉祀先祖守護陵廟,而且以母親年老,要求南歸。忽必烈知孔洙不堅決不事元,辭爵理由亦無可挑剔,只得稱道『寧違榮而不違親,真聖人之後』,准其所請。

孔洙在元大都期間,經元廷允許,去探望了兩個人,一是囚於牢監的文天祥,一是閒居陋巷的家鉉翁南宋末年戶部侍郎,元攻杭州,丞相賈餘慶、吳堅檄天下守令以城降,家鉉翁獨不署。奉使元營,留館中。宋亡,守志不仕,而對當時擔任高官的衢州老鄉留夢炎南宋末年狀元丞相,宋亡降元,官至元禮部尚書、翰林學士承旨,曾參與勸降文天祥,被拒後反對釋放文天祥則不屑一顧。由華夷大義也。

4c581c0975645df71a0aa7e983083a85.jpg

華夷之辨的疆域主張

孔聞詩,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二代孫,抵禦清兵入侵,戰績卓著。滿清入關,被強召入京,他假裝患了青盲,在登上吏部台階時摔倒不起,於是避免被逼做官。孔聞詩家居常頭戴竹皮冠,身着漢人村野平民傳統的服裝,保持漢家衣冠,堅持不穿滿清衣服。

明末孔思,抗清義士。明亡後即變賣了全部家產,募得一百餘人,開墾瞿山島,率領人民抵抗清軍而死。

孔聞籍,字義繩。山東曲阜人,北宋名臣孔道輔十七世孫。性孝友。十四歲補生員,當時曲阜知縣出缺,按照常例從孔門子弟選拔,孔聞籍選為第一,其兄孔聞簡選為第二。孔聞禮力辭,讓哥哥做了知縣。崇禎七年。番兵犯西寧,有監生為內應開城。孔聞籍對妻子說:『我至聖裔,備位憲臣,義與城俱亡,若將奈何?』其妻朱氏回答說:『我命婦,且宗室女,必不辱君。』遂舉家投火殉國。其他抗清殉國的不知多少。

還有一個反對滿清剃髮。當用中華衣冠的孔子後代。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錄·卷四西寧死事傳】載:聞謤,字觀生,天啟四年與聞詩同舉進士。初任行人,升禮部郎中,出為副使分守河西道,丁艱居裏。崇禎十七年有令官民剃髮,聞謤致書攝政王言:『貴國既得中華,當用中華冠服。』有令云:『孔子聖之時,聞謤妄言,殊辱乃祖,理當正法。念聖裔,革職為民,永不敘用。』未幾,卒於家。

7df60c549ec991da3d9f534574900a9c.jpg

屈大均的皇明四朝成仁錄

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錄】裏又記載:『崇禎間有三叛臣,其首惡為孔有德。以先降得為稗王,國變後道經曲阜,欲入謁先聖廟林,孔氏宗人闔門弗納,且叱其冒稱聖裔。嗚呼!是真能知先人【春秋】之旨者哉!』

孔有德是不是孔子後代,不確定,歷史無記載,而孔氏宗人堅拒孔有德謁孔廟,恥其漢奸之行,斥其冒充聖裔,被屈大均稱為真知【春秋】大義,華夷之辨也。

近代最後一個衍聖公亦有民族大節,日本侵華,邀請孔德成前去日本參加孔廟落成儀式,孔德成拒絕前往。其後,日軍又來到曲阜發出宴請,孔德成亦以詩相辭,並在漢口發表抗日宣言。

孔昭同更是積極抗日,日軍佔領魯北後,進犯滕縣,一些軟骨頭士紳準備成立漢奸『維持會』,因孔昭同在滕縣最有名望,就請孔昭同當會長。孔昭同大怒,站在門口大罵:『維持會是個什麼東西?那是漢奸賣國賊!你們要賣國,悉聽尊便,但不要拉我下水!鬼子的飯,老子一口也不吃!』魯南各界成立了一支500人的抗日自衛軍,由閻錫山舊部軍長楊士元出任司令,孔昭同任副司令,軍費由孔昭同承擔多半。第五戰區的鄧錫侯率川軍在寒冬臘月和日軍作戰,缺少棉服手套,孔昭同知道後,立刻把家裏所有布匹都搬出來,連夜趕製棉服手套。不夠用,甚至把兒子、女兒蓋的棉被都拆了,做成軍用品送到前線。

