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有慢性蕁麻疹病友最想問的問題,也有皮膚科醫生最想告訴患者的知識。那些在急匆匆的門診上沒法展開的『長聊』,都濃縮在這欄『話說蕁麻疹』裏了。 李小姐最近得了蕁麻疹,拖了幾個月還沒好,最近便找了一位中醫醫生看診開中藥。看完後,醫生除了交待一些通常的注意事項,還交待了一句『發病期間不能吃發物』。回到家的李小姐上網查了一下醫生說的『發物』到底是什麼,跳出來的搜索結果有上百條,而且每種說法都不太一樣,這就讓她很迷惑了。相信她的問題也困惑過不少蕁麻疹病友,到底『發物』指的是哪些食物呢? 『發物』在普通老百姓的印象中,一般是指一些吃了會對病情造成刺激的食物。曾經有人總結過書上記載過的所有『發物』,這張長長的名單起碼包括了70-80種食物,涵蓋了15個食物種類。其中禽畜類的典型『發物』有羊肉、狗肉、驢肉、獐肉、鵝、鵝蛋、雞蛋、鴨蛋等;海鮮類的『發物』則包括蝦、蟹、帶魚、黃魚、鯧魚、蚌肉、海蜇、乾貝、蟶子、烏賊等;蔬菜類的包括韭菜、茴香、大蒜、蔥、 韭、花椒、胡椒、川椒、香蕈等;瓜果類的如枇杷、楊梅、櫻桃、桃子、杏、銀杏、芒果、荔枝、甜瓜、李子等,還有一部分豆類和蘑菇也出現在這張名單上。 但是這些『經驗之談』又是否正確呢?仔細分析的話,這張名單上的食物還是具有一定共同點的,一是偏於辛溫發散或是滋膩的食物比較多,例如花椒、羊肉等。辛溫的食物會引導人體的氣向肌表聚攏,因此在蕁麻疹發作的時候,吃這些東西有可能會導致肌膚的瘙癢加重。二是這張名單含有一些比較『新奇』的食物。在古代的時候,因為運輸不便的原因,很多不便保存的食物,包括海鮮、蘑菇及時令水果如枇杷等,很少出現在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而蕁麻疹病人在發病期間,比較忌諱的一點就是吃『新鮮玩意兒』,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的成分對人體來說是非常『新奇』的;就像家門口來了一個從沒見過面的陌生人一樣,這些吃進去的食物很可能會被免疫系統當成『壞人』來處理,引發一輪『過敏反應』,造成病情的加重。當然,現今這些食物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物,但如果不是常吃的東西,最好還是避開。 說到底,之所以要大家找准自己需要忌諱的『發物』,就是因為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如果讓病友們都避開那張發物名單上的所有食物,那麼飲食的質量必然大大下降。而且食物種類那麼多,這張名單也未必能涵蓋全部潛在的『過敏原』。 這裏有兩點選擇食物的小建議,可以提供給正處於發作期的蕁麻疹病友: 一是避開那些以往就曾經導致自己『過敏』,或者是從來沒吃過的食物。在這裏要特別指出的是,海鮮和酒類對於大多數蕁麻疹患者來說都較為刺激,不論既往是否過敏,最好都避免食用。 二是避開和自己體質『相衝』的食物。例如患者本身體質偏燥熱,平時打火鍋或是熬夜後很容易出現『上火』的,那麼就要避開偏熱偏辛辣的食物;反之,如果是體質偏虛寒,常常會在腹瀉時出現蕁麻疹病情加重的,反而要選擇偏溫和的食物,而避開寒涼的東西。 要做好以上這兩點,還需要各位病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自己對食物的反應,避開不利於病情的東西。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請教中醫醫生,指導一下忌食的方向。 |