家裏人說抗日總不能連被子都捐了吧?孔昭同怒道:『國家要是亡了,你要被子還有什麼用!』最後孔昭同長子被日軍飛機炸死,昭同哭之,哭罷,找一條黃帶子,寫上八個大字——『上盡國忠,下報家仇』,披在身上,更誓與日寇不兩立。因長年抗戰,染上重病而死,遺囑猶以愛國復仇為念。

孔子後代未見一漢奸,只能說順民。漢奸順民有分,助異族害本族人者,漢奸,歸順異族而不助虐者順民。

儒家傳承了自伏羲黃帝以來華夏的核心文化。他不是和百家並列的一家,他的學術是全面整體的,是道術,不是一方的方術。中國民族的主體是漢族,中國文化的主體是儒家。難以想像,如果漢族沒了,中國會怎樣,儒家沒了,中國文化會怎樣。反儒這個主體文化與反漢這個主體民族,其差別有多大?雖然現在儒家不佔據主流,歷史上也有異端當道。歷史上,漢族作為主體民族,也被異族統治過。但作為主體的民族,文化,始終是要恢復其地位統治的。夷狄異端的當道只會有幾百年時間,不會超過四百年。

中國的民族思想都源於儒家經典。如果沒有儒家,都不知道有華夷之辨。雖然華夷之辨,也是春秋管仲等人的共識,如『諸夏親昵,不可棄也;戎狄豺狼,不可厭也』,但為儒家所記載,所闡述,所發揚,孔子【春秋】明確了華夷大義。其他百家,沒提過華夷之辨,後世受儒家影響,有道教徒也講華夷之辨以排佛。對華夷之義闡發最精深,最系統,其民族思想之發皇,並接近現代之民族主義,厥為儒家。

後世儒家,宋儒胡安國著【春秋傳】大講尊王攘夷,朱子幾篇奏疏主張攘夷復仇,明儒有方孝孺作【後正統論】講華夷,排斥蒙元於統之外,王洙的【宋史質】,丘叡的【世史正綱】,柯維騏的【宋史新編】都是嚴華夷之辨的史書,否定元統,繼承孔子春秋筆法,明末又有王船山、黃宗羲都大講華夷之辨,其書【黃書】、【讀通鑑論】、【宋論】、【留書】可見甚多。清初有呂留良為此身後被滿清剖棺焚書。辛亥革命志士用儒家講的這些華夷之辨推翻滿清,光復漢室。如果沒有儒家,華夷之辨會有多少人講?民族思想之淡薄當如中世紀之歐洲矣。

66b5cb414b570280136eb633b2e5a451.gif

佛教從未放棄過滲透政權

沒有儒家,佛教入侵中國,也無法抵制。那麼中國有可能佛化,變成佛國,像泰國一樣。宋明儒有很多闢佛啊!他們維護中國文化的主體性,拒斥異教的侵襲!宋儒石介的【中國論】,就在文化上有強烈的中國意識,反對佛教以夷狄文化變易中國風俗。因為儒家的華夷之辨,唐宋明儒生都反對佛教以夷狄之教凌駕於儒家之上。

韓愈【原道】曰:『今也舉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法之上,幾何其不淪胥而為夷也?』韓文公又曰:『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行,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韓文公弟子李翱曰:『佛法之染流於中國也,六百餘年矣。始於漢,浸淫於魏、晉、宋之間,而瀾漫於梁蕭氏,遵奉之以及於茲。蓋後漢氏無辨而排之者,遂使夷狄之術,行於中華,故吉凶之禮謬亂,其不盡為戎禮也無幾矣。』

宋儒孫復更將佛教的盛行,引為儒家的恥辱,作【儒辱】文,曰:『儒者之辱始於戰國,楊朱墨翟亂之於前,申不害韓非雜之於後,漢魏而下,則又甚焉。佛老之徒橫乎中國,彼以死生禍福虛無報應為事,千萬其端紿我生民,絕滅仁義以塞天下之耳;屏棄禮樂,以塗天下之目,天下之人愚眾賢寡懼其死生禍福報應人之若彼也,莫不爭舉而競趨之。觀其相與為群,紛紛擾擾周乎天下,於是其教與儒齊驅並駕,峙而為三,吁,可怪也。凡今之人與人爭詈,小有所不勝,則尚以為辱,矧彼以夷狄諸子之法亂我聖人之教耶,其為辱也大哉!噫,聖人不生,怪亂不平,故楊墨起而孟子辟之,申韓出而揚雄距之,佛老盛而韓文公排之,微三子,則天下之人胥而為夷狄矣!』孫復開啟了宋儒闢佛之風。

明儒羅念庵【異端論】曰:『記曰: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是言也,其有所本乎!故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夫天竺之國,處中國之西,得金氣之專者也,其民剛梗暴烈,徤鬬喜殺,淫湎貪盜,而無紀度,然重信好潔,嗜音樂而少機智,此可以計誘,不可以力挾也。故釋氏多方設科調伏之,於是為之慈忍以消其忿,為之澹素以堅其性,為之戒律以攝其欲,為之果報輪迴之說以恐怖其愚,為之苦空寂樂上乘之門以安其上智,為之髠緇遊戲以和其俗,為之偈咒讚唄以暢其情,即意之所便安,而陰以為利,使之聼順而不疑,故列子謂之西方之聖人,蓋謂其不以刑憲法制,而人自不亂,甚異之也。夫自西方言之,斯可耳,東西之必不可易,猶南北之不相謀也。夫南北之極,或祝髪而裸,或鞨巾而裘,輒沭之食子,儀渠之焚親,其得之若素習,其從之若性成,此未易以常情度也。今居中國,情變百出,讒說殄行寇攘奸宄,自堯舜之世,已不能恭己無為而化,乃欲誦習西方之教,比於聖道,以行於倫理事物之間,不亦謬乎!』

明儒丘文莊亦以華夷之辨闢佛,為【崇正辯】序曰:『昔者聖人於華夷之辨蓋甚謹焉,【書】言蠻夷猾夏,【詩】稱戎狄是膺,【春秋】內夏外夷,其為斯世防也深矣。然其所謂蠻夷者,皆處中國近境,時或侵秩,以害吾民之生,未至入吾域中,為斯人心術之害也。至戰國時,邪說始盛,然所為說者,其人固中國之人也。其說雖未合於正,而猶不至悖逆天常,滅絕人理,如佛氏之甚焉。如楊氏為我,墨氏兼愛,其初其真無父無君哉?孟子斥之,蓋極其流弊而言之耳。然人道生生之本固自如也。佛氏乃棄其天性之親,而自謂出家,則真無父矣;蔑其無所逃之君,而自謂出世,則真無君矣。無父無君,非臣非子,其人何等人耶?甚至反陰陽之常,絕生育之理,忘其生之所從來,而閼其氣之所由續。噫!穹然憒然治間,而無蠢然禪續以生生,則人類絕也久矣!天地尚得為天地哉?萬無是理也。雖然,彼猶道其所道於所生印度國中,去中國萬餘裏,勢不能以相及也。奈何後世主中國者無故自決其內外之防,引絕域之裔夷入我華夏,使吾人從其俗,習其法,祀其鬼,誦其書,而或者又從而推演張大之,以亂吾中國聖人之教。上貶天帝,中誤世主,下愚生人。世無古今,地無華夷,人無智愚,莫不恬而安之,以為黨然;利而慕之,覬其必得;畏而怖之,莫敢輕議。宮室日廣,僧侶日眾,論說日巧。滋蔓至於今日,殆將與天地相為終始而無窮。其為中國民心之害,豈止如【詩】【書】所稱,【春秋】所書,孟子所辟而已哉!』

1adeada4180e6561692e0a143869e7d4.jpg

歷代聖賢從未放棄過闢佛

丘文莊的【世史正綱】也幾次提到佛教,以佛教入華為天地開闢以來之大變,夷狄之禍未有甚於此者。於『西域浮屠法始入中國國。』後論曰:此佛法入中國之始。嗚呼!自天地開闢以來,夷狄之禍未有甚於此者也。自古夷狄之禍止於猾夏,止於亂華。然不過侵吾之邊鄙,戕吾之人民,劫吾之貨財而已。於吾之彝倫,於吾之義理,於吾之風化,固未嘗相妨也。然其所侵邊鄙亦有時也,所戕人民亦有數也。所劫貨財亦有限也,今則永無已時矣,永無限數矣。嗚呼!豈非天地間之一大變歟?蓋嘗論之,天地之區域,中國為正。天地之生人,中華為正,中華之人必有妃偶,必有親屬,必有產業,必有衣冠。人而無此數者,則非人矣。人而非人,是何等物邪!是故,人必有偶也,自是中國始有無偶之人;首必有發也,自是中國始有無發之首;家必有業也,自是中國始有無業之家;書必同文也,自是中國始有不同之文;衣必有袖也,自是中國始有獨袖之衣。有父則有子,中國至是乃有不父之子。莊周所謂不可解於心者,於是乎解矣。有君則有臣,中國至是乃有不君之臣。莊周所謂無所逃天地之間者,於是乎逃矣。教之大者孔子也,至是乃有可並孔子之教。神之尊者上帝也。至是乃有大於上帝之神。孔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浮屠氏之所言所為,真所謂大亂之道而實有以麗於吾聖人莫大之罪。在三代聖王所必誅而無赦者也。明帝為人之子,乃崇無父之教;居君之位,乃容不拜之臣;為中國之主,乃黨外夷之人。開茲大釁以為中國千萬年無窮之禍害,春秋之法。推見至隱,必誅黨惡之人,必原開端之始。嗚呼!明帝之罪,上通乎天矣。雖秦政之暴虐,新莽之奸惡,其禍不若是之烈且久也。嗚呼!若明帝者,豈非名教中萬世之罪人哉!』

而漢明帝引進佛教在他看來,比秦焚書坑儒還嚴重,『為中國千萬年無窮之禍害』,是萬世罪人!

又於匈奴人劉淵稱帝論曰:『自古夷狄為中國害,莫甚於犬戎之弒幽王也。然旋即遠遁,未有據中國之地,臣中國之人,借中國之號,而至於數十年之久者。有之。始自劉淵焉。原其所以致此者,豈夷狄之罪哉?中國之人有以感召之也。昔平王之東遷,辛有適伊川,見有被發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後至魯僖之口秦,晉果遷陸渾之戎於此。鳴呼!既為沮澤,潦水自歸。既為夷俗,戎狄自至。氣數之相感,風聲之相召,有由然矣。當漢明帝時,無故以夢寐恍惚之思,遣遐荒絕漠之使,迎胡鬼,致胡書,構帝王之宮以居之,屈帝王之尊以事之。其所以尊崇敬奉之者,不止被發野祭而已也。以夷召夷,遂有五胡亂華之禍,濫觴於北朝之分治,滔天於蒙古之混一,而中國之土地人民盡為胡有矣。嗚呼!不有聖人復生,則中國帝王所自立之天下,幾何而不盡淪於夷哉!』都是不忘佛教作為夷狄文化的本質。華夷大辨,不可使夷教凌駕於中華聖教只上。以夷召夷,夷教盛,則夷禍亦烈。

揚儒即是尊華,尊崇華夏正統文化,拒斥異族文化侵襲。尊華而反儒者,自相悖矣。反倒了儒,如何抵制夷狄異族文化的侵略?雖然主體是華族,然而精神信仰多從了夷教異域文化,又『幾何其不淪胥而為夷也』!精神信仰無歸,而歸夷教,華夷之區別淡薄,則民族意識亦會淡薄。漢圈一些人口說興漢而貶儒反儒者,豈不知儒為漢文化之正統耶?反儒有利於興漢嗎?相反,對興漢很有害的,漢沒有主體文化凝聚之,只會是一盤散沙!漢人之於儒教正如猶太人之於猶太教,印度人之於印度教,阿拉伯人之於伊斯蘭教,如果他們沒有這個宗教,他們的民族又如何能延續如此之久?就可能會被外族同化。如果漢人沒有儒教,精神信仰都佛化,如泰國一樣,那麼漢人就如羅馬人一樣,不只是兩次亡於夷狄,可能萬劫不復。

一些人尊華,卻反對儒家,這本身自相悖。因為你尊華,卻把儒家反掉了,沒有根據,沒有古人的觀點言論作為支撐,如何伸尊華之義?一般人相信權威,你說得再有理,而沒有一個權威,一些有名望的人支撐的你的論點,很難讓人相信。有時闡述民族觀點,必須引經據典。而歷代儒家有很多人的言論可以支撐你的民族觀點!我之尊儒,亦是因為中國古代的民族思想多在儒家那裏啊!

尊華揚儒,乃一體兩面也!愈尊華,則愈揚儒,愈尊儒,則愈尊華。篤信儒家之道,則視華夷為天經地義,萬世守之不可徙;尊華則以儒家為正統正道,凝聚華族精神之靈魂,誓死衛之而不易!

儒家的民族思想精義,如賈誼以中國天子為天下之首,蠻夷為天下之足,認為漢『歲致金絮采繒以奉』匈奴是『足反居上,首顧居下』。漢儒注易,以華夏為乾象,夷狄為坤象,天尊地卑,貴夏賤夷也。夷狄入主被儒家稱為天地翻覆,首足倒懸。

e71681c8f25e5983fc5318cf019bbef3.jpg

儒家思想是漢民族核心價值觀,其民族精義體現為華夷之辨

宋儒胡安國曰:『中國之有戎狄,猶君子之有小人。內君子外小人為泰,內小人外君子為否。【春秋】,聖人傾否之書,內中國而外四夷,使之各安其所也。無不覆載者,王德之體;內中國外四夷者,王道之用。是故以諸夏而親戎狄,致金繒之奉,首顧居下,其策不可施也。以戎狄而朝諸夏,位侯王之上,亂常失序,其禮不可行也。以羌胡而居塞內。無出入之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萌猾夏之階,其禍不可長也。』以尊華賤夷,嚴華夷界限為意。

范如圭亦與秦檜書曰:『【春秋】之於中國書名爵,而夷狄則以號,外而賤之也。王者欲一乎天下,曷外而賤之?以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得不峻內外之限,別貴賤之分,以防不測之患於未然也。凡中國諸侯與夷狄盟會者,【春秋】必謹志而深譏之,其法嚴矣。』

明儒方孝孺反對以蒙元為統:『夷狄之不可為統,何所本也?曰:【書】曰「蠻夷猾夏,寇賊奸宄」,以蠻夷與寇賊並言之。【詩】曰「戎狄是膺」,孟子曰「禹遏洪水驅龍蛇,周公膺夷狄」,以戎狄與蛇蟲洪水並言之。【禮】之言戎狄詳矣。異服異言之人,惡其類夷狄則察而誅之,況夷狄乎?』

明代儒臣李賢諫英宗曰:『臣聞帝王之道,在赤子黎民,而禽獸蠻貊。待黎民如赤子,親之也;待蠻貊如禽獸,疏之也。雖聖人一視同仁,其施也必自親以及疏,未有赤子不得其所而先施惠於禽獸,況奪赤子之食以養禽獸,聖人忍為之哉?』儒家之愛講親疏,必先中國而後夷狄。

儒家多以陰陽判華夷,明儒丘叡曰:『天地間無非陰陽之理也。君陽而臣陰,男陽而女陰,中國陽而夷狄陰。先儒程氏謂臣居尊位羿莽是也。猶可言也。婦居尊位武氏是也,非常之變不可言也。然臣而居尊位,婦而竊男權,猶吾類也。夷狄之居尊位,則非我族類矣。反天之經,亂地之紀,敗人之類。其為非常之變,又豈但婦居尊位而已哉!』以夷之干華,甚於女之干男。又曰:『天位乎上,地位乎下,而人居乎其中。人必得其所以為人,然後天地得其所以為天地。是則人之為人,天地賴焉以有立者也。人所以不得其所者孰使之哉?夷狄害之也。天生聖人以為一世之主,必使華夷各止其所,而安其分。則人道立而天理明,地利得矣。不然,則紛擾擾,相爭相奪,競地之利,昧天之理。而人道於是乎不立矣。聖人有見手此,故其致治保邦,拳拳以蠻夷猾夏為憂;著書立言,諄諄以內夏外夷為戒。非徒為一世計,所以為萬世計也。』

明儒湛若水【聖學格物通】曰:『日,陽精也,君象也。日明於晝,照臨下土,猶君主中國統御萬方也。日出於夜,則晝夜反易,陽失其所以為陽,君失其所以為君,天地古今之大變,非常者也。天地反覆,華夏擾亂,冠履倒置,曠古所無之禍者矣。』又曰:『古之聖王嚴中外之辨,非特人道爾,其天道陰陽之介當然也。江統之論察微知著,超然為識治君子矣,惜其論不及此,使中外之義未明於天下,而徒以區區利害計之爾。』意思是中外之辨,也就是華夷之辨,不僅是人道,也是天道陰陽之別,江統的【徙戎論】是察微知著,可惜他沒有從這義理上論證戎夏不可雜,只是從利害上說起,而華夷大義還是未明於天下。認為戎夏不雜不只是利害得失問題,更是天道陰陽之義。他支持江統,但覺得還不足,更將戎夏不雜絕對之。

f0e7391136f4df31484ec4cc5e54b51c.jpg

聖學格物通

明末諸儒,黃宗羲【留書】曰:『中國之與夷狄,內外之辨也。以中國治中國,以夷狄治夷狄,猶人不可雜之於獸,獸不可雜之於人也。是故以中國之盜賊治中國,尚不失為中國之人也。徐壽輝改元治平,韓林兒改元龍鳳,吾以為【春秋】之義必將與之。使天地亟去撐犁區脫之號,彼史臣從而賊之偽之,獨不思為賊為偽有甚於蒙古者耶!』

顧炎武【日知錄】曰:『君臣之分所關者在一身,華夷之防所系者在天下。故夫子之於管仲,略其不死子糾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蓋權衡於大小之間,而以天下為心也。夫以君臣之分猶不敵華夷之防,而【春秋】之志可知矣。』提出華夷之防大於君臣之分。

又解釋【中庸】『素夷狄行乎夷狄』章曰:『素夷狄行乎夷狄,然則將居中國而去人倫乎?非也。處夷狄之邦而不失吾中國之道,是之謂素夷狄行乎夷狄也。六經所載,帝舜猾夏之咨,殷宗有截之頌,禮記明堂之位,春秋朝會之書,凡聖人所以為內夏外夷之防也,如此其嚴也!文中子以元經之帝魏,謂天地有奉,生民有庇,即吾君也。何其語之偷而悖乎!宋陳同甫謂黃初以來陵夷四百餘載,夷狄異類迭起以主中國,而民生常覬一日之安寧於非所當事之人。以王仲淹之賢,而猶為此言,其無以異乎凡民矣。夫興亡有迭代之時,而中華無不復之日,若之何以萬古之心胸而區區於旦暮乎!楊循吉作金小史序曰,由當時觀之,則完顏氏帝也,盟主也,大國也。由後世觀之,則夷狄也,盜賊也,禽獸也。此所謂偷也。漢和帝時侍御史魯恭上疏曰:「夫戎狄者四方之異氣,蹲夷踞肆,與鳥獸無別,若雜居中國,則錯亂天氣、污辱善人。」夫以亂辱天人之世,而論者欲將毀吾道以殉之,此所謂悖也。孔子有言:「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夫是之謂素夷狄行乎夷狄也。若乃相率而臣事之,奉其令,行其俗,甚者導之以為虐於中國,而藉口於素夷狄之文,則子思之罪人也已!』

王船山【黃書】曰:『夫人之於物,陰陽均也,食息均也,而不能絕乎物。華夏之於夷狄,骸竅均也,聚析均也,而不能絕乎夷狄,所以然者何也?人不自畛以絕物,則天維裂矣。華夏不自畛以絕夷,則地維裂矣。天地制人以畛,人不能自畛以絕其黨,則人維裂矣。是故三維者,三極之大司也。……聖人先號萬姓而示之以獨貴,保其所貴,匡其終亂,施於孫子,須於後聖,可禪,可繼,可革,而不可使夷類間之。』以華夷為天下三大原則之一,中國君主可以用各種方式更換,而絕對不能夷狄異族干涉進來。又曰:『夫玄駒之右君也,長其穴壤,而赤蚍、飛蚹之窺其門者,必部其族以噬殺之,終遠其垤,無相干雜,則役眾蠢者,必有以護之也。』從自然萬物論證民族主義的普遍性。螞蟻的舉例比喻證明民族主義的自然性,普遍性,可謂前無古人

又曰:『天下之大防二:中國、夷狄也,君子、小人也。非本未有別,而先王強為之防也。夷狄之與華夏,所生異地,其地異,其氣異矣;氣異而習異,習異而所知所行蔑不異焉。乃於其中亦自有其貴賤焉,特地界分、天氣殊,而不可亂;亂則人極毀,華夏之生民亦受其吞噬而憔悴。防之於早,所以定人極而保人之生,因乎天也。君子之與小人,所生異種,異種者,其質異也;質異而習異,習異而所知所行蔑不異焉。乃於其中亦自有其巧拙焉,特所產殊類、所尚殊方,而不可亂;亂則人理悖,貧弱之民亦受其吞噬而憔悴。防之於濫,所以存人理而裕人之生,因乎天也。』

確定華夷為古今通義:『為天下所共奉之君,君令而臣共,義也;而夷夏者,義之尤嚴者也。五帝、三王,勞其神明,殫其智勇,為天分氣,為地分理,以絕夷於夏,即以絕禽於人,萬世守之而不可易,義之確乎不拔而無可徙者也。』

王船山把華夷之辨看得最重要,君臣之義可以變,但華夷之辨是絕對不能變的,隔絕夷狄於華夏,正如隔絕禽獸於人類,這是最大的原則,這是永遠都要遵守而不能改變的原則,你沒有理由可以以變通之名而事夷狄,一事夷狄,其污不可洗矣。

君臣之義固然是,而為人的道義所在,但夷夏大防更是道義中的道義,在船山看來華夏與夷狄之別如人類與禽獸之別,所以歷代聖王都殫精竭慮地把夷夏區分開,從天氣地理分開,來防止夷夏混雜,遑論委身盡忠於夷狄。

有人說: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兩千年,但儒士基本上都講儒本位的,一旦有官做就不管其當權者是漢人還是異族,都不在乎,更不會反抗。蒙元和滿清時期的儒士,都這德行。蒙元和滿清時期,大多數飽讀儒學的儒士,有哪個敢反抗異族統治的?

我說:胡說八道,抹殺多少反抗元清的儒士!儒家講華夷之辨,儒家沒有民族思想?文化儒本位,民族漢本位。儒經【春秋】內夏外夷,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朱子曰:『春秋大指其可見者,誅亂臣討賊子,內中國外夷狄,貴王賤霸而已。』真儒必嚴辨華夷,恥事夷狄。明儒方孝孺、丘叡、姚淶、黃宗羲、王船山、顧炎武等皆嚴辨華夷。顧炎武曰:『君臣之分所關者在一身,華夷之防所系者在天下。』王船山曰:『夫人之於物,陰陽均也,食息均也,而不能絕乎物。華夏之於夷狄,骸竅均也,聚析均也,而不能絕乎夷狄。所以然者何也?人不自畛以絕物,則天維裂矣。華夏不自畛以絕夷,則地維裂矣。天地制人以畛,人不能自畛以絕其黨,則人維裂矣。是故三維者。三極之大司也。』以華夷之防為地維。又曰:『天下之大防二:中國、夷狄也,君子、小人也。』又曰:『可禪可繼可革,而不可使夷類間之!』又曰:『使桓溫成功而篡,猶賢於戴異族以為中國主。』又曰:『夷夏者,義之尤嚴者也。五帝、三王,勞其神明,殫其智勇,為天分氣,為地分理,以絕夷於夏,即以絕禽於人,萬世守之而不可易,義之確乎不拔而無可徙者也。』真儒辨華夷,則對元清異族入侵,無不反抗。降元清者,偽儒也,儒之敗類,豈可謂儒家皆是此類乎?

問:請問,蒙元和滿清奴役漢人期間,反清抗元的儒士有幾個?

我說:多了去了!明末就有王船山、黃宗羲、朱舜水、顧炎武、方以智、孫奇逢、黃道周、袁繼咸、張煌言、錢肅樂、歸莊、閻爾梅、屈大均、鄭成功、張名振、陳子龍、陳子壯、談遷、龔賢、張家玉、陳恭尹、呂留良、魏禧、路振飛、陳邦彥、鄺露、錢澄之、夏允彝、孫承宗、史可法、劉宗周、吳鍾巒、魏耕、姜曰廣、張同敞等,可以列個抗清儒士名單,還有很多不知名的,不能一一列單。明遺民有名字記錄者達五千以上,百分之八十的是儒士。

抗清儒士名單:

王船山
黃宗羲
朱舜水
顧炎武
方以智
孫奇逢
黃道周
袁繼咸
張煌言
錢肅樂
歸莊
閻爾梅
屈大均
鄭成功
張名振
陳子龍
陳子壯
蘇觀生
文安之
談遷
龔賢
張家玉

陳恭尹
呂留良
魏禧
路振飛
陳邦彥
鄺露
錢澄之
夏允彝
孫承宗
史可法
劉宗周
吳鍾巒
魏耕
姜曰廣
張同敞
黃淳耀
陳佐才
黎遂球
侯峒曾
馮夢龍
屈士煌
黃公輔

岑征
李成憲
吳嘉紀
李鄴嗣
顧夢遊
黃毓祺
吳易
顧杲
吳應箕
江天一
孫臨
孔聞詩
孔思
錢栴
盧象升
孫士美
張春
劉廷訓
張秉文
顏胤紹
張銓
梁宏泉

夏完淳
孫嘉績
孫璋
王翊
陳士京
夏萬亨
高弘圖
徐石麒
高倬
李向中
冒襄
陳貞慧
張慎言
丁時魁
堵胤錫
黃奇遇
陳子升
余應桂
章曠
楊廷麟
陳弘緒
傅冠

傅鼎銓

揭重熙
王忠孝
蔣德璟
郭符甲
盧若騰
曾櫻
朱繼祚
郭之奇
李若星
傅作霖
吳炳
侯歧
李顒
嚴起恆
李元胤
管嗣裘
侯偉時
李興瑋
金俊明
熊興麟
史德威

b9d54b154e8bd220737ab0ac6f884bda.jpg

必須承認,滿清五甲子國運就是偽儒托起來的,必須曝光培養偽儒的文化思想土壤

明清交替之際,壯烈殉國犧牲的仁人志士和儒生士大夫數以十萬計。皇太極嘗問漢人謀士范文程:『我見中原名將多矣,只要戰敗勢劣,大多倒戈投降,而那些文臣儒士,卻多不為所屈,殺身報國,此何原因?』范文程答:『文臣讀聖賢書,忠孝名節,皆其平生所學,所以才危而忘身,一心赴國難。』韃酋都說儒士多不屈,殺身成仁,說儒士不反抗,真是天大的謊言,惡意滿滿!